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无奈(1 / 2)

 正元二年,前不久前任大将军司马师,平定寿春之乱回师途中,病亡。司马师去世的消息传到宫中后,历史上的曹髦想夺回权利,不料遭钟会傅嘏出卖,计划落空。

今世的曹髦并不是很精明,好在前世为董濂的时候,对历史比较感兴趣,所以大概知道这时期有哪些大概还勉强算是大魏的忠臣。当然所谓的忠臣也只是今世的曹髦想当然。这一时期的大魏臣子,基本都受过司马氏三代之恩,原本可能还对大魏有忠诚之心的臣子也大都被换掉了。至于那些曹魏二代或者三代的世家,这些人也只想保住他们世家大族的地位,已经不会像他们父辈和祖辈那样忠于曹魏了。

历史上的曹髦,可以说是文韬武略,陈泰曾评价曹髦,有魏武遗风。只可惜曹髦面对的是个死局,朝堂里里外外都是敌人,身边连一个密谋的人都没有。明明已经很努力了结果什么也改变不了,最后绝望的情况下,喊出“与其苟且偷生,毋宁高贵赴死”。年仅二十的曹髦,做为一个帝王,悲壮的发起了死亡冲锋,用血性和生命维护了一个天子最后的尊严,那一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更是把司马昭这种乱臣贼子,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想到这里,董濂也深受感动,可感动归感动,既然我想翻盘,那就必须得想个法子出来啊。

但是这时候忠于我大魏的臣子不多了,短时间内肯定想不出什么更好的办法了。

曹髦身边肯定有司马昭的眼线,不知道是哪一个。记得历史上最后肯跟随曹髦去征讨司马昭的是一个叫李昭的侍卫还有一个太监,太监已经记不得名字了,但我身边现在贴身的就这一个太监。看来身边信得过的就这二位了。做为一个皇帝信得过的身边人只有侍卫仆射李昭和太监焦伯这两人,想想真是可悲啊。。

四月,和历史上一样,董濂下诏,任命王昶为骠骑将军,胡遵为卫将军,诸葛诞为征东将军。曹髦此举是为了意图削弱司马昭的军权。

董濂这几日想来想去,也没什么好办法,曾经的曹髦还可以去找那些文臣研究一下诗词歌赋之类的,可董濂又不懂那些笼络人心的办法,事实证明那一套也确实没什么用,后来起事的时候,还是那些人出卖了自己。那些大臣可以和你聊天聊地聊人生,但是他们绝对不敢聊司马昭的不好,那些世家大臣一个个表面上大义凛然忠君爱国,可让他们舍命,牺牲自己和家族的利益,他们是万万不肯的。去讨好他们一点用也没有,董濂自然不会去。

如今之计,没什么好办法,只能先苟着了。。

这些时日,司马昭因为刚刚接权不久,根基未稳,又遇蜀国姜维北伐,很多事情需要他处理,想他也不会太过分关注我,不过我身边肯定有不少他的细作,里里外外都被他监控着。这种感觉是真不爽。

“焦伯,传王经进宫来见朕!

王经因为与蜀国初战失利,被免掉了雍州刺史职位。刚从雍州被调回京,听侯新得任命。

“臣王经拜见陛下”

“爱卿请起”。

“罪臣战场失利,实在无颜面对陛下”。

历史上三王就王经没有出卖曹髦。所以董濂心里明白,王经是靠得住的。但今天诏王经过来也是寻常聊聊天,以后的日子反正是长着呢,董濂可不会像历史上的曹髦一样那么冲动了,毕竟前世也活了三十多年了。

王经进来后,李昭守在殿外当值,充当曹髦耳目,观察情况。

“焦伯,给王爱卿赐座”。

王经也不推辞,谢过便坐下了。

最新小说: 裂石响惊弦 混在古代当王爷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