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国运红颜 > 第五十二章 春秋之义

第五十二章 春秋之义(2 / 2)

石显以余光扫了一眼萧问天。见到天子颔首对自己微笑。心知刚才地一番话对了天子脾胃。于是继续侃侃而谈道:“昔日卫灵公地儿子蒯聩欲杀父王妃未成而逃亡。蒯聩地儿子公子辄据而不纳。《春秋》赞许之。卫灵公死。蒯聩之子辄被立为新君。而《公羊传》说:以公子辄地所作所为可以立为国君吗?答曰:“可。”“那是为什么呢?”。不以父命辞王父(祖父)命。以王父命辞父命。是父之行乎子也。不以家事辞王事。以王事辞家事。是上之行乎下也”。

孔方听到这里有些迷惑了。打断石显道:“中书令援引之例。天下士人共知。就不用细言了吧?恕在下愚昧。请中书令直接告之。举此一例。中书令想要说明什么?”。

“并无他意。请问博士,公子辄不接纳逃亡的父亲,以成全君臣之义,此种德行,孔子在《春秋》中是赞许的吧?”。

“这个自然”。

“公子辄后被迎立为卫国国君,可谓真命天子,然当时之公子辄,可曾读过《春秋》?”。石显骤然提高语调,目光直直地逼视博士孔方问道。

“这个……这个……当时之公子辄,应该……应该没读过《春秋》”。

石显眼睑一沉,收回逼视的目光继续说道:“奴才所以说,《春秋》非王,不过记述了上古以来之美好德行,如今人间只有一王,即我大汉天子!正如陛下为太子时,尝遭赵良人陷害,惹得先帝雷霆大怒,然陛下抱屈于先帝之前却不自诉,欲,欲……以明君臣之义,此即为上天赋予真命天子之至高德行,果陛下无恙,如今登基为天子,正是上天之意也!”。

孔方听到这里,不由得勃然大怒,跳将起来指着石显的鼻子喝道:“石显大胆,竟敢风评天子之事!”,一语喝毕,转身向萧问天拜倒奏道,“臣请陛下将中书令下至廷尉,治大不敬之罪!”。

在上位端坐的萧问天一直静静地听着二人唇舌交锋,对于石显的一番言辞,萧问天心中很是欣赏。回想自己前前后后召见孔方五六次,这个腐儒始终不能领悟自己的用意,儒生擅长治国理民者少,然儒生有用吗?自然有用!当今士人崇儒风气甚为炙热,儒生的言行,可以压倒性地左右朝野舆情,自己继位之初,处处如履薄冰,正需要朝野舆情的大力支持。想不到这个石显……秋姑所言不假,是个有用之人。

“行啦!依朕看,中书令说的道理还是对的,不过说法不对,其本心并无恶意。纵有不敬之言辞,虽于礼不合,但也不至于让他下廷尉府问罪。有错还是要罚的,朕罚中书令替博士孔方誊抄简牍。孔方,你把今日所论的内容撰写成册,待石显誊抄完毕,传阅于太学,让那些博士和太学生们好好研习研习。治学者,当深思、慎言,要会分辨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最后一句萧问天说得十分严厉,孔方不自觉地深埋下头,口中称喏不已。孔方这个人,虽然驽钝一点,但是没有其他儒生的迂腐和较真,敬畏皇权而对天子之命无有不从,这也正是萧问天看重他的原因。

“赵一呀,茶点呢!”,论道已毕,萧问天腹中饥饿之感陡起,转脸问旁边侍立的赵一道。

“早传到了,在殿外候着呢。陛下忙着议事,奴才没叫他们进来打扰”,赵一小声答道。

“叫他们端进来。石显呀,你和几位博士一起陪朕将就着用点茶点,回头朕还要找你说话”。<div>

最新小说: 混在古代当王爷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