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篇4(2 / 2)

看着寺庙里鼎盛的香火,和扑面而来熟悉的檀香味,似乎又回到了仙岩寺。

仙岩寺那么多年也不是白混的,佛家偈语随口来几句,香油钱适当给点,没两日就和元法寺里的和尚混了个脸熟。

“元贞大师!”

“施主今日来得早。”

“昨日和你说好了嘛,寺中珍藏的画卷借我一览啊!我早些来,就能早些看到啦!”

元贞和尚笑笑不语,直接领着她去了禅房。

唐和前凉迥然不同。

前凉虽然有纸,用得却并不广泛,只有皇室宗亲和世家大族用得多些,民间还是以竹简为主,书法画作本就少,且基本传阅流动于上层,普通百姓很难见到传世佳作。

是以,辛艾捡漏那幅王羲之的《法华经》实属运气爆棚,当时令众人羡慕不已。

而在唐朝,纸张早已广泛应用,印刷术也成熟,满大街名家大作,诗书画集,流传几千里也不是难事,百姓们见多识广,审美水平早已不比当年。

可以说,随便走进一间寺庙,都必有几幅典藏之作,更何况是长安城里的寺庙?

坐在禅房,辛艾端详着眼前这副尉迟乙僧的《弥勒佛像》,叹为观止。

不追究是真迹或是仿品,画像融合了西域与中原的技法,构图奇异,色彩浓重,更偏西域色彩,佛像神态生动,有很突出的壁画风格。

这对她来说,如同新的洗礼,干脆找元贞和尚借来笔墨。

禅房内檀香浓厚,伴随着寺内诵经声,她专心沉浸于笔下,终于寻得内心片刻安宁。

崔大对佛法寺庙没什么兴趣,坐在家里就能隐约听到诵经声,从未觉得悦耳过,反而离近待久了有些吵闹。

元法寺在长安城内也不是什么大寺,平日香客寥寥,他都不能理解,李辛氏是如何在里面待上一整日的。

在门口站得久了些,还惹得人注目,跟了几日知道她出门干什么,也就懒得跟了,总之没惹出什么麻烦就成。

不过几日就到了正月十五开市,有上元节花灯做映衬,还不宵禁,辛艾干脆背上几副新的画作,看看能不能趁机卖出去。

刚出安邑坊就听见驼铃叮叮当当,她好奇望去,一条长长的驼队载满了货物,正往东边的靖恭坊走。靖恭坊是胡人居住区,时常能见骆驼商队来往,辛艾却并不喜欢这里,靖恭坊总是让她想起阿弟辛恭靖,而成群的骆驼又让她想起鸣沙山。

人总是在怀念过去,就会停滞不前。

她已经离敦煌太远了,眼前要先解决温饱才是要紧。她不敢挑战人心,画没卖出去,崔翁见不到她的价值,什么时候再动了把她卖出去的念头,到时候就没有任何底气谈判了。

使劲往上提了一下背后的画囊,她还有很多正事要干,她一无身份,二无官府经营备案,要卖画最快的办法还是寄卖,得先在东市寻一画坊谈谈。

路上花灯犹如满天繁星,她来不及欣赏一二,直奔东市而去,没有注意到骆驼商队中有一胡姬看到她后脸色几变,久久无法移开视线。

崔大远远跟在后方,看着她进了东市就不再跟着。

上元节可不止赏花灯,难得的夜游百戏才是玩乐之处。

他嗤笑一声,往热闹处走去。

最新小说: 我的母亲是现代人 新江奇缘 人生何处不春天 苟在末日魔道成圣 穿越:我靠空间娇养了病娇魏王 四合院之贾东旭的逆袭 豪门第一新妻:hi,老公大人 日月星事务所 隐龙令 盖世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