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大明嫡子 > 第二百九十四章 功盖三皇 德过五帝

第二百九十四章 功盖三皇 德过五帝(1 / 2)

 永不加赋。</p>

这是古往今来至圣贤明君王最高的追求,从不曾有过更改。</p>

然而,却又因为人世间四时变更、天灾人祸,庙堂之上一次次的无奈或有意而为,将王朝社稷的风险,通过加赋的手段转移给了身为最低层的社稷百姓。</p>

本就生活艰难的百姓,面对天灾人祸本就脆弱不堪,本就沉重的赋税制度上,还要再增加可能赋税,一日复一日,加赋就成了压垮百姓的最后一根稻草。</p>

这就是为何当大明上林苑监监正袁素泰,喊出永不加赋的口号之后,整个红薯地上的人都齐声哭嚎起来的原因所在。</p>

这是君王的最高志向,是官员们的最高追求,是百姓们最朴素的梦想。</p>

当百姓的梦想实现之后。</p>

只要官员们不太欺压过甚,君王不太过分昏庸,天下便是有少许的骚乱,也不足以演变成狼烟四起的天下大变之局。</p>

百姓们的要求真的很少很少。</p>

吃饱肚子,没有沉重的赋税,没有种种加征赋税。</p>

“真的能亩产二十石吗?”</p>

夏原吉心神震荡之余,终于是口舌干燥,艰难的问了出来。</p>

随后,他便浑身一软,伸手撑在橡木桶上,缓缓的蹲在了地上。</p>

只是被他握在手中的红薯枝叶,却得到了最高的对待,被轻盈盈的握着,等到夏原吉蹲稳了之后,才被缓缓的送到一旁的竹篮里。</p>

朱允熥环顾左右,入眼处皆是泪水染湿胸襟的汉子。</p>

这一刻,他才清楚,在自己想要提高大明百姓亩产,填饱百姓肚子的追求之下,自己保守的说出亩产二十石的产量,对他们究竟以为着什么。</p>

于是,朱允熥沉重的点着头,并且加重语气肯定道:“只要诸位同心戮力,不断培育,孤相信,红薯的亩产会越来越高!”</p>

这是用大明监国皇太孙的身份来做出承诺。</p>

“殿下,咱们不要永不加赋也成,这……这红……红薯,当真能亩产二十石?”</p>

“殿下,这是真的吗?”</p>

“是啊殿下,您说的都是真的吗?”</p>

“……”</p>

不知什么时候起,朱允熥的身后围满了满怀期待,却又胆怯不敢上前的在上林苑监被雇佣做活的百姓老农。</p>

“对!草民们不求永不加赋,只要能亩产二十石,咱们交十石……不!交十五石也是可以的!”</p>

“对!交十五石也成!”</p>

“没错没错。”</p>

“要是能让我们种红薯,家里的稻谷都可以全都交给官府。我们只要一亩地留五石的红薯就可以。”</p>

当朱允熥转过身后,这些老农便直接将自己的底线交出。</p>

一时间,朱允熥哭笑不得。</p>

他们是如此的可爱,又是如此的傻。</p>

一如既往的这般。</p>

随后,朱允熥脸色一沉:“谁让你们如此胡言乱语的!”</p>

皇太孙突然一怒,让在场的百姓顿时不敢做声。</p>

所有人都胆战心惊的低下了头颅,害怕他们那大胆而过分的要求,是不是惹怒了皇太孙殿下。</p>

夏原吉迟疑的上前一步,随后又停了下来。</p>

皇太孙应当不至于此。</p>

果然,如他所料。</p>

只见朱允熥轻笑起来:“谁要是只让你们留五石的红薯,还要收走你们家中所有的稻谷,你们和孤说,孤带着人去砍了他!”</p>

皇太孙不怪他们?</p>

原本低下头的百姓们顿时心中一阵茫然。</p>

恩出于上,赏罚于上。</p>

他们从来只知道被动的顺从上面的要求,今日那五石的请求,也是在一片激动之下才有的失口之言。</p>

只是,皇太孙似乎没有要责怪他们的意思。</p>

这时候,朱允熥继续轻声说道:“朝廷如今相继在浙江道完成,在直隶等六道推行摊丁入亩,这就是让你们往后每亩地都有一个永远不会改变的赋税。</p>

红薯不论是二十石,还是以后能亩产三十石、四十石,朝廷也永远只会收一样的赋税。你们种的越多,家里粮仓就越满!”</p>

只要将商税推进正循环,并且不断的从海外吸收金银,大明完全可以通过经济手段从民间吸收物资。</p>

而只有当百姓足够的富足,大明才能从容的去做更多的事情。</p>

甚至,能够建立起一直征召雇佣制度的百万大军,保证大明军队的长盛不衰,而不是因为军户制度,一代代的衰落。</p>

“这是真的……”</p>

“太孙说的都是真的……”</p>

“太孙没有骗我们……”</p>

转而,红薯地上又是一片哭泣声,声声不息。</p>

朱允熥却是眉头一凝,沉声道:“快些干活,若是耽误了扦插,你们谁也别想能自家种上红薯!”</p>

此言一出,果然让在场百姓齐齐噤声。</p>

袁素泰这时候也平复了自己的情绪,从地上爬起来走到了朱允熥说身边,对着面前的老农们挥挥手:“且去忙活吧,早些起好垄,将红薯枝叶扦插进去。”</p>

随后,袁素泰便躬身面对朱允熥:“百姓愚钝,若有冲撞殿下,还望殿下见谅宽恕。”</p>

朱允熥摆摆手:“百姓动容之言,孤不曾过心。”</p>

袁素泰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笑容,又道:“臣请自今日起长驻于这片红薯地,待红薯收成之日清点收成。”</p>

朱允熥澹澹的回头看向这位上林苑监。</p>

如果是旁人的话,或许有想要分润一丝功劳的意思,但对于袁素泰而言,他大抵是真的想要亲自照料好这片红薯地,同样也是真的希望能够第一个清点出红薯亩产的人。</p>

“无有不可。”</p>

朱允熥微微一笑,而后指向面前的红薯地:“已经起了几垄,监正若是有意,便与孤一同扦插红薯秧苗吧。”</p>

袁素泰满脸喜悦,欣然点头。</p>

“合该如此。”</p>

“合该如此。”</p>

………………</p>

奉天殿。</p>

皇帝正斜靠在软榻上,双脚架在侧扶上,神色轻松,享受着两名宫娥的按捏,不时侧目看向坐在殿内矮腿书桉前翻阅奏章的太子,享受着这难得的一日清闲。</p>

自从交趾道新征,北方九边有塞王坐镇,大明平衡海外倭国采掘金银。</p>

虽然推行摊丁入亩的事情,在朝野内外有些波澜。</p>

但整体上而言,如今的大明朝已经不知不觉进入到了一个承平安稳的状态之中。</p>

喜欢晒着太阳读书的太子爷,也不得不被老爷子拉出来,重新担起了国朝政务。</p>

坐在太子身边的解缙,将手中的一份奏章缓缓放下,目光轻轻的看向太子。</p>

“殿下,山西道大河春汛融冰,有部分府县受灾,地方上奏请朝廷调拨钱粮赈济。”</p>

朱标将目光从交趾道最新送来的奏章里挪开,看向陪在自己身边的解缙,脸上微微一笑,缓缓伸出手。</p>

【讲真,最近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yeguoyuedu.安卓苹果均可。】</p>

候在一旁的孙狗儿便立马亲自端着一碗茶水放在了太子爷的手掌上。</p>

喝下一口茶水润过嗓子后,朱标这才开口道:“调河南道太仓存粮赈济山西,调运淮安府交趾转运存粮太仓入河南充实仓禀。下旨交趾道,今岁转调夏粮存于淮安府太仓。”</p>

从容。</p>

从头到尾,面对远离江南产量赋税之地的山西道灾情,太子朱标都表现出了最沉稳的从容不迫。</p>

这是以往忧心百姓,心系天下社稷的太子不会有的变化。</p>

那时候,江南的天灾虽然急切,但朝廷还能从容调度,而一旦北方出现灾情,朝廷就会乱作一团。</p>

南北的距离,让朝廷对调运粮草赈济,只会倍感压力。</p>

可如今,自从交趾道新征。</p>

以清化府、昌化县为起点,杭州府、应天府、淮安府为节点枢纽,两年的时间大明已经初步建立起了一整套的存储和转运体系。</p>

以湖广、江西之粮平直隶之用。</p>

以江淮之粮,充应天之用。</p>

以交趾之粮,充淮安府新建太仓,策应防备北方之需。</p>

最新小说: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 亮剑之杨秀芹的傻弟弟 三国从救吕布开始 大唐最狂暴君txt下载 瑜真传 三国之汉室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