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155火炮,虽然作为师一级的火力标准配置,却不是在运动战之中使用,即便运动战之中有用,也会把射程控制在15公里之内,真正让他发挥作用的,是陆地防御战,陆地防御跟海战完全不同,海战完全没有一个固定区域,双方都是运动作战,战舰的速度都相当的快,相对速度巨大前提下,很大情况之下,互相的射击是依靠运气的,可是陆战不一样,除了光学瞄准器之外,还有一种很早就被利用起来东西,区间化设定,用区间取代位置,作为火炮射击的主要瞄准方法。
这一做法主要是针对防御作战,在固定的战场上面的防御作战,把可能出现敌军的地方划分出区间,然后用火炮进行尝试,根据火炮的曲线和角度进行计算,比较精准的计算出来,某一个角度和位置,覆盖到另外一个区间所需要全部炮击指标,到时候,根本不用视距,前方的指挥员,会报告特定的区域,然后后方的炮群,可以根据这些区域进行固定的射击,以覆盖的方式,攻击敌人,而不是以射击某一个目标方式,这样可以发挥出155火炮最大的射程,这也是在战略用途之中使用。
在挑选阵地的时候,中国方面的参谋,就已经考虑了这个问题,不但以后前线的防御强度的问题,还有后方战略炮火的安置,在设计之中,战略炮火会距离前方阵地超过35公里,斜插在后方,除了距离海边稍稍近一点这一个劣势之外,其他就没有多少问题了。
把155作为战略火炮,这种既能够发挥出155的巨大优势,又相当精准的方法,被日本人移植到了朱诺防线,有了庞大火炮作为后盾,有大量的特种水泥和钢铁构筑的防线,足足**个月的时间,日本方面把这一条防线守了个固若金汤,按照他们认识,即便是来上500万大军,炮火是他们现在的10倍,在155和众多重炮的支持下,他们也能够跟对方战斗,守住这一条防线。
见识过了中国的钢筋混凝土防线,日本人才认识到了自己的浅薄,军队并不是鼓动士气冲上去就了事的,需要科学和精准的设计,就跟平行布置在一线的机枪,跟交叉布置在两个斜角的机枪来说,看起来一线更近,可是交叉斜角,更大的发挥出了机枪穿透力和杀伤力这个优势,反而比平行布置威力大很多。
防线也是如此,中国的防线,不但得到了杨元钊的提醒,也派出了大量的人员验证,他们都是熟知军事理论的,对于基层的战斗力相当的了解,如何避免炮火袭击,如何的防止敌人偷袭,火力点的布置,炮火的布置等等,这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也就是中国在这方面有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就连日本人学起来,也有些云山雾罩的,也就是中国的指点和布置了之后,这才布置下来了,几乎阵地上面没有任何的死角,在完整的情况之下,在前沿两道防线,大部分的士兵都可以把力量向一处使,这样的杀伤力,不知道上升了多少的档次。
打赢美国想法,是有,战争就在眼前,每一个将军都渴望胜利,可是任何一个有点眼光的人都知道,却极为的渺茫,一方面日本在美洲是外来者,没有扎实的根基,阿拉斯加的面积和人口,比起来美国来说,也有较大的差别,也就是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具备,能够守卫住朱诺防线,依托着这一款坚固的防线,达到给美国放血的目标,就算是达成任务了,其他的就不用想那么多。
美国跟日本截然不同,更多的思想是欧洲的,并没有东方文明的杀生成仁的思想,反倒是对于人命,对于人权相当的关注,虽然说有些战役,也会用人命来填,却不是预先设计好的,只是机缘巧合的关系,才不得不硬上的,上层指挥官哪怕心中有这个想法,也不可能明说,只要是明确的说了,分分钟就会引起整个美军的哗变。
通过自身对美国人的了解,加上中国,德国这里知道的一些,日本很清楚,跟美国的一战,只要持续伤亡的人数达到一定程度,或许是一两百万,或许是三四百万,最多也就是五百万,如果美军在阿拉斯加损失500万以上,即便是美国政府和财团想打,民间也不可能打下去的,不会获得任何的支持的,日本的目的也是如此,把美国人逼退,以取得阿拉斯加的实际占有。
在日本看来,稳定的守住阿拉斯加才是最关键的,阿拉斯加拥有让日本腾飞的一切条件,必须要站稳脚跟才能够算其他,连立足都立足不稳,任何远景和未来都是虚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