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朱家小圣人 > 第四十八章 浙东学派,事功之学

第四十八章 浙东学派,事功之学(1 / 2)

 翰林院政事房内。

杨宪听到朱橚的疑问,便拱手解释道。“周王殿下,洪武三年陛下曾有过一次短暂的巡游,在下正好跟着恩师作为随从。

圣驾路途经过扬州府,那时的扬州府前宋之繁华不存,在前元遭灾尤为严重,荒芜二字都不足以形容。”

朱橚在朱棣大婚的时候听过这回事,“当时本王不在,不过太子殿下和我言说过此事。蒙人虽然被赶走了,可沿路各地依旧是饱受战火后的满目疮痍,让人不忍直视。”

“殿下,那年我请求陛下留我在此地当个知县,陛下不但应允,还让在下做了扬州府的代知府。”,杨宪的脸上一副回忆的神色。

“此后的五六年里,在下就一直在扬州府任职,洪武九年被调任到布政使司做参政,后来进京述职才被陛下调到中书省做了平章政事。”

朱橚听出了对方话中的玄机,继续问道。

“哦,做了五六年的知府?就算按照正常的升迁速度也不该如此。

本王记得当时的诚意伯已经是左都御史,监察天下官吏,杨大人身为诚意伯的弟子,你再慢也该三年后从知府升迁了。”

杨宪只是微微一笑,“周王大人,不瞒您说,当时在下的确有此想法。可恩师告诫我要在地方多磨练,通晓民间疾苦,眼光才能更加长远。

加上作为弟子的避嫌,在下索性就在扬州多待了三年。如今走进中书省处理各地政事,颇觉得心应手,顿感恩师当年的高瞻远瞩。”

短暂的了解后,朱橚对杨宪的看法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身为都察院左都御史刘伯温的弟子,杨宪若是急着升官,说不定一两年就能把知府转正,三年就可入中书省。

在扬州的某几个夜晚,杨宪肯定是辗转反侧,思考自己去留的。到底是留在地方一个脚步一个脚步历练,还是平步青云直入中书省?

“杨大人,不愧是诚意伯的高徒,令人钦佩。如今扬州府恢复繁华,杨大人居功甚伟啊。”

杨宪只是拱手,“周王殿下谬赞,扬州重振皆是各级官吏和百姓的功劳,在下不过做些力所能及的调度。”

顿了顿,杨宪斟酌道,“其实在下做事但凭事功二字。”

“事功?”,朱橚依稀想起了浙东学派的几个分类,其中有一派就遵从事功之学。

闻言的杨宪不但没有回避,甚至直截了当地说道,“周王殿下,可能有点不敬。然在下觉得恩师和宋大人的想法,不完全对。非要说的话,在下更尊崇水心先生的实德和实政。”

水心先生为主力抗金的北宋大臣叶适,后赠光禄大夫,获谥“文定”。

听到这话的朱橚,顿时来了兴趣,“杨大人莫不是说本王的心学,都是心中观想、不切实际?”

杨宪摇摇头,“周王殿下,在下只是以为无论是程朱理学还是心学,若是能落实在事功二字,那就最好了。

正如心学中的知行合一,在下诵读多遍只觉得振聋发聩,真可谓做官至理。”

两人的谈话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半个时辰,反应过来的杨宪站起身来拱手。

“抱歉,周王殿下,在下公务在身不能多待了,暂且告退。两日后是在下的贱诞,若周王殿下有空,在下略备了些薄酒。”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