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风起陵阳 > 第26章 道教仙山1

第26章 道教仙山1(2 / 2)

“屈大夫!不必再说了,我们既然已经上山来了,肯定不会就这样下山的,再说了,承开、承元和丘河也不放心啊。”赵奢据理力争道。

屈原想想也对,只好点头答应了。

于是,屈原、赵奢、承开、承元和丘河带着一干人等上了陵阳山。

他们一上山,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只见群山云雾缭绕,仙气飘飘,那耸立在云端之上的山峰,犹如千岛帆船,飘然若仙境一般。

在霞光的折射下,分布在陵阳山方圆一百二十公里露出云端的奇峰怪山,被各大道观大殿点缀着,那金殿上的琉璃瓦发出金灿灿光亮,在云雾中忽隐忽现,顿时生变出绚丽多彩的奇观,像是仙界五彩霞光,普照着大地。

先秦时期,陵阳地理位置划分和今天大不相同,地域包括整个池州以及宣城、安庆、黄山、铜陵、芜湖、巢湖部分地区。

陵阳山(后九子山,今九华山)北俯长江,绵亘一百余公里,大致呈南北走向。

陵阳山是上古学仙修道圣地之一。

据后世《福地考》载,陵阳山位列道教的“七十二福地”之中,居第三十九位。

曾有不少高道在陵阳山修炼,今仍在陵阳山流传着许多与道教有关的故事和诗文,陵阳山不少地名也都与这些道教人物和传说有关。

今陵阳山的“真人峰”、“葛仙丹井”、“葛仙洞”被认为是仙人修行的遗迹。

陵阳道教在东周处于兴盛时期,朝廷特许道教信众在陵阳山营建开元观,富丽堂王。

东周中期,传说有天外仙人在陵阳山修身九十五年,飞升后与道教传说中的紫薇大帝相仿,始建紫薇大殿供奉膜拜。

其中老君庙、斗姆元君殿、淋醋殿、仙师府等庙宇,古朴凝重,香火炽盛,一直是南方道教信众的拜谒圣地。全部采用王家宫殿式建筑形式,特别是金殿、亮宝台、紫薇顶的三座金顶,成为陵阳山道观群的亮点。

从此,陵阳山宫庙渐增,信众云集,宫庙林立,道友趋之,香火旺盛,名闻暇尔,为道教圣地。

据统计,陵阳山大小山峰有九十九座,最高的四御峰,海拔1342米。境内群峰竞秀,飞瀑轰响,怪石峭拔,松柏怪异,晨钟暮鼓,庙宇毗连,引人邈思。

在陵阳山,云海是一大奇观,云海出现时,放眼望去,雾锁万峰,云遮千里,仿佛站在碧波万顷的汪洋大海之中,翠峰隐现似动若静。

在上晴下阴的云海出现时,显现出“海到天涯天为岸,山至极顶人为峰”的景观,美不胜收。

陵阳山中树木茂盛,风景如画,处处都能看到山泉从山石缝隙中溢出,穿插流过郁郁葱葱的山林,从数十米高的崖顶流向山下,忽然便生成了十几条飞瀑,清澈而急流。

陵阳山主要是以花岗岩体形成陡悬式中心峡谷区,陵阳的奇峰、怪石也多分布于此。

山体由众多高低参差、错落有致、大小悬殊的中山、低山和丘陵组成。

中山,位于陵阳山体的腹地,海拔在1000米以上,如四御峰、七贤峰、玄武峰、玉笔峰、莲台峰、芙蓉峰、中峰、真武峰、宝塔峰、莲台峰、大古峰、上莲花峰等。

中山多为绝壁危崖环绕,且山巅、坡上多有怪石。

如玄武峰腰的“老鹰扒壁”和峰巅的“一线天”,莲台峰的“五大盘石”,中峰绝顶的“大钟”,七贤峰端的七个如人石柱和上莲花峰巅的“出水芙蓉”等。

最新小说: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