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1 / 2)

 马三少的脑袋现在比以前足足大了一倍还拐弯。</p>

那一鞭子抽的太狠了,不仅把左腮帮子整个给豁开了,而且还把牙床也几乎给抽碎了,所以脑袋才肿的那么大。</p>

还别说,老马家一家人虽然都不是人性,但兄弟之间的感情还真不错。二爷马洪奎一见兄弟给伤成这样,立刻就翻了,一拳就把拦挡家丁抓人的马五给撩趴下了。</p>

马洪奎带人就要去追,但让马五连滚带爬地拦住了,马五请马洪奎去认真去看看马洪章的伤。</p>

马洪奎一看,再一问,就给吓住了。一鞭子能把人抽成这样,那个车老板绝对是武林高手。而且,又听到马五说跟在那辆车旁的中年人看着也极有威势,好像是个当官的,马洪奎就更不敢轻举妄动了。</p>

派出人去一扫听,马洪奎就后怕,因为虽然没弄清那辆车上做的什么人,但离那辆车十几里左右,一直有一百多个骑马的人跟着,而且那些人都佩刀悬剑。</p>

及至马老太爷和大爷回来,马老太爷一方面心疼儿子,一方面又惴惴不安,感觉不好到了极点,因为他刚从开封府回来,知道懿安皇后到了河南。</p>

照理说,懿安皇后要回南京,不应该走到杞县来,但谁知道呢?可千万别是懿安皇后的人啊!</p>

对懿安皇后本人,马老太爷连想都不敢想。</p>

几天过去了,没什么动静,马老太爷的心这才渐渐安稳了下来,但没曾想,今天早上,刚刚吃过早饭,忽然就听庄堡外人喊马嘶。</p>

“怎么回事?”马老太爷心惊肉跳地问道。</p>

这时,一个家丁跟头把式地滚了进来,禀报道:“老爷,官军把庄子给包围了!”</p>

马老太爷脑袋忽悠一下,差点没昏过去。略微清醒了清醒,马老太爷让人扶着,急匆匆地奔庄门赶去。</p>

到了庄墙之上,马老太爷向下一看,完了。庄墙之外,一队队士兵衣甲鲜明,森严列立。</p>

这绝对是官军,绝不是土匪假冒的。马老太爷又赶紧下了庄墙,命人大开庄门。</p>

------</p>

这一年来,对朱家的各位藩王而言,变化那真是天翻地覆。</p>

对这些变化,藩王们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有的藩王高兴,而有的则如丧考妣,有如末日降临。</p>

封在开封府的周端王朱肃溱就是兴高采烈的一位。</p>

以前,名义上,他们是天潢贵胄,锦衣玉食,有着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但实际上,他们就是囚徒,一辈子都离不开开封城一步。</p>

这世上,有许许多多的人一辈子活动的范围都没有超过周围的几十里地,但他们不是囚徒,因为他们可以去任何地方。</p>

朱家的这些藩王,包括他们的子孙,很多都是变态、疯子,但朱肃溱不是。对朱肃溱而言,金银财宝屁都不是,如果可以,他愿意散尽万贯家财来换取自由。何况,现在俸禄和封地的地租虽然没了,但万贯家财仍在,周王府二百多年累世所积的财富,子子孙孙十辈子也花不完。</p>

朱肃溱不仅是个正常人,他还是个有远虑的人,原本藏在府中的财宝大部分都已经运了出去,它们一部分被运到了南京,还有一部分被运到了北方,偷偷存入了中华行库。</p>

不仅如此,朱肃溱认为开封离那边和陕西都太近,不安全,所以他正打算把周王府卖掉,整个家都搬到南京去。</p>

朱肃溱对母亲极为孝顺,所以想劝舅舅也把家搬走,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前几天,马老太爷和大爷来开封,为的就是这个事儿。</p>

最后,朱肃溱有点失望,因为舅舅坚决不同意搬家。</p>

这只是一个插曲,如果将来真出事,那舅舅一家再来投奔他也不迟,反正有的是银子。</p>

</p>

朱肃溱激动,因为禁令一开,他第一个想跑出开封,好好逛一逛,但不行,家里有太多的事情需要他来处理。</p>

看着家里的那些小子言语一声就没影了,朱肃溱羡慕的不行,现在大事都处理的差不多少了,他也终于可以离开开封了。</p>

这天,朱肃溱正看着家奴打点行囊,下人来报,说是河南道左布政使杨嗣昌来访。</p>

杨嗣昌来干什么?朱肃溱立刻就想到了杨嗣昌来极可能是为了舅舅家的那些地,因为杨嗣昌就是没来,朱肃溱也早就认为那些地始终是个问题。</p>

懿安皇后刚走不久,杨嗣昌就登门,不为地还能为了什么?</p>

对没收藩王土地的命令,朱肃溱没二话,向杨嗣昌表示绝对不插手,但只是提出了一点,就是对舅舅马老太爷多少照顾一点。</p>

朱肃溱会来事,和杨嗣昌的关系处的不错,所以杨嗣昌也就点头同意了。</p>

实际上,没收藩王土地和藩王本身的关系不大,真正有关的是那些掌管这些土地的官员和士绅,这才是没收藩王土地的困难所在。</p>

所以,朱肃溱的表示只是场面话,而杨嗣昌的表示同样也是,因为他暂时还撕不开这层纸,也没打算现在就撕。</p>

朱肃溱亲自出迎,把杨嗣昌接进了府里,在书房落座献茶。</p>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