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三百多村民浩浩荡荡到了府城城门前。
“安城”,城墙高三丈以上,上面有二十多个士兵在巡逻。
城门还没打开,城下已经聚集了密密麻麻的人。
绝大多数都是逃荒避难来的。
城门口有个告示,可惜离得太远,看不到写的什么。
辰时,府城大门成功打开,一排士兵拿着大刀维持秩序。
离士兵近的,没人敢放肆。
一个拿扇子的中年人站在一个桌子上,大声说着什么,郑叁祝一个字也听不到,还是太吵了。
过了一刻钟,郑叁祝才听到议论。
原来入城需要有路引,同时要交200文,或者10斤大米,或者20斤高粱,或者其他粮食。
没有路引的,可以自卖为奴。
城门口有专门收奴的,一个孩子10斤大米,一个大人20斤大米,也可以自愿当奴。
愿意交钱或粮进城的排右侧,愿意当奴或者卖儿卖女的排左侧。
右侧只有几十人在排队,左侧队伍已经有几百人了。
其他人还在观望。
“入城之后呢?”郑叁祝问。
“入城之后就不知道了,有钱的话想干嘛都行,没钱估计也只能做个短工或长工,甚至乞讨了。”有人感慨。
村民们听到消息,绝望了一大半。
“满叔,您给个建议啊。”有人没了主意,只能找里正了。
“唉,我能有什么办法。对了,其实还有一个办法,找一个人入城,找到主簿,凭借路引,要求定居,让他分一块地,最好是自耕自足的开荒地。那样我们就有了栖身之所了。”
“啊,开荒?那岂不是我们第一年基本没有收入。那可如何是好呀。”
“而且,开荒需要工具,那又是一笔花销。”
众人愁云密布,不知所措。
最终,所有人还是同意开荒,这至少比自卖为奴要好的多。
每户出四文钱,凑够了200文,里正亲自去府城完成这件事。
郑叁祝不放心,自愿出了自己的两百文,跟随里正进城。
其他人到远处等着。
靠近城门,郑叁祝才知道,皖州的人凭借路引不需要入城费,外地却要。另外设了粥棚,在郊外的某处,每天佘粥一次。也可行徭役获得皖州人身份,两年后派发公田等等。
但是他没跟里正说,因为没一样简单的。
里正活了几十年了,也没进过府城,这是他第一次进府城,而且是其他州的府城。
郑叁祝也是第一次进府城,这里街道明显比县城宽大。各种商铺都有。
这里的人穿着也比县城的人讲究,街上卖各种手艺品的,卖糖葫芦,算命的,写书信的,画画的等等。
多番打听,半个多时辰才到府衙。
里正递上里正文书,郑叁祝又塞了十个铜板,才见到主簿。
主簿姓马,三十多岁,一副官威。
听了里正的诉求,直接写了相关文书,指定了开荒地点。
这件事出乎预料的顺利。
“满爷爷,不会有什么问题吧?怎么这么容易?”郑叁祝不可置信的问。
“你不懂,这开荒地,是算政绩的,而且是一等政绩,他巴不得越多人开荒越好。”里正笑呵呵的说。
既然这么容易,别人怎么不开荒?
看出郑叁祝所想,里正解释道:“开荒可不容易,杂草易除,树根难挖,还有可能遇到豺狼虎豹,危险着呢。不过,你也别担心,我们人多,比几个人开荒优势大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