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试和年关同时到来,郢都的大街小巷彻底热闹起来,家家户户开始置办年货,院子里的房东丁伯,也不例外。
只是半个时辰的功夫,蒋辽就看见丁伯的几个孙子往家里拖了一头猪,三只羊,还有宰杀好,缚在竹棍两端的鸡鸭鱼肉。
丁伯算是郢都的富户,三个儿子都比较有出息,个个成家立业,另外辟出了宅院,让父亲做了这丁家老宅的包租公,年关时节,儿子们要领着一大家人回来团聚,所以置办的十分丰盛。
二儿子和三儿子先到了,看模样像是城里的商人,身边几个心腹活计簇拥着,后面是夫人和丫鬟,还有几个气息沉稳,眼里很有活计的儿子。
男人都是棉里锦面的长衣,脖颈上带着黑色的翻毛,既舒适保暖,又显得富贵洒脱,穿在身上毫无臃肿之感,夫人丫鬟们衣式更是华贵,有涤青大氅,也有收腰的锦袄,十几口人,一进院子,顿时热闹起来。
几间屋子的租客,纷纷打开门窗,一边看,一边赞叹丁老汉福气无边,儿孙满堂。
蒋辽看着院门口的热闹喧嚣,以及李客依然紧闭的房门,莫名有点焦躁,十几日寻查无果,蒋辽倒觉的徐风应该是藏在某处冲击破境,否则那些潜在院子周围的修行者,怎么会越来越多,越盯越紧。
站在廊下,默然盘算,打算今天再去朱雀巷碰碰运气,真不行就一路打进去,门口卫士敢不通禀。
“回来了……”还是丁伯眼尖,一眼就看见大儿子领着几名护卫从街巷走了进来。
“大哥!”
“大哥。”
老二老三叫道,眼里满是长久不见的欢喜和恭敬,那些伙计,夫人,丫鬟纷纷行礼,几个侄子更是恭恭敬敬,躬身行了大礼,头都不敢抬起。
“官家吩咐要随时待命,我不敢久留,年节给您老放这里了。”老大说道,对着众人微微点头。
丁家老大身穿黑色官府,是大夏帝国一名军中校尉,面相勇毅,嘴角紧紧贴着两撇胡须,腰身带刀,后面还有五六个抬着礼物的汉子。
那些汉子默不作声,把礼担放在门前,又随在校尉的身后。
众人脸上的笑容微微僵了一下,又马上满脸堆笑的上前寒暄,只有丁老伯寒着面孔,不做声。
老大对着父亲行了一礼,就匆匆转身离去。
“兄弟几个多担待点,青衣试马上就要开始,我们把活干漂亮点,到时候记功劳,让大人给咱美言几句,不比在战场上厮杀捞的少。”还没有走出院门,丁家老大就对手下的几个弟兄吩咐道。
“官家,官家,你是官家的儿子,不是我的儿子!”丁伯说道,老二老三好言相劝,丁伯才随着一大家人进了堂屋。
等院子里的人散的差不多了,蒋辽对王翠花交代了几声,跟着那伙军士来到了郢都的街道上。
走街过道,径直跟到典礼司的忠义堂,正是青衣试比拼的地方,蒋辽猜的没错,那丁家老大是负责筹备这场盛大比武的军校。
还有几天时间,忠义堂前的街道全部被扩宽,几座观战的阁楼正在紧张施工,比起往年,今年的忠义堂比武,形势要大的多,一个原因是青衣试已经数年未曾召开,王朝四野储备了大批青年才俊,另一个原因就是北方战事,如火如荼的王朝战争,激励这无数像蒋辽一样的热血少年,忠义堂完全压过天策府和太虚宫,成为今年青衣试中的绝对热门。
丁家校尉四处忙碌,指挥手下军汉施工,因为征用了几家店铺的地界,还与几个锦衣模样的商人协商周旋,商人门哭丧着脸,一口一个丁校尉的叫着,几人也不怎么讲究,就在街边的茶铺旁坐着。
蒋辽抽个空子,到了跟前,称呼一声校尉大人,说道:“我想问您点事。”
丁家老大,看着蒋辽面生,不过既然称呼自己为校尉,想必是平日里见过,哪座营里的同袍,随便说道:“说吧。”
“今年主持忠义堂大比的可是太尉杨大人。”
青衣试主持的人选是大夏皇帝钦定的,在未开赛之前,属于秘密,但坊间数月前就有了传言,而且按照大夏国的传统,传言到了最后,十有八九会是真的,所以秘密倒也不算什么紧要的机密,只是眼前少年问的很是凝重,丁家老大沉吟片刻,说道:“不错,正是太尉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