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要变天了(2 / 2)

陈铭枢见蔡廷锴有些畏手畏脚,心中有些不满,“中山先生革命时代,手无寸铁,尚能成功,且革命不能计成败。”

蔡廷锴知道陈铭枢等人已经下定了决心,“成功失败,本不足计。但如何做起,此乃大问题。”

蒋光鼐插嘴道,“现在决定与各党派联合组织联合**政斧,李任公(李济深),徐谦亦赞同。”

蔡廷锴虽然对陈铭枢的仓促举事十分不满,并预感到事变难以成功。但见事变已经酿成,如上弦之箭,不得不发,当即表示,“若确要如此,当与各将领说明白,并征求意见,以得集思广益,坚定自己的意志,统一自己的步伐。”

陈铭枢和蒋光鼐见蔡廷锴有如此鲜明的表示,心中释然,希望他尽快向十九路军将领传达香港会议精神,排除一切干扰,做好反蒋举事的准备。

从11月开始,响应福建事变的各方代表相继赶到福州,事变的组织筹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作为福建军事方面的主要领导人,蔡廷锴深感责任重大,即火速电召沈光汉,毛维寿,区寿年,张炎和谭启秀5位师长及读力旅旅长金钊,马江要塞司令云应霖,总部参谋长黄强,绥靖公署参谋长邓世增等高级将领来福州参加军事会议。以统一十九路军将领思想,作好战争准备。

会上,蔡廷锴首先宣布香港会议的决定,即以十九路军为后盾举行反蒋抗曰事变,联合各派反蒋势力,成立新政斧,他语重心长的对大家说道,“我等以前都是拥护蒋忠政先生和南京政斧的,为他们出了不少死力。没想到,九一八以后,曰后侵入,国土沦丧,蒋先生却不心痛。坚持搞他的攘外必先安内的一套。一二八淞沪抗战,我十九路军官兵出生入死,浴血奋战,不仅有功无赏,还被发配到了穷苦闭塞的闽疆,与赤军相互厮杀。我十九路军是抗曰先锋,要保持十九路军的光荣历史,只有决心反蒋抗曰,不反蒋抗曰,最终会被南京政斧所消灭。”

在这个高级将领军事会议中,金钊的职位是最低的,所以会议一开始,金钊只是认真听,始终没有开口说话,而暗中却在秘密观察着众将的反应。

这时区寿年提出,仅靠福建的十九路军不足以成事,应该联系两广的陈济棠,李宗仁等部共同举事,方能成功。

蔡廷锴为了稳定军心,只得说已经联系好了两广,只要福建一举事,两广必然起兵响应。但是金钊却注意到蔡廷锴面带忧愁,知道蔡廷锴没有说实话,联系到历史上两广并没有响应福建事变,金钊猜到这不过是蔡廷锴为了稳定军心,而编造的一个美丽的谎言罢了!实际上陈铭枢等人确实联系过陈济棠和李宗仁,最终却失败了,但是陈铭枢等人却天真的认为,这些人只是摇摆不定,现在的老蒋对曰不断妥协,已经尽失民心,只要十九路军在福建举事,全国各地军阀必然群起响应。

树旗倒蒋,这是一件事关十九路军成败存亡的大事。但是与会的将领却大多沉默不言,态度暧昧。沈光汉,区寿年,谭启秀三人只是表示军令如山,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回去后会照令传达,作好应对准备。而毛维寿,黄强,张炎,邓世增等人却始终面带笑容不开口,对反蒋一事一概不表态。众将之所以态度如此暧昧,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已经预感到陈铭枢的反蒋抗曰事变难以成功,不愿冒此风险失去自己的前程甚至是生命。但是这些人太不了解老蒋了,就算他们再投靠老蒋,也不可能获得老蒋的信任了,历史上福建事变失败后,这些人都被免职然后送去国外考察军事去了。

将这一切收入眼中的金钊,不禁心中暗自叹息,怪不得历史上福建事变败的那样快,看看这些各怀鬼胎的十九路军将领就知道了。而蔡廷锴对于手下的轻忽也十分不满,遂起了要整顿将领之心,但是蔡廷锴也知道所谓积重难返,急切间根本没有时间整顿,所以也只能等以后慢慢整顿了。

金钊本来想明确表示支持蔡廷锴的,但是当看到众将如此反应之后,金钊便改变了主意。这些人各怀鬼胎,没准已经有人在暗中联系老蒋,寻找后路呢!金钊白天一表态,没准晚上老蒋就知道了,这样对金钊的全盘计划不利,所以最终金钊只是表示愿意服从军令。(未完待续。)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