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乱明天下一根钉 > 第二百四十四章 形势

第二百四十四章 形势(1 / 2)

 有关懿安皇后的一切,袁崇焕都一一过问,不论大小,皆事必亲躬。等把懿安皇后一行人都安顿完了,袁崇焕回到帅府的书房坐下时,天已经大黑了。</p>

起风了,夜风掠过树梢的沙沙声成了当下的天籁。孤灯一盏,袁崇焕在书案后端坐,神色很是黯然。</p>

润物无声,直到这一刻,袁崇焕还沉浸在被懿安皇后引动的故国情怀里。过去的一切,好的不好的都已淡去,而今留下的只是一种情怀。</p>

那是他生命的轨迹,不可磨灭的轨迹。</p>

沉浸在那种情怀里,似乎自己的一辈子都在那里,生命在继续,但并没有重新开始,自己的根依旧在过去,而且似乎从来也没有变过。</p>

懿安皇后双眸中隐隐的泪光在眼前浮动,轻轻的叹息声也在耳中萦绕……他是不是已经太老了些?</p>

孙承宗苍老厚重的声音又在心底响起,到底是崇祯负了他,还是他辜负了崇祯?袁崇焕很想让自己忘了过去,忘了这些,但就是忘不了……</p>

―――――</p>

宁远没有京城那样的豪宅,更没有南京城的园林,懿安皇后现在住的虽然是宁远最好的宅子,但也不过只有三进院子、二十几间房子而已。</p>

宅子在城北,是宁远最大的杂货商李万东的财产,被袁崇焕临时征用。</p>

宅子被大帅征用,那不仅是无上的荣幸,而且也是巨大的好处。这宅子可是懿安皇后住过的,以后必然身价倍增。所以,李万东不仅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家搬了,而且还粉饰一新。</p>

懿安皇后有足够的人手,所以袁崇焕就没有另外安排,现在宅子里上上下下都是懿安皇后从船上带下来的人。但是,为了以防万一,袁崇焕还是安排了五百军兵,昼夜巡视。</p>

夜深了,举着火把巡逻的一队士兵刚刚过去,一条黑影就像箭一样射了过来,然后又像一片落叶越过了高高的院墙,飘进了院子。</p>

“什么人?”黑影刚刚落地,黑暗中,就有人低声喝问。</p>

“清风。”黑影低声应道。</p>

“别动。”说着,一条人影走到了黑影跟前,把黑影里里外外搜查了一遍,然后才低声道:“跟我来。”</p>

黑影被领进了一间屋子,屋子很大,但很暗,只在西北角的桌子上燃着一盏昏暗的孤灯。</p>

灯影之外,南墙下,在一扇支开的窗子旁,懿安皇后默默伫立,她凝望着夜幕中的风,和在风中摇曳、沙沙作响的树枝。</p>

黑影进到屋中,连面纱都没有揭去,就立刻跪伏于地,低声道:“臣朱勋有叩见皇后。”</p>

黑影是朱勋有,他现在是翁德云手下的头号暗探,负责整个北方,包括陕西在内的情报搜集工作。</p>

朱勋有把事情做的很好,堪称滴水不漏,这才真正引起了懿安皇后的注意。在秘密召见过朱勋有之后,懿安皇后亲自下令,让朱勋有组建整个北方的情报网。而那个让懿安皇后最终下定决心,决定亲自来辽东道贺的传闻也是朱勋有送回来的。</p>

“查清楚了吗?”对朱勋有,懿安皇后没有一点礼贤下士的表现,她连目光都没有闪动一下,声音也是清冷淡漠到了极点,仿佛身后根本就没有朱勋有这个人,而那话她也根本就没有说过。</p>

“皇后,臣已查实,传闻无误。”</p>

心底那根已经被拨动过的琴弦再次被拨动,懿安皇后终于把目光从摇曳的树枝上移开,她转过身来,看着跪伏于地的朱勋有,轻声问道:“还有什么是哀家该知道的?”</p>

“皇后,臣听说女真国主皇太极明日也要到宁远,而且臣还听说皇太极带来的贺礼是整个辽西之地。”头依旧不敢抬起分毫,朱勋有额头贴着地面,低声回禀。</p>

懿安皇后转回身,走到桌旁的椅子上坐下,沉思不语。半晌,懿安皇后抬头向朱勋有看去,问道:“有林丹汗的消息吗?”</p>

这时,朱勋有已经调整了自己的身体,他依旧面对着懿安皇后跪伏于地。听到懿安皇后突然问起了林丹汗,他先是愣了一下,但随即就道:“皇后,目前没有听说林丹汗要来的消息,但林丹汗的使者已经到了宁远。”</p>

懿安皇后微微皱了皱眉头,紧跟着又突兀地问道:“事情还顺利吗?”</p>

“托皇后的鸿福,事情还算顺利,臣已经发展了一些人……”见懿安皇后有继续听下去的意思,朱勋有就开始详细地说了起来。</p>

懿安皇后一直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待朱勋有说完,懿安皇后道:“事情做的不错,你下去吧。”</p>

又磕了三个头,朱勋有跪爬后退三步,然后起身,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p>

朱勋有走了,屋子里又剩下了懿安皇后一个人。灯光似乎更暗了,气氛也愈发地显得阴森。懿安皇后坐在椅子上,双目微合,一动不动,就似一座会喘气的又美丽之极的木雕。</p>

决定北来,这无疑是正确的,仅仅在船上和袁崇焕的这一席晤谈,懿安皇后就确定了这一点。</p>

袁崇焕不是个做大事的人,在争霸天下的这个层面,袁崇焕几乎就是被推着走的,到现在仍是如此。尽管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但袁崇焕似乎变化不大,而在目前的形势下,辽东本就没有多大的机会,又因为袁崇焕没有强烈的进取心,所以将来,辽东更不可能有多大的作为,但另一方面,辽东和袁崇焕对江南却又是重要之极。</p>

袁崇焕念旧,袁崇焕现在不仅不记恨朝廷,而且心里似乎还有很重的怀念之情。虽然在谈话时根本就没有谈及那位领政大人,但也感觉的出来,袁崇焕对陈海平的好感是远远比不上对她的。或者更准确地说,袁崇焕对北京那个新政权的好感是远远比不上对朝廷的。</p>

这无疑很重要,她此番北来最大的一个成果就是加深了袁崇焕对她和对朝廷的感情,而更为重要的是那个传闻被确实了。</p>

那个叫什么布木布泰的蒙古公主竟然与陈海平有那么深的瓜葛,袁崇焕没儿子,如果这个蒙古公主要是能够为袁崇焕生个儿子,那情势就截然不同了。</p>

袁崇焕有没有儿子,不管对袁崇焕本人有没有影响,但对辽东大军和百姓而言,那影响必定是极大的,而袁崇焕既然是被推着走的性子,那将来辽东的形势必然会有极大可能往她希望的方向发展。</p>

这太重要了!</p>

现在要让袁崇焕和辽东跟陈海平兵戎相见,那不太可能,袁崇焕和辽东现在对江南最大的作用是牵制住陈海平,不让陈海平直接动用军队,破坏她的布局。</p>

这个牵制的作用有两个层面,一个是袁崇焕和辽东本身对陈海平的牵制作用,另一个就是因为有袁崇焕和辽东在,陈海平无法全力对女真人用兵,而女真人只要存在一天,那陈海平也就无法对江南大规模用兵。</p>

时间,现在她最需要的是时间,而现在,也只有袁崇焕和皇太极才能为她赢得所需要的时间。只是,太可惜了,这次盛会缺了一个人,缺了蒙古大汗林丹。林丹汗此次不来宁远,也就意味着这个人彻底的无足轻重了。而蒙古人,原本是可以成为陈海平最大的威胁的。看来曾经称雄天下的大元帝国,注定是要消亡了。</p>

这是最不好的消息,但不好的消息还不止这个,还有,那就是在朱勋有之前,听余大成说起的龙凤币。</p>

实际上,余大成的担心并不是懿安皇后所担心的,或者说不是她最担心的,她最担心的是龙凤币对女真人的影响。</p>

陈海平这一手真是太厉害了,除了粮食和军需品,他不仅放任关内关外的贸易,而且还必定大加促进。这样一来对女真人而言,这无异于饮鸩止渴,但即使皇太极深知其中的严重性,恐怕也是欲罢不能。</p>

陈海平最厉害,也是最可怕的就是造势,让明知如此,却无可奈何。</p>

怎么才能帮到女真人呢?形势真是太复杂了,懿安皇后想的脑仁疼,她习惯地抬起右手,轻轻地揉搓着右边的太阳穴。</p>

――――――</p>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