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婷脸一沉,看向远处。
“魏姐姐好!”
小男孩上前问好。童音清脆,听得舒服。
“姐姐好!”小女孩声音娇娇弱弱,十足软萌。
两个孩子是姜阳、姜婷的弟弟和妹妹。
男孩叫姜雷,小女孩叫姜蓉。
魏芸儿到姜府拜访,两个孩子刚好随爹爹,到外祖家了,未曾相见。
花灯的街是一个丁字路口,辐射出三条街。
每条街上人来人往,摩肩接踵。
一行人就随着人流,步行逛街赏花灯。
道路两旁,不仅有各式花灯,木质框架,砂纸灯纸……
在灯光下有摊点小贩,人们或赏或买或玩,真是热闹非凡。
古代娱乐节目少,花灯盛会让人兴奋。
两位公子打头,两个婆子带孩子跟着。
王会宁和姜婷带两个大丫头居中,魏芸儿和桂儿垫底。
一行人且看且走,又看又买,走走停停。
无论少年书生,还是豆蔻少女,都一脸兴奋。
特别是两个小孩。
姜雷姜蓉手上拿着糖人,不停东张西望,要买这个要买那个。
两婆子不敢拂了少爷和小姐好兴致,一路哄着。
起先,姜阳会招呼婆子,看紧孩子跟紧队伍。
渐渐的人越来越多,大家又逛得兴起,难免故此失彼。
到了一个谜语摊位,摊两旁立竹竿,竹竿横挂几根线,线上粘贴字条,每个字条上写一则谜语。
花十文钱答题,答出者则另有奖品相酬。
这激起一行读书人的兴趣,小姐少爷都纷纷上前,一较高下。
读书人有兴趣,小孩子兴致缺缺。
两个孩子在旁边,看着哥哥姐姐们冥思苦想,奖品又是读书的一些器物。
就呆不住了,吵闹起来要去对面看耍戏。
两个老婆子哄不住,向姜阳请求允许她们带孩子,去旁边看戏耍。
姜阳一看对面正在耍猴戏,甚是无趣,就允了。吩咐要看紧孩子,切莫走丢了。
两个婆子,领着孩子就走了。
一行人读着谜语,或沉思,或悄声议论,真是津津有味,跃跃欲试。
只有一人目光不断飘向别处——魏芸儿
一个既不了解世间情形,文化科目又刚刚及格的穿越者,是绝不可能猜出任何一则谜语。
但要装,做好捧场的角色,为解出谜者加油喝彩疼。
特别是王会宁,猜谜语的时候,魏芸儿更是由衷的赞赏。
会宁都不好意思:“别夸我了,芸儿也猜猜看。”
“芸儿怎么猜得出,连字都会写错,这些是万万不能的。”
不是自谦,是实话实说。
“芸儿怎么猜得出,以前就不喜读书识字。顶多玩拆解小玩意,运气好些罢了。”
姜婷抓住机会,就踩魏芸儿两脚。
不生气,一点也不生气。既然已经认准目标,就绝对不会跟她怼起来。
魏芸儿笑着看看姜婷,装聋作哑。
姜婷一愣,脸上浮起一丝疑惑,转开头不看魏芸儿。
一行人猜的猜,想的想,各有收获,除了魏芸儿。
王会宁看魏芸儿,只是在一旁看热闹,将自己获得的奖品送一个给她。
说留个元宵节纪念。
魏芸儿笑着收下,不拂她的好意。
果然是善解人意,温柔可人的大小姐。
魏芸儿对王会宁越看越喜欢,言语间亲热了不少。
大家玩得尽兴而归,就去找两个婆子。
抬头四看,到处都是人。
“少爷,少爷,小姐,小姐不好了,四小姐不见了。”
宋婆子慌慌张张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