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南下(2 / 2)

其实后世的统治就是这样做的,为了统治,汉人的迁民一直在进行,许多内蒙的牧场变为了良田,蒙古百姓不再只是放牧,他们可以经商,可以把自己的草场变成农田,也可以从军。生活的改变其实就是一种习惯,当蒙古人习惯了和汉人一同生活,一切都不是问题。周虎臣在走几百年之后的道路,而这个道路无疑是最正确的一条道路。

计划不错!可惜这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而且...朝廷那里...以后...

郑森对周虎臣的计划很佩服,同时也有忧虑,那些朝臣的看法可不是这么简单,一旦出现阻扰,周虎臣有精力和力量来和他们周旋吗?再就是,周虎臣现在可以这样,以后呢?朝堂上的人总会变,来执行周虎臣计划的人也会变,郑森的顾虑不是没有道理。

周虎臣继续道:我们的有生之年恐怕只是看到一个开始,但这个开始我会让人来把握,至于几代人之后,谁知道会是什么样子?但我知道,蒙古人适应了和汉人通商,适应了共同生活就会失去他们的作战勇气,这比仅仅册封后不闻不问要好的多!事在人为,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去做,而不是等待,人生短短几十年,转眼即逝,我们不做岂不愧对自己,也愧对子孙后代!

大丈夫当是如斯!郑森明白了周虎臣,也明白了他人生的意义。他只剩下了感叹,周虎臣的铺的蓝图太大了,大的已经远远走出国门,而以后,自己恐怕也会心甘情愿成为周虎臣的左膀右臂。

......

在黑河向东是过去努尔干都司扶余卫领地,主要生活的是鄂伦春人,也是明人所说的北山野人的一支,他们也属于使鹿部,但由于靠近蒙古部落,马匹也是重要的交通工具。鄂伦春人尚处于原始的生存状态,游猎于外兴安岭以南、乌苏里江以东、西起石勒喀河,东至库页岛的广阔地区。

铺天盖地的明军到来让鄂伦春人惊呆了,不要说十几万人,就是上千人的队伍在这一带都难得一见。

这是一个奇观,鄂伦春人和鄂温克人一样好客,宾友光临,除好酒好肉接待外,客人临别之际,还要馈赠自家的土特产。鄂伦春族待客纯朴、诚恳,猎人驮肉归来,不管相识与否,只要你说想要一点肉,主人立即把猎刀交给你,从何部位割,割多少,都由客人自己动手,主人十分慷慨大方。

现在,鄂伦春人不知道如可对待如此之多的客人,而且,这些客人好像并没有停留的意思。

好客的人总是有他的优点,因为他们没有恐惧感,在他们的意识中,这些手中的武器是狩猎工具,而不是杀人的武器。当周虎臣得知当地的鄂伦春邀请自己做客时,他也明白了,鄂伦春人已经许久没有经历战争了,他们不知道战争的残酷。

当然要接受邀请,周虎臣要把大明的伟大旗帜高高竖起,要让鄂伦春同胞明白他们是大明的部属。

邀请与做客无疑又是一次欢聚,鄂伦春人的慷慨与豪迈让周虎臣记忆深刻,同时,他们的馈赠虽然对周虎臣微不足道,但那份真情让你难忘......

依照自己的风格,周虎臣再次留下了大量的礼物,同样是处在落后时期的鄂伦春人自是感激不尽。热烈的相聚结束,在鄂伦春同胞的依依不舍中,周虎臣的大军再次起程。

过了这片鄂伦春人的领地,沿着大兴安岭东麓一直南下就是福余卫(齐齐哈尔),而再南下三百里就是泰宁卫(兴安盟),已经进入了科尔泌蒙古的领地。

.(未完待续。。)

最新小说: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