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国运红颜 > 第二十七章 请缨

第二十七章 请缨(1 / 2)

 关中八百里秦川,北望陕北黄土高原,南靠秦岭秦巴山脉,渭水从西向东横穿而过。自秦孝公赢渠梁用商鞅变法革新以来,关中平原便焕发出勃勃生机,人口增长,垦得处处沃野,民丰富庶,正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中华文明的源头在黄河流域,而黄河文明的摇篮就在这八百秦川的渭水流域。

刚进十一月没几天,一场罕见的雹灾降在关中最西边的陈仓县。陈仓县属右扶风辖域,为京都三辅之地,东距长安不到四百里,快马昼夜可至。

元帝一大清早就召侍中驸马都尉史丹到宣室。不等史丹跪下拜见,元帝不耐地摆摆手,顺手将案头一束简牍丢了过去。少顷,估计史丹看完,元帝抬脸便问:“依照陈仓县令所报,今次这场雹灾不比寻常,可有良策?”。

史丹沉吟片刻说道:“不知陛下可曾与丞相他们议过?丞相的意思是……”。

元帝一阵冷笑道:“丞相?丞相若长于此等事情,朕用得着召你来么?”。

史丹明白元帝这是在催促自己给出意见,不愿再起周折说道:“数千户受灾,死伤几百人,牛羊牲畜伤亡无计。严重的是,灾民民意汹涌围于县署,这……又是为何?要聚众不轨么?”。

“哼!朕不糊涂,民乱起由皆为吏治,这个陈仓县令是怎么当的!”。说完稍停,元帝又对史丹道:“三辅之地,临近京城,不能轻易有所震动。你跑一趟吧,赈灾巡风,务必给朕办妥当喽!”。

史丹俯首拜下,正要应承下来,蓦地另生一策,抬头奏元帝道:“陛下,臣有一议不知是否妥当”。

“讲吧”。

“不若……不若遣太子以天子名义前去,这一则,让陈仓百姓沐浴天子恩泽,彼必定感戴而心安,县署之围可解。再者,太子也可历练历练人情世故,积累治理万民之经验”。

元帝透过门,凝神看着宣室外一片灰蒙蒙的天,良久才点头应允:“也好!你去太子府告之此事,就说是朕的意思”。史丹唱喏正要离去,元帝将他叫住改口道:“让太子来宣室,朕要自己跟他说,去吧”。

太子府中。萧问天晨起不久。正端着身旁露儿递来地青盐水漱口。许香茹手挽一件棉袍从卧房出来。来书房寻到萧问天。嗔怒道:“仔细你地身子。大冷天地从被窝里爬出来也不多穿几件!”。边说边让萧问天伸开双手。替他穿上棉袍后又细细地打理一番才停手。

萧问天由着许香茹前后上下地折腾。笑笑道:“这些事情有露儿她们。你又何必要自己动手!”。

“这话好没道理。你这个人。就是见不得别人给点好!不来服侍照顾你吧。心里不定又在埋怨谁呢!得。妾就是个服侍人地命。还是自己来吧”。许香茹这张嘴。在萧问天面前越发地伶俐了。

萧问天没有接着这个话题往下说。抓过许香茹地小手捂在自己地手掌间暖着。同时问道:“家令丞孙进来了没有?昨夜和他说了半宿赋税钱粮之事。孤还有许多疑问要问他呢。嗯……孙进这家令丞做地有些屈才了。府中财政事务理得井井有条。是一把理财地好手呢”。

咯咯地几声轻笑。许香茹仰头与萧问天对视着说道:“昨夜几次让珠儿催你回房。妾却久久候殿下而不至。原来是猫在书房里说这个!”。

仿佛悟出点什么。萧问天缓缓道:“看来孤应该多走走。多认识些人。人皆有才。就看如何取舍任用”。

两人正聊聊笑笑地说的高兴,忽地响起几声清脆的叩门声,接着听见珠儿的声音从门外传进来:“殿下,驸马都尉差人告诉说,陛下急召您入宣室殿议事”。

“父皇召我议事?”,萧问天一惊,忙整衣出门,问珠儿道:“怎么回事?”。

最新小说: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