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2 Manuel(2 / 2)

“不是,你听我的。咱学校冰激凌特讲究。不趁着现在人少抢不到的。”他一脸诚恳和期待,倒叫我不好意思了。

“那......”

“诶走了走了,我请。”

没办法,谁叫说不好抢呢。

一个月下来我大致了解了新的环境。我和manuel住的公寓楼置于学校地图一个相对安静的角上,管理方针围绕着帮助国际学生适应美国文化展开,再加上较高的国际生招生比例,走在楼道里能见到不少亚洲面孔。我的这套清一色“外国脸”的复合公寓套间倒算是特例了。加上另外的两人,我们四人共用的这个套间是各自独立的单人房间,和客厅连结的半开放式厨房,以及两间洗手间是共用的。舒适的代价是稍微高了一点的租金,不过和波士顿或旧金山比起来仍便宜了不少,我内心得以平衡。

说实话,我没想明白为什么像manuel如此喜欢社交的人会住进全校最平静的公寓。他本是来自南美一个我都叫不上来的国家,同样只身一人,但在我不知不觉中,他的房间竟开始络绎不绝地迎来各种访客。那大大咧咧,随意和人搭话的性格看来是与生俱来;作为邻居的话,我倒希望他能先把音响的声音稍稍调小点。每当我过去打算抱怨,他总能很熟练地把我拉进他正在进行的什么小派对里,又是介绍各种人给我认识、又是怂恿我讲讲中国到底有没有冰箱的。他那十平米的房间一到了晚上总是泛着紫色和深红色的闪光,透过门缝看去虽是繁星夜的颜色,实际上是由什么迪斯科球的反光散发出来的,毫无优雅可言,倒是热闹得自成一派。时间久了,我不习惯也只能习惯,从亚马逊网购了一整罐的耳塞打算草草对付。好笑的是,这种耳塞居然格外的好用,怕不是真能阻挡下三四十分贝的噪音,从那以后我总是随身带着几个。

噪音的问题解决之后,我不得不对manuel心怀感激。即便向来英语不错,要我主动去和一大帮美国人社交还是犯怵的。manuel的派对帮我回避了初来乍到的尴尬,建好了舞台,方便“朋友的朋友”相互往来。再来,他待所有友人几乎都是如此热情,让人不禁感叹这是个多么耀眼又精力旺盛的家伙。他与我以往接触的同龄人,尤其是我自身,有着不言而喻的巨大差别;其原因不像是来自所谓的“文化鸿沟”,而是manuel由内而外散发出的某种罕见魄力。我能隐约感受到他对人与人之间联系的执著、对情绪的高度敏锐,最终以乍一看粗糙聒噪的形式呈现出来。于我来说,这处世姿态未免过于消耗体力。我只能以自己舒适的形式来响应manuel,那便是卸下刻意与谨慎,换上与他同样的不拘小节。宿舍于是变得轻松起来,我们隔了房间互侃的日常照旁观者看来想必滑稽。终于有一天,我光明正大地告诉他实在念不来他那拗口的西班牙语名字,叫他赶紧换了。

“你当这是挑外语名呢?”

“算了,就叫你mboy。”

这就算一件落成了。

最新小说: 隐龙令 盖世医神 高手下山:我不当赘婿 诱吻春夜 赶海:整个大海成了我的后花园 重生后,霍太太一心求离婚 吻红眸!揽细腰!冷欲魔尊太会撩 重生:拒绝当舔狗,女神校花急了 战神之帝狼归来 女友抑郁症跳楼后,我重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