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新作(2 / 2)

“解决咧,咋儿解决的啊”赵如兰一边放桌子吃饭一边问。</p>

“说啥也不娶人家,宁可赔钱,白给喽人家四千”张树清没好气的说。</p>

“四千嚯,给这么多,这闺女这都敢上金子打的咧”赵如兰惊叹道。</p>

“昌海不是给人家写个八千的彩礼条么,就当定亲下喽八千的彩礼咱们这边退亲理亏,人家按规矩给返回一半彩礼来咧这么着说着也好听啊”张树清说的无奈,“这要是我儿子,我早把他腿打瘫了。宁可让他在炕上瘫着,也不能让他给我出去丢人去。”</p>

“这四千块钱就这么给霍霍没了,谁不心疼啊这家伙这得养多少猪,挣回来啊”发了两句感慨,赵如兰转移了话题,“中咧,不说他们。建广说过完节就要出门,说上东北”</p>

“都弄好咧,这都走”张树清问。</p>

“你整天在外头瞎忙活,孩子的事儿一点都不管”赵如兰语带责备。</p>

“卖木头的地方都找好咧”对事情的进展如此之快,张树清有些诧异。</p>

“就在辛庄子集北边那大坑边上,说是孙大有临走给弄好喽的;还有咱们庄庄西边挨着电道那一大片沙土滩,小寒也都跟祥宝说咧”赵如兰把自己知道的都说了。</p>

“建广和小寒呢”张树清问。</p>

“建广他们两口子说体己嗑儿呢,小寒上连喜家还没回来。”赵如兰放完桌子、碗筷说。</p>

晚上在爷爷家吃完饭又说了会儿话,张小寒就回到了自己的家。拿出纸笔,又开始了成本低廉收益丰厚的抄袭生涯,没办法一文钱难死英雄汉啊</p>

“李家坡战斗开始之前,李云龙正在水腰子兵工厂和后勤部长张万和软磨硬泡。李云龙中等个子,长得很均匀,就是脑袋略显大了些,用他自己的话解释,是小时候练武,师傅老让他练头功练得狠了些,净拿脑袋往石碑上撞,一来二去就把脑袋撞大了。”</p>

张小寒这次瞄上的目标变成了都梁,对亮剑下了黑手。相比于亮剑几乎全盘不动的照抄,张小寒现在进行着一部地图炮小说辛庄词典倒是颇费了些心思,毕竟把前世那些网络段子搬到这个年代有难度。譬如我去年买了个表,张小寒是这么改的:</p>

辛庄词典词条38:我去年买了个表啊:</p>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农村是个广阔天地,在那里是大有作为的。于是辛庄子来了知青,张知青就是其中之一。</p>

张知青文静秀气、齿白唇红,一笑还有两个酒窝。可能是他身子有些弱,反正总有些大姑娘小媳妇主动帮他干农活。张知青懂得很多,他知道以前皇上住的地方有几个门,天天都吃什么菜。他还会讲笑话,总能听到他身边女人们的笑声。</p>

辛庄子不但女人们喜欢听张知青讲故事,男人们一样喜欢,大队长也特别喜欢,所以给知青评价的时候张知青的评价最高。正好那年冬天大队会计生炉子没闷好火,中煤气死了,于是到了辛庄子不到半年的张知青就做了大队会计,谁知刚过完年,张知青就被人举报了说他贪污,证据是他新戴了一块表。</p>

张知青跟公社的调查组说,这表是他去年头下乡前买的,刚来干农活儿怕把表壳划坏了所以没戴,现在干农活儿干的少了就带上了。但和他同屋的知青都说以前没看到他有表,去他买表的商店调查,人家也说不记得这个人。张知青成了现行反革命,要被枪毙。据说枪毙张知青的时候,他一直喊:“我去年买了个表啊,我去年买了个表啊”</p>

这是辛庄子人对“我去年买了个表啊”这句话含义的解释,也是这句话的起源。但当我从记事的时候却时常听到许多人说这句话,而且从他们戏谑的表情推测这并不是什么好话。我很是不解,又不好意思问别人,只能在心里闷着。直到我上了学,学了汉语拼音,有一次不知怎么的就给这句话注了音,oqunianailegebiaoa,、q、n、、l、g、b、a,忽的一下子我似乎明白了。</p>

亮剑完成投十月;辛庄词典完成投花城。这一下“四大文刊”那就差当代啦,干脆再祸害都梁一次吧,狼烟北平那就也抄了吧。汗</p>

ps:感谢y-辰呆推荐票支持</p>

最新小说: 人生何处不春天 苟在末日魔道成圣 穿越:我靠空间娇养了病娇魏王 四合院之贾东旭的逆袭 豪门第一新妻:hi,老公大人 日月星事务所 隐龙令 盖世医神 高手下山:我不当赘婿 诱吻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