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王家(1 / 2)

 蒲州,王家集,王家大院。

在一所高大的厅堂里,王元程围着一张紫檀木八仙桌一会儿坐,一会儿又起身,从各种角度审视摆放在桌子中央的一件瓶状瓷器。

瓷器高有一尺左右,双耳瓶,色白,杂釉点,晶莹剔透,图案是数支修竹、池塘绿苔和微风细雨。

不要说瓷器本身的质地,就仅是这画工,这件双耳瓶也可堪称极品,价值连城。

这时,一个仆人走了进来,一见王元程的神态,便悄悄把一张拜贴递给了侍立在一旁的,脸上总是笑模滋的管家老侯。

仆人退出去后,又过了一会儿,王元程直起身来,问道:“什么事?”

老侯上前一步,禀道:“老爷,平遥陈家有人要求见您。”

“平遥陈家?”想了一下,王元程问道:“我们和他们家有生意往来吗?”

老侯道:“没有。”

王元程道:“我们和平遥陈家素无往来,他们这是来干什么?”顿了顿,又问道:“陈家怎么样?”

老侯道:“膏梁之徒。”

王家家规极严,也素来瞧不起那些挣点钱便挥霍无度的人家,王元程道:“把来人打发了,我懒得见这种人。”

稍微打了个沉儿,老侯道:“老爷,您还是见见吧,来的这人是代州孙家的女婿。”

微微皱了皱眉,王元程道:“孙家怎会和这种人家结亲?啊,就是那个大脚孙姑娘吧?”

老侯也笑了:“是的,老爷,就是那个孙姑娘。”

这也还是不对,王元程问道:“他们是怎么回事?”

老侯道:“老爷,孙家不是和交城戴家是世交吗?听说这个女婿就是戴家老爷子的关门弟子。”

这就有谱了,想了想,王元程道:“老侯,你去看看,如果没什么正事,你就把他打发了,别来烦我。”

“是,老爷。”老侯说完,退出了大厅。

―――――

坐在王家大院的门房里,陈海平感慨良多。他家也算是一方富豪,但和王家比起来,那可真是名副其实的土财主。这比的不仅仅是有形的屋宇,更比的是气象,陈家和王家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上。

山西人重商,原因有很多。读书不好,读不过江南人,就是山西人重商的一个重要原因。山西的教育质量差劲,有明一代,山西没出过一个状元,举人和进士的数量也只是江南的零头。

没办法,当官的路不宽,那么多聪明人干什么去,经商自然是个好去处,而经商的巨大成功又反过来影响了山西子弟读书做官的热情,如此一来,山西人本身在官场的地位就越来越小。

教育是需要底蕴的,风气尤为重要,这绝不是有钱就可以补救的。王崇德和张四维之后,尽管家业越来越大,但王张两族子弟在官场上却日渐式微。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在山西,不知有多少富豪大族别说五世,就是一代都没有挨过去。这里的原因几乎都是一个样的,就是挥霍无度。

挥霍无度的影响绝不仅仅是银钱的浪费,更严重的是子孙能力的退化,这才是导致富豪大族消亡的根本原因。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