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乱明天下一根钉 > 第一百五十七章 抵京

第一百五十七章 抵京(1 / 2)

 茫的大地上,两名骑士顶着烈日疾驰。

天太热了,以致虽是正当晌午,却不仅人迹罕见,就是飞鸟走兽也轻易看不见一个,天地间有如深夜一样静寂无声。

太静了,所以虽然只有两人两骑,却啼声如雷,敲击着静寂的苍茫大地。

两名骑士俱都挥汗如雨,但目光都是一样的沉静,他们纵马疾掠之势就像一柄利剑,出鞘之后便一往无前。

两名骑士一前一后,相差一个半的马身。两人都是一样的打扮,绢帕包头,一身土布衣裤。

前面的骑士四十多岁,黑瘦黑瘦的,相貌普通,但那双眼睛却完全改变了他的容貌。那双眼睛,怎么说呢,很沉很沉,但却又燃烧着人世间最猛烈的烈焰。这造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而结果就是造就了骑士有一股奇特的威势。

紧跟在后面的骑士是个三十出头的壮汉,握着缰绳的那只大手骨节嶙峋,一看就是个练家子。壮汉的目光同样很沉很沉,只是他的目光里除了前面的骑士,没有任何其他东西。

这两名骑士,前面的就是新任的兵部尚书、蓟辽督师袁崇焕,后面的壮汉是他的仆人佘义。

去年七月,不得不上疏求去之后,当时,袁崇焕有某种解脱之后的轻松感,但回家之后不久,他再次明白了:他的命是属于辽东的,辽东就是他今生今世无论如何也躲不开的宿命之地。

袁崇焕相信他一定还会回去的,而且很快,因为女真人绝不会老实呆着。现在朝廷真能应付辽东危局的,不过两人而已,只有他和孙承宗。而在他和孙承宗之间,魏忠贤一定会选择他。

归家地这段日子。袁崇焕满脑子想地都是辽东。人无聊地时候。想法也会跟着无聊。他常常就会想到。如果朝廷降旨让他回辽东。他是不是要拿一拿架子?

袁崇焕事母至孝。而这又是难得地尽尽孝心地机会。但还是不行。还是太无聊了。虽然极为自责。在心里时时痛骂自己。但还是什么也改变不了。

圣旨终于来了。来地是出乎意料地快。

同很多人一样。看到圣旨。袁崇焕也是大吃一惊。他不明白新皇帝为什么会对他这么恩宠?

因为心头地这份惑。也因为圣旨并没有要他即刻起行。所以袁崇焕还在家里窝着。他想再看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五月中旬。圣旨又来了。这次袁崇焕再度大吃一惊。新皇帝对他地恩宠已经没边了。还没见个面。就把他地官职封到顶了。

大明朝,还有比这个权力更大的官吗?

黄昏时分,巍峨的京城已经隐隐在望。在距离京城还有三里多地地一道高岗上,袁崇焕勒住了马头。

凝望着京城,不知为什么,袁崇焕觉得夕阳的余辉有些阴郁。

他该怎么做?一路上,袁崇焕脑袋里想的不是到了辽东之后怎么做,而全是到了京城,见到新皇帝之后,他该怎么做。

凝望良久,直到城门快要关的时候,袁崇焕才一提缰绳,对佘义道:“走,我们进城。”

进了城,袁崇焕和佘义直奔西门外。

西门外有个馆驿巷,巷子里有一座非常气派地院落,这座院落是朝廷专门为来京办事的地方官员准备落脚的地方。

毕竟是天子脚下,馆驿里的设施非常完备,就是比之京城最高级的客栈也未见得逊色多少。而袁崇焕一来报上名号,几乎立刻,一个胖乎乎的官儿跟头把式地就滚了过来。

这位宾馆地大主任官儿虽然不入流,却是地道的肥差,根子不硬那是绝对抢不到这个位置地,但根子再硬,和袁崇焕自然是没法比的,那简直就是一个天,一个地。

主任姓王,王头。

在这样位置地人都是八面玲珑,极会做人,这位王头也不例外,嗅觉分外灵敏,他估摸着袁崇焕这几天就该到了,而落脚地极可能就是他这儿,所以不但把馆驿里最好的房子早就准备一新,他自己也一天十二个时辰都钉在馆驿里。

安顿下来后,先洗了个澡,然后吃饭。

饭菜早都准备好了,洗过澡,王头陪着袁崇焕来到金碧辉煌又典雅宁静地饭厅用饭。

饭菜自然丰盛之极。

吃饭的时候,这位王头原本只有站在一旁服侍的份儿,但袁崇焕力邀之下,王头也不得不坐了下来。

袁崇焕清楚,这位王头即便不是京城里消息最灵通之人,但该知道的也一定都知道,而朝廷一般是没有秘密可言的,就是商讨军国大事的御前会议,内容也会在当天,至多是在第二天就会泄露出来。

这得益于邸报。

有需求就有存在,这在大明朝是绝对的真理。为了钻营,地方官自然需要了解京城的事儿,邸报于是就应运而生。

王头自是受宠若惊,袁崇焕问什么,那是绝对的问一答十。

饭吃完了,袁崇焕想知道的也就都清楚了,这位王头把这一年来京里发生的大事小情都说了个遍,而且那叫一个详细。

这些天路赶的太紧了,着实是累坏了,吃过饭,袁崇焕和佘义主仆两人即刻倒头便睡。

这一觉直睡到日上三竿,起来后,袁崇焕觉得精神从没这么好过。吃过早饭,袁崇焕带着佘义离开馆驿,奔吏部而去。

照例,普抵京师,他得首先去吏部衙门交旨签押。

吏部是天下第一大部,管着全天下的官儿的升迁荣辱,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人事人事,不干人事,古往今来,莫不如是,吏部黑着呢。

只是,吏部再黑,也“黑”不过袁崇焕这等天子门生。袁崇焕到了,不管认识不认,吏部的老爷们都过来套近乎。

袁崇焕应付着,但等看到吏部尚书王永光进来,他不自觉地微微皱了皱眉头。

宁远大战之时,这个王永光是兵部尚书,正是由于他大力支持,高第才能实行放弃锦州、宁远,退守山海关的政策。

能在魏忠贤手下作兵部尚书,王永光毫无问是阉党,但这家伙运气好,不仅躲过了这一劫,而且又官运亨通,再度飞黄腾达。

天启六年五月,因部属贪污索贿、分赃不均闹出了事,王永光受到了魏忠贤的责骂,后来又不小心得罪了魏忠贤的大红人崔呈秀,王永光被魏忠贤罢了官。

没想到,这非但不是坏事,王永光反而因祸得福,魏忠贤倒台后,他一活动竟然又给他活动成了吏部尚书,权更大,油水更肥。

昨晚听那个王头提到这事儿,袁崇焕就恶心了一回,这会儿见到王永光,袁崇焕心里更是不舒服。

恶心的事还没完,除了王永光,还有个人也让袁崇焕

这个人说来和他关系还不浅,梁廷栋和他是同年,七年中的进士。

梁廷栋是二甲的第七名,成绩要比袁崇焕好很多,而且又是官宦世家,朝里有人,进士及第后地第一个职位就是南京兵部主事,所以袁崇焕无论从哪方面讲,处处都比不上梁廷栋。

梁廷栋原本就是个小人,袁崇焕后来居上,他自然看不过去,而且在与袁崇焕共事之时,又因事受过袁崇焕地惩处,所以对袁崇焕有点意见是难免的。

高第接替孙承宗出任辽东经略时,梁廷栋没少了给高第出主意,后来高第倒了,他也跟着吃了瓜落,被免了职。

没想到,魏忠贤倒了,这些鱼鳖虾蟹却又都跑了出来。

袁崇焕的心情更是恶劣,所以让王永光这张大热脸贴了个冰屁股是免不了的。至于梁廷栋,袁崇焕就更没风度了,他把事情办完,转身就出了吏部。

出了吏部,回到馆驿,袁崇焕写了一张拜贴,然后让佘义送去钱龙锡地府邸,约好晚上去钱府拜会。

袁崇焕认识钱龙锡,知道这个人还可以,印象也不坏,而最为重要的是,钱龙锡既然推荐了他,那不管愿意不愿意,他们就是一根绳上的蚂蚱,谁也别想溜,他们是要好就一起好,要倒霉就一起倒霉。

形势已然如此,钱龙锡也必然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在情在理,他都该去拜访一下这位钱阁老钱大学士。

佘义回来后,带回了钱龙锡地回帖,钱龙锡言道,晚上在府中备下便宴恭候袁督师大驾。

黄昏时分,袁崇焕带着佘义到了钱府。

刚一下马,就见从钱府中走出了两个人。这两个人不是迎接他的,袁崇焕都认识,他们都是前朝御史,一个叫高捷,一个叫袁宏勋。两个人手里都还抱着礼物,耷拉着脑袋,神情狼狈就象刚刚被打的两条落水狗,只有眼睛里还隐隐露着凶光。

这两个小子也是阉党,跟着魏忠贤着实是干了不少坏事,天启七年,他们还跳出来和御史曹永祚一道依照魏忠贤的意旨,罗织罪名上疏参劾他不救锦州。

显然,这是来钱龙锡这儿走门子地。

人要贱就要贱的彻底点,魏忠贤这人果然有过人之能,跟他混过的人大都贱到了家,大都根本不知道世上还有不要脸这回事。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