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从截胡秦淮茹开始 > 113.张元林成为研发车间话事人,建立五个项目小组狂推进度(求全订)

113.张元林成为研发车间话事人,建立五个项目小组狂推进度(求全订)(2 / 2)

“那啥,既然我被杨厂长安排了负责这件事儿,那我是应该多少表现一下的,虽然我不知道怎么安排工作,但我可以安排几个小组长出来带着大家做事,要是大家要是认可我,愿意听我的指挥,那我就简单试一下吧!”

听到张元林发声,工程师们立马安静下来,搞研究是他们的强项,处理人际关系反而不太擅长,彼此都是面色严肃的商量事情,怎么可能能把事情谈好。

好在现场有一个指挥员,杨厂长亲口把处理权交给了张元林,他的确是应该站出来做点什么。

所以,现场没人反对,全都在耐心的等待张元林的安排。

随后张元林就大胆的指挥了起来,先是询问众人完整的研究分为几个部分,然后找到每一个部分的衔接处进行截断,最后强行确定了五个项目小组,恰好对应了张元林看重的五名工程师。

之后再把那五名工程师安排成小组长,剩下的十五人按照各自擅长的领域进行组别划分。

就这样,五支各司其职的项目小组成立了。

“好了,五个小组已经分配完毕,刚才在分组的过程中没有听到任何人的反对,我得感谢各位前辈对我的支持与信任,那么接下来就一起努力,早日攻克这个项目吧!”

其实张元林随时都能展现出强大的,不亚于杨厂长的领导气场,但他不能这么干,所以一句往日能随随便便说出来的话,愣是搞的有些结巴和含蓄。

但不管怎么说,最终目的达成了,接下来就是全力以赴的推动研究进度。

不过还没怎么开始,就到了吃午饭的时候。

张元林本来是不想去的,但觉得自己好歹是总指挥,不去不合适,再说是加菜的饭,肯定比工厂食堂吃的好,估计就比领导们请客吃饭的标准差一些,也勉强能够接受。

就这样,张元林和众工程师一起去了食堂二楼吃饭,这里有预留给他们的位置,现场每个人都吃的很满足,只有张元林内心毫无波动。

对他们来说菜是不错,可说心里话,就这样的标准,还不如自己晚饭吃的好呢!

很显然,何大清没有认真发挥啊,这家伙,知道不是给领导做饭就随意了是吧?

可如果让他知道自己也会来吃呢?

那不用说,何大清肯定会铆足了劲表现,甚至还会用有限的食材努力搞一手绝活出来。

算了,还是低调点吧,何大清是不会乱说话的,但傻柱就不一定了,这家伙守不住话茬,就连自己干的破事儿都管不住嘴,会被人轻而易举的察觉,所以这事儿一旦被傻柱知道,没多久就全院皆知了。

真要到了那个时候,张元林还装啥呀,直接就成了全院的风云人物,会不会人排队来借钱求办事儿不说,反正易中海肯定会带头搞道德绑架,用大院团结,邻里互助来让张元林放血。

所以,有好日子还是自个儿过着吧,这可不是张元林自私吝啬,纯粹是某些人太过分,根本不把别人的努力和成就当回事儿,甚至吸血还吸出优越感!

再说了,这顿吃不好就等下一顿,因为庆功宴已经预定了,推进国内技术加速发展就从这一次开始,耶稣来了都没用,我说的!

吃过饭,众人心满意足的回到研发车间,继续工作。

而张元林也趁着这顿饭和大家拉近了距离,虽然这些工程师们不怎么会说话,但没关系,张元林会就行了。

尤其是张元林看重的那五个人,借着和小组长沟通项目推进事宜的由头,张元林和他们的关系更进一步,为接下来的指挥打下扎实的基础。

通过交流,张元林发现这五人当中有一个姓林的工程师非常有潜力,才刚刚四十岁,却参与过许多大项目,经验非常丰富,关键是年轻啊,真正的未来可期。

而且这个姓林的工程师很沉稳,也非常专注于搞研究和创新,说起话来更是一本正经,闲事儿没兴趣,但一说起正事儿就立马侃侃而谈,仿佛有说不完的东西。

这种人在别人眼里或许是个呆子,是个毫无趣味的人,但是在张元林眼里却是那么的可爱,自己就缺一个这样的人来挡住自己闪耀夺目的光辉,至少要能让自己的好运气看起来更加自然。

一个脑洞大开的人可以成功一次,但是不能一直成功,永不失败,可如果有一个非常专业的人提供精湛到位的技术支持和提醒呢?

就好比一个伙夫突然到了战场带兵打仗,一次的偶然的想法打赢了胜仗,大家肯定会觉得他是好运气,可如果接连胜仗,傻子都知道这个伙夫有将军之资。

可如果伙夫的身边有着智囊团作陪,为伙夫运筹帷幄提供战术解析,好的想法可以一试,差的想法直接推翻,就算不精通兵法的伙夫每一个点子都是随便乱想的,但只要有智囊团作参考,就能保证执行出去的命令始终都是好想法,

这么一来,再说伙夫运气好就一点毛病都没有了!

张元林也是如此,身边留一个可以容易拿捏,不担心反水搞事,又能帮助自己对外解释的工程师,那么后续接连的成功就变得非常合理。

一切安排就绪,剩下的就是全力以赴。

之后张元林作为五个研究项目小组的总司令,坐镇研发车间,当脑洞和思路指引,帮助全员在正确的研究道路上策马奔腾。

而这些工程师们也是各司其职,在小组长的带领下飞速的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五个小组共同发力,研究进度以他们自己都难以想象的速度在急速推进。

越是这样,张元林的地位就越稳,他在众工程师心目的形象就越发的高大不可撼动。

但偏偏张元林又始终保持一副运气好到爆的状态,每次和人讨论都会给两三个甚至更多的点子,然后总有一个是对的,让大家的弯路还没怎么走,就能立马拐回正确的道路。

然后每次猜对了张元林就会表现出很兴奋的样子,甚至会像个孩子一样振臂欢呼,让人丝毫不觉得他是在故意演戏,而是会觉得这小子的运气是真特么的好啊!

大家心里羡慕张元林的好运,但更兴奋于不断推进的进度。

五个项目小组分别负责结构设计,强度计算,辅助件补充,整体图纸绘制,零部件加工工艺安排。

等全部结束以后,就是组装并开始生产试验和耐久测试,只要全部合格,一台先进的,自主生产的新设备就能顺利出炉了!

此时的张元林正在各个小组闲逛,看起来跟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东张西望,这样就更加显得他非常不专业。

但实际上张元林只需要看几眼就能做到心里有数,可以说是一切尽在掌握之中,有张元林这么盯着,想跑偏都没可能。

由于进展过于顺利,林工难得的主动找张元林搭话。

“张工,我看按照这个进展,咱们或许再有半个月就能组装成功,年后测试个把月就能把新设备批量投产了!”

听到林工的话,张元林爽朗的笑了起来。

“林工,你可真幽默,这事儿哪有这么简单,我反正是走来走去看不明白,不过我是相信你的,你说行就一定行!”

在心里,张元林笑的更大了,半个月组装下线原型机,年后个把月才量产?

你在开什么玩笑啊,只要一切顺利,这个周六就差不多能下线了,基础零部件又不是稀罕玩意儿,都只是改良款,根本不需要重做模具,拿老款的零部件修修改改就行,只是我没有明说,在选择找机会指引而已!

像现在的步骤都只是烟雾弹,等你们绞尽脑汁设计出了合适的东西后,我再主动出击给你们来一个当头棒喝,拿老款改改就是了,还研究个锤子,怎么老想着搞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东西呢?

新东西并非一定要全部创新,有时候就得建立在老东西的基础上去改进,这样反而能进步的更快,远比不切实际的天马行空更有效果。

所以我得看着你们,限制你们,提醒你们,别老想着一步登天,赶超强国,领先国际水平,步子迈太大容易扯蛋,路得一步一步走。

只不过……我这儿有近道啊!

听到张元林的话,林工也爽朗了笑了起来,然后回头更加卖力的继续工作,加快进程。

之后,又有其他的小组长找到张元林汇报情况,这俨然是打心眼里把张元林当成总司令了。

眼看着这些人对自己如此尊重和崇拜,张元林偷瞄了一眼藏在大衣袖子里的手表,发现还有半个小时左右就下班,也差不多了,到了给他们一人敲一棒子的时候。

现在给他们提个醒,完事这些工程师们就能回家接着研究,接着工作,能完美的把下班时间也利用起来。

虽然这样有点不良老板压榨的感觉,但是荣誉大家都想要的,这是为自己干事儿,每个人肯定都是状态拉满,所以这样算不上是真正的剥削。

那得是让人干活,还不给相应的酬劳,这才叫剥削和压榨嘛!

随后张元林走到了绘图小组这边,眼看着他们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在绘制零部件的图纸,张元林先盯着看了一会儿,然后故意自言自语道:

“嘿,这东西我认不出来,但是很眼熟啊!”

正在面色严肃,专心画图的人听到张元林的话,那股子干劲儿立马就松懈了下来。

“张工,我这是自己设计的新零件,既然是要搞新机器,就得多弄些新的东西,争取一次性做到最好,所以你认不出来是正常的,但是,你怎么就觉得这东西眼熟呢?”

张元林先是对着画图的人歉意的一笑,然后解释道:

“可能是我认错了,但就是觉得这玩意儿功能上和咱们厂子的老设备很相似,就是冲压车间的那台打孔机,咱们用了快六年了吧,上次修机器的时候注意过铭牌。”

听到张元林的话,画图的人直接就愣住了。

紧跟着同组的人开始怀疑人生,再然后是其他小组的人依次停下,很明显,张元林的话给了他们又一次及时的启发和提醒。

张元林在做模型演示的时候,只强调过这两台设备自己眼熟,然后这两台设备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关联,却没有明说熟悉感来自哪台设备。

所以,从一开始工程师们就在铆足了劲根据张元林做出来的那个丑到都辨认不出型号的模型去搞创新,去把丑八怪变得合理,这多少都有点空中楼阁的意思了。

因为张元林是故意做丑做坏的,原型机哪里是张这个样子,导致工程师们心里没有一个正确的参考点,满脑子都是创新,从头到脚,根据张元林的木质模型来创新。

好,搞创新嘛,地基对了,往上搭的时候歪了,然后造到一半发现和预想中的不一样了,这样不碰壁才怪。

但是没事儿,张元林的“随口”一说,告诉了他们问题到底处在什么地方。

原来他们绞尽脑汁搞的创新是有原型机的,并非张元林根据那台内部损坏的洋货做的有各种缺失的木质模型。

真正的原型机就在自己厂子里,还是大家都很熟悉的那台打孔机!

一时间,每个人的脑子里都闪过一丝电流,啪的一下,瞬间就想通了。

“是啊,我们没必要去费力去设计新的,直接拿旧的来改进,这样会更快,而且张工也说了,这台设备主要就是改良款,根本上没有脱离老款的设计,所以我们不应该盲目为这台新设备赋予太多无法确保的东西!”

有人反应快,及时的做出了总结,让反应慢的人迅速跟上节奏。

尽管张元林的这次提醒让很多充满野心的工程师感觉到了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失败滋味,但也让他们认清了现实。

好在这些工程师们心态够好,毕竟参与过很多项目,失败也不在少数,又不是搞批量生产,只要按部就班就不会错。

所以大家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立马推翻那些艰难推进的东西,也有人迅速找来了老机床的结构图以及零件图,重新开始设计和绘制。

这次是根据老款做改进,众人显得从容许多,毕竟有参照和基准了,不会显得那么的复杂和绞尽脑汁。

就这样,在临下班的最后十几二十分钟里,五个小组的进展推进又加快了好几倍,这无疑是在巨量的缩短研究时间。

所以,这个项目的完成哪里需要半个月啊,张元林说三天都保守了!

如果这些工程师们能回去继续折腾,速度只会更快,因为张元林已经给出了最关键的指引,就按照厂子里可以完完全全拿捏的老机器做基准,再加上正确的改进思路,这两个一叠加,直接让工程师们从快跑到了冲刺阶段。

“叮铃铃……”

下班的铃声从广播里传来,宣告着一天的工作到此结束。

而这突如其来的铃声也打断了众人的思考,更让每一个绷紧神经,如瀑布般倾泻而下的思绪得到缓冲,每一个人都是松了口气,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

他们很累,但不是精神上的疲惫,而是冲刺的太快了,根本停不下来的那种身心俱疲。

没办法,张元林的指引总是能在很关键的时候出现,然后又是五个项目小组同时进行,导致这些工程师就是想偷懒都没可能,因为这五个项目小组是互相配合的,谁掉了链子很快就会被人察觉。

但也得益于张元林的正确指引,这个项目以相当恐怖的速度在推进。

随着铃声结束,林工再次找到张元林,语气认真的说道:

“张工,多亏了你的及时提醒啊,现在我觉得一个礼拜就能下线初代成品了!”

张元林露出开心的笑容,故作惊讶的说道:

“是吗?能提前一个礼拜啊,那可真是太好了!不过林工别乱夸我,这都是你们的功劳,看你们一个个认真做事,稳操胜券的模样,我就知道肯定有好事要发生!”

因为被铃声打断了原本疯狂推进的节奏,所有的工程师也趁这个时候放松下来,见林工和张元林聊着天,大家也难得的凑在一起扯皮,不过大部分都是和张元林互动,只有少数的组内成员会彼此沟通几句。

不知不觉间,张元林在改善工程师们之间的人际关系,也已经彻底成为这个项目的主心骨,哪怕大家都认为张元林是个非常好运的人,可只要张元林的好运能持续下去,那他就是这个项目不可或缺的核心人物!

没聊太久,张元林笑着说道:

“各位前辈,要不今天就先到这里吧,我还得买菜回去,家里人等着做饭呢!”

兄弟们不扯了,我还得回家抱媳妇呢!

众工程师听到后,纷纷点头,没有再继续刚才全是工作内容相关的话题,因为这事儿是说不完的,要是不用睡觉,真的可以从现在说到天亮。

不过真要是这样,这些工程师们才不会聊天扯皮,而是会调整状态,继续疯狂推进进度!

打过招呼后,张元林率先离开。

走之前,张元林回头看了一眼,发现所有人都在收拾自己的东西,准备带回家继续研究。

“很好,保持这样的状态,我带你们感受一下什么叫做奇迹,也让你们的职业生涯多一次此生难忘的高光经历!”

最新小说: 隐龙令 盖世医神 高手下山:我不当赘婿 诱吻春夜 赶海:整个大海成了我的后花园 重生后,霍太太一心求离婚 吻红眸!揽细腰!冷欲魔尊太会撩 重生:拒绝当舔狗,女神校花急了 战神之帝狼归来 女友抑郁症跳楼后,我重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