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承接使(1 / 2)

 玉磬声响,众臣领旨谢恩,烈山上前一步奏道:“王上得子,国家有福,社稷有幸,普天同庆,当举典以贺,并祈神祗赐名!”

“嗯“,净德王点点头,”昭告天下,罪凡流徙、鞭扑、囚系等轻刑者,赦!重刑者,减!极刑者,延!恤守贞、失怙、高年、贫疾者,赐粮肉炭帛,明日举典,烈山为司典,风后为司礼,承接使吗……“顿了顿,目光从众大臣身上徐徐扫过。

闻听这话,很多大臣低垂的目光都灼热起来,激动填胸,自古以来,承接使便是国中无数臣工士子,甚至平民百姓,穷其一生追求的最终梦想。

按惯例,庆生大典分为四个部分,祭天、接子、祈名、庆生,承接使便是主司接子仪式的,所谓接子,不仅仅是从宫中将诞生的小王子抱到大典上来,最重要的是代表天下臣民的意愿,表示对这个新生儿的承认,这可是个至高的荣誉!而且,为了敬谢臣民,一国之君将亲自为承接使酌酒以成一献之礼。

仪式过程,时辰不长,相对于人生整个历程,宛如昙花一现,但昙花一现的瞬间,将会灿烂永恒。

在妙乐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承接使的人选没有定仪,或者全国举荐,或者君主派任,偶尔通过扶乩占卜,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承接使既代表天下臣民的意愿,首先要有很高的德望,让天下人钦服,另外,也得恰逢机遇,再德隆望重,偏偏等了一辈子国主不争气……

同时,承接使也是衡量一个君主威望和英明的标准,无论哪种形式选任,君主毕竟要准许,如果大典突生变故,可不是一个天大的笑话那么简单了……

庆生大典的承接使,可能便意味着正义与奸佞的厮杀,国家因此中兴或者陷入战乱衰落,以前曾经有过,以后也许还会有。

净德王同样慎之又慎,三年前散播天示吉瑞,便是为了明日铺垫,如今他更要乾纲独断,心中也早有了人选,随着刚才的豁然醒悟,他对这个心中的人选竟有了些许好奇的期待……

随着净德王的目光缓缓扫过,大臣们藏在袍袖里紧攥的手心越发得湿漉,心脏扑通扑通地跳着,五脏六腑都似在燃烧。

“仓颉,你为承接使!”清晰的语声从净德王唇间吐出,朝堂的温度骤然降了下来。

“果然是他呀!”

“臣领旨!”声如空谷余音,宛有缭绕之意,一人从臣列中走了出来,从容庄厚,躬身施礼。

此人宽额隆鼻,长而微垂的苍眉下,竟有四目,每眼并生双瞳,只不过现在上面的两只眼睛微微闭合着,没有睁开。

肃穆的大殿里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提出异议。

仓颉,不知来处,而穷天地之变,仰星辰之势,俯察鸟兽鱼虫,山川草木,发明了文字,赍献净德王。

那天,九州震动,电闪雷鸣,天降甘霖,直下了三日方收,为了纪念,人们定为节气,称作“谷雨”。

净德王大喜过望,任其为太史,继续完善文字及收集整理本朝的史料,告别了简陋困难的信息传递、记录的历史,妙乐国越来越昌盛,越来越强大。

世间流传中,大主觋是最接近神的人,而仓颉直接被呼为仓圣。

净德王向仓颉点点头,“有劳了。”

然后面朝众臣道,“诸臣各司其职,以备大典,散了吧!”

车马辚辚,烈山正襟端坐车中软榻之上,闭目养神,旁边同坐一人,即使坐着,雄伟的身躯也高于常人,手中拄着一根桃木杖,麻衣长发,赤着一双大脚,双耳及肩,耳垂上挂着两只耳环,细细看去,竟是两条细细的,黄灿灿的小蛇盘成一圈,鲜红的信子一伸一吐着。

两人都没有说话,车窗外熙熙攘攘的喧闹声更加重了车中的宁静,车转过街角,王宫越来越远,麻衣人终于开口道:“主上,今日王上不同于往日!”

过了一会儿,烈山仍然闭着眼,答道:“大典将近,王上会考虑得很多!“

最新小说: 再续前世情缘 剑月琴星 诸天:人在三部曲,以杀证至高 星武纪元 重生原始变成兽 太古葬天决 这个邪道功法太好了 审尸官 我在妖武乱世,武道成神 玄幻:诸天最强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