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玄幻魔法 > 大宋金手指 > 一九四、捷报飞作满城喜

一九四、捷报飞作满城喜(1 / 2)

 临安城的早上原本是很安静的,因为新天子登基之后,宵禁时间改为夜十二点至晨四点之间的缘故,临安人的夜生活更为丰富,很多人都通宵达旦——只要不在这段时间内在街头乱逛,官差捕快不可能闯进家中来。

故此,原本到了早晨七时之后,累了一天的人都会乘机睡个回窝觉,九时左右,各处街巷中人才会增多。

不过这种习惯渐渐改变了,随着流求开设的工场、工厂越来越多,雇用的临安市民也越来越多。依着天子颁布的《钦定十时工作制诏》,这些流求产业的每日工作时间是十小时,一般是晨八时至夜八时,中间留有两个钟点的午饭时间。因此,早上七点之后,便有行人匆匆赶路,为的便是在开工的钟声响起之前,抵达维系自己生计的所在。

此时临安有一百五十万人口,其中相当多数是官宦人家的家人奴仆,还有数十万驻军及其家属。除此之外,临安的“客户”数量也不少,驻军家属、客户构成了流求产业的主要劳动,以这半年来为例,无论是在丝厂的女工还是水泥厂的男工,已经开始习惯工厂里的严格纪律,包括对他们个人卫生方面的起初他们认为极“苛刻”的要求。华夏的百姓适应力极强,而且他们原本就爱干净,临安的卫生状况,在赵与莒来之前便远远好于这个时代欧洲的任何一座城市。

原本是作坊云集的武林坊一带,现在慢慢变成了工厂,几乎每日都可以听到工人们开挖地基、建造厂房的声音。大量砖石、水泥需要,同时带动了临安周边几个府县砖厂、采石场的展,而流求人开的采石场因为采用火药爆破、机械打磨的缘故,很快便在竞争之中脱颖而出。不过这个市场实在太大,流求的采石场、砖瓦厂也无法垄断全部,故此那些小地砖窑、石场。也迎来一个展的兴旺时期。

而这种兴旺意味着更多的劳动力需求,那些因为种种原因失了土地的百姓,开始向这些地方聚拢,寻找可能存在的生计——若是在流求开办的厂子里,这种生计很极好,有宿舍有医疗。工钱也算是丰厚,还专为他们开办了在士林间极受欢迎地“养老储蓄”,使他们在老年或伤病之后,依然可以从流求银行里取得自己的一小份收入。而且,流求厂子还会开办所谓“工厂子弟初等学堂”,就象是家中田地宅院可以传给子女一般,只要这些新加入的工人在工厂中干活过二十年,他们的子女在工厂子弟初等学堂中顺利毕业。又不曾有违法乱纪之行径。那么他们的子女便可在流求工厂中获得一份工作。

终身制员工,在流动性强、自由散漫的西方文化中是较少的,而在求稳、相对保守同时又重视忠诚的华夏文化圈中,却是让因为失去土地而心中茫然地百姓接受工业化地一个妙招。

邓若水便在一篇评论中谈及此事,以为若能推而广之,则“男有分,女有归,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皆有所养”,“大同之世至矣”。

赵景云聚精会神地看着这篇评论,只觉得邓若水虽然说得极是美妙。但实际操作之上,却还有种种弊端。只是此时他尚无法看出这弊端罢了。他正思忖之间,突然听得街上爆仗齐鸣,最初还只是三两声,接着便是连成了一片。

在临安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情,流求产的爆仗不但相对安全,而且更加响亮,一般人家过屋乔迁,或是店铺开张,总得放上个几百上千响。可是象现今这般。全城都响成一片的。却是绝无仅有。

“想来是……”

赵景云抬头放下笔,才站起身。石良飞也似地撞开他的门:“赵曼卿,大捷,前线大捷!”

“果然大捷,军报如何?”尽管前线大捷是赵景云意料之中的事情,可消息传来还是让他精神一振,迫不及待地问道。

“还不知,要等《周刊》加刊出来。”石良喘着气道:“人都涌向《周刊》公署了,只等那儿放出消息!”

自从《京华秘闻》风波之后,大宋朝廷加强了对各类报纸、邸报的控制,颁布了专门的管理条例,将军事秘密、国务机密列入禁止播的范畴之中,还在礼部之下专设一司为“国家新闻司”,布可以公开的国家大事消息,监管各类报纸邸报的报道。而《大宋时代周刊》凭着其与朝廷地关系,几乎便成了官方指定的布。象前线军报,传到兵部之后,兵部转给礼部国家新闻司,国家新闻司再传给《周刊》,故此,对于小民而言,要知晓其详情,最快地方法便是购买《周刊》。

“走,去周刊公署。”赵景云也急切地想知道前线究竟是如何一个大捷法,他快步冲出,石良在他身后直跺脚:“赵曼卿,我好心来通知你,你却不等我!”

当他们抵达周刊公署时,公署前已经被挤得水泄不通,临安府早有准备,专门派了差役来维持秩序,引导经过周刊公署前的马车绕行它处。临安城爆仗声连在连绵不绝,这些时日来,他们听到太多的好消息,看到太多的好变化,心中的喜悦,便借着这大捷之机泄出来。

邓若水的马车也无法象往常一样靠近周刊公署,他不得不下车,紧紧夹着手中的纸,这是前线大捷的通报。他一面高呼借光,一面向人潮中挤去,认识他的不认识他地人,纷纷向他叫嚷。他听得无数人在喊他地名字,仿佛他就是从前线下来的勇士一般。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他才挤进了公署,然后,公署就象那印刷机一般,开始全运转,仅仅十分钟之后,加刊地排版便已完成。十五分钟后,印刷机就开始吐出带着油墨香味的报纸了。

这次加刊上面有颇多的错字,这在一向要求严格的邓若水来说是不可容忍的,但对于整个大宋而言,这期加刊却有如创刊号一般,成了许多人家地收藏。经过周刊等报纸近一年的介绍。临安乃至大宋百姓,对于自己所处的这个世界,有着远过金国和蒙胡的认识,他们知道金国是如何在短短的二十年内便被蒙胡削弱至今的,他们知道蒙胡横扫西域,将曾经给大宋带来无数麻烦地西夏打得抬不起头来,他们知道蒙胡灭国数十,甚至向西打到了传说中的大秦故地。

他们也知道。蒙胡对于大宋而言。是远比金国更要凶残十倍百倍的大敌。若是徐州之战失利,蒙胡长驱南下,因为新天子即位而给大宋带来的新气象便会因之重挫,相反,若是大宋能胜,那么他们正在渐渐好转的生计便会更好。

邓若水再度出来时,身后跟着的人肩上扛着一整袋的报纸,报纸被撒了出去,无数只手都在争夺。

石良、李石还有陈安平在这些儒士之中,算得上身强体壮的。故此他们很快抢到了报纸,赵景云便差得多。只能凑过头去与石良一起看。

“台庄大捷,阵斩蒙胡三万,追击又杀三万,生俘四千……擒获蒙胡伪汗虏酋铁木真!”

最新小说: 一碗茶的岁月 再续前世情缘 剑月琴星 诸天:人在三部曲,以杀证至高 星武纪元 重生原始变成兽 太古葬天决 这个邪道功法太好了 审尸官 我在妖武乱世,武道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