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乱明天下一根钉 > 一百二十四章 林丹(一)

一百二十四章 林丹(一)(1 / 2)

 把报告放下,陈海平轻轻叹了口气。

历史真是诡谲到了极点,到了末世,大明帝国和蒙古帝国的命运是何其相似,又何其相近!林丹巴图尔,蒙古帝国最后的一位大汗,与明帝国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的一生竟然惊人地相似。

元朝灭亡,至万历三十一年,在二百三十六年的时间里,北元蒙古一共经历了二十二位可汗。傀儡也好,强者也罢,战乱也好,统一也罢,长城以北的蒙古高原的主人一直是蒙古人。除了也先那一年不成功的篡位外,蒙古人的可汗一直都是成吉思汗的黄金子孙。

万历三十一年,大汗布延去世,因为长子莽古斯早逝,便由长孙林丹巴图尔继位。

布延去世之时,汗权再次衰落,除了察哈尔本部之外,再也没有人听奉中央大汗的号令。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年仅十三岁的林丹巴图尔登上了汗位。

林丹巴图尔的出场要比崇祯帝朱由检艰难的多。

一个年仅十三岁的孩子成为最高统治者,如果是明朝的皇帝,也还可以垂拱而治,不用担心会有什么不测。大明天子有着礼法制度、儒家学说以及官僚、宦官相互制约的三重保护,无论是无能、贪玩还是懒惰,都不会影响到作为皇帝的神圣与无上的权威。

但在蒙古高原,这完全行不通。

林丹巴图尔没有这些,他要获得尊重和服从,必须要有强大的实力,显赫的战功。草原上不相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相信的只有马刀和弓箭,即使你是成吉思汗的子孙,没有力量,虽然可以成为可汗,但生命仍然会像野草一样被任意践踏。

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数都数不完。

万历三一年的蒙古形势不容乐观,漠北蒙古的喀尔喀三部只是名义上还尊重共主,面子虽然给,实惠却是自己的。漠西卫拉特蒙古是危险的敌人,所幸现在正忙着和哈萨克人征战,还面临着俄罗斯的压力,不会东顾。原本应该能够完全统治的漠南蒙古,现在也是诸侯林立,各自为战。

在东北部的大兴安岭地区,分布着成吉思汗弟弟们后裔的部落:哈萨尔系的阿鲁科尔沁、乌拉特、茂明安部;斡赤斤系的四子部落、翁牛特、喀剌车里克部;别勒古台系的阿巴嘎、阿巴哈纳尔部。这些部落从来都与汗庭若即若离。

嫩江流域是科尔沁部,这是长期独立自主的部落。与其相邻的则是游牧于西辽河和辽河流域的内喀尔喀五部:乌齐叶特、弘吉剌、巴特岳、扎鲁特和巴林部,他们组成了一个松散的联盟,隐隐与汗庭分庭抗礼。俺答后裔的土默特部占据着归化城的丰州滩地区,俺答弟伯斯哈尔的后裔哈剌嗔部与永绍布部则占据着土默特与汗庭属地察哈尔之间的地区。至于富饶的黄河河套地区,则是鄂尔多斯部的领地。

至于身为全蒙古可汗的林丹巴图尔,手头的实力是察哈尔本部的八大营:浩齐特、奈曼、克什克腾、乌珠穆沁、苏尼特、敖汉、阿喇克卓特和主锡惕,控制的土地则是老哈河以东,广宁以北的辽河河套地区,人口大概有10万左右,算是实力最强的。但十三岁的林丹巴图尔显然还不能完全驾驭的了这份家业,从万历三十一年继位开始,整整十年,外人几乎看不到他的影子,没人知道这位年轻的汗王做过什么,除了一些轻蔑的话,历史也没有留下任何记录。

崇祯十六岁登基,只隐忍了不到三个月,便铲除了魏忠贤,从而一举掌握了至高无上的皇权,但十三岁登基的林丹巴图尔却隐忍了整整十年。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