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凉篇7(1 / 2)

 “涣奚!涣奚!”

辛艾冲回家找了一圈发现涣奚不在。

偶然看见小黄,在角落里不知道在刨些什么。

她悄悄走过去,站在背后静静地看。

小黄在土里没刨几下,隐约露出来一个精致的布袋。

好容易把布袋挖出来,它根本不在意,甩在一边继续奋力挖,原来那个布袋下面还藏着一根骨头。它兴奋的叼起骨头准备离开,发现煞神竟然在背后,嘴里好不容易到手的骨头也不要了,疯一般跑开。

“诶,小黄,小黄。”

根本不搭理她,一溜烟影都没了。

辛艾低头看着地上的骨头和坑,旁边被它刨出来的布袋也散落在一边,还撒出来了一两个……嗯?是钱币吗?

她弯腰捡起,还真是古代的方孔圆钱啊!

四周看了看,空无一人,在自己家里还能捡钱?这是走了小黄的狗屎运吗?蹭蹭沾上的浮土,上面有篆书四个字。

她对篆书不熟,依稀只能分辨出“凉”和“泉”字,这是对读还是直读?

“咦?娘子,您不是去县学了吗?怎的回来这么早?”

涣奚回来见她站在角落,不知道在看什么聚精会神。

辛艾拿着手中新得的钱币展示给她看:“涣奚,这上面写的什么?”

“凉造新泉呀!娘子,您真要去县学好好读书,怎能连字都不识呢?”

辛艾觉得她被鄙视了,可是篆书不是她强项,小辛艾脑子里也确实没这个,她放弃这个话题:“别管这个了,你出门做什么去了?”

“您昨日不是让奴打听天水尹氏吗?奴上午出去问着了,他们住在城北的建安馆。”

“现在还在吗?”

“奴上午在那边见着了尹氏娘子和秋奚姐姐。”

“走,去看看。”辛艾拉着她往外走。

昨日身体不适,只顾着昏睡,竟然没有多看几眼,她还是挺好奇的。

建安馆并非城内最大的客栈,只因紧邻敦煌城内最有名的张芝墨池,占了人文优势,路过的文人才子都喜欢住在这儿,才稍有名气。

此刻,建安馆门前停了辆马车,恰好挡在正门口,遮了个严严实实。

李暠率先从车上下来。

辛艾远远看着竟然一眼就认出了他,这招人的脸,估计没有几个小孩拥有。

尹恪紧跟其后下车,之后来了几个奴仆往车上爬,开始搬东西。

等搬下来才发现,费劲搬下来的不是东西,是人。

之前从马车上摔下去的车童找到了,头上撞破了点,腿上也有些许擦伤,最严重的是右手,血肉模糊。

他们把他抬进客栈,没多久又看见医官急匆匆过来诊治。

医官刚进去,李暠便出来了。

几人站在门口不知道说了什么,随后尹恪抱手作揖,尹钰跟在他身后,跟李暠拜别。

三人看起来和谐自然,辛艾内心有些茫然,拉着涣奚恍恍惚惚回了家。

她靠坐在矮榻前,矮榻上东西较少,边角放了一幅竹简,除了笔墨也只有几张粗糙的空纸。这个时候纸还并不普遍,也就世家贵族多些,虽然跟后世白纸不能比,这也难能可贵了。

看着这些完全不属于自己生活时代的东西,只觉一切都像虚幻。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穿越之后的茫然无措似乎现在才开始发作。历史洪流里的一粒沙,要如何才能改变命运?

扯过桌子上的纸,她抬笔,无意识中落下“尹氏”二字。

“娘子,娘子,郎君叫您了。”

“哦。”

辛纳听闻今日县学的事,把她叫过去批了一通。

辛艾看着眼前本应亲近的人,却恍然自己是旁观者,完全脱离在外。

这些和她本没有什么关系,可她又被束缚在这里无法脱离。

像一只被茧缚住身体的蛾子。

既来之,则安之,哪有那么容易?

辛纳口都说干了,面前的小女一言不发面无表情也似乎毫不悔改,他心累。

挥挥手干脆让她出去了。

辛艾躺在榻上翻来覆去睡不着,干脆起来点灯。

榻上还放着她下午写的“尹氏”二字。

让她困惑好奇的何止尹氏?还有那个人——李暠。

脑海使劲回想当初在度娘上查的内容,把能想起的内容一一写下。

这确实是前凉,建兴四十八年她不知道应该对应多少年,但是她阿兄今年9岁,李暠和他同年,李暠351年生人,也就是说……现在是360年了。

哎……

人生路漫漫,她想回现代。

按照小辛艾的记忆画了幅敦煌的地图,然后在上面按照自己的记忆重新标注位置。敲了敲鸣沙山的位置,不知道再去一趟能不能再意外回去呢?

嗯……得找机会试一试。

琢磨着又拿出一张新纸,随手勾勒,行云流水。

手上不停,脑子也在飞快运转。

到底怎么样才能摆脱既定的命运?

如果度娘上说的没错,李暠娶了同郡辛纳之女。

辛纳不就是她阿父?他不就她一个女儿?让他再生一个的想法好像也不能实现啊?

关键是……她早死啊!这人生还有什么意思?

再看笔下,面部清瘦,身形修长,头束圆髻,有圆光,上身**,衣裙飘曳,巾带飞舞。简单几笔,虽然笔触稍显稚嫩,不够流畅,可也已经勾勒出了北魏风格的飞天。

又是一叹。

最新小说: 新江奇缘 人生何处不春天 苟在末日魔道成圣 穿越:我靠空间娇养了病娇魏王 四合院之贾东旭的逆袭 豪门第一新妻:hi,老公大人 日月星事务所 隐龙令 盖世医神 高手下山:我不当赘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