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综合其他 > 还政于朝之归魏 > 第十二章 太行峻秀,高山仰止

第十二章 太行峻秀,高山仰止(2 / 2)

陈群看着眼前这正在营造的书院,忍不住心生感叹,这博陵崔氏和清河崔氏的实力,不愧是北方第一大氏族,势力果然不容小觑啊。

“大人请跟我来”,崔琰在前引导不紧不慢的向陈群讲解道,“这石材、木料,都是就地取材于太行之中,这所有的工匠也都是按时发放工银的。”

只见崔琰指着一座正在修建的大门说道,“此处乃是我信都书院山门,届时当今皇帝陛下所钦赐的牌匾,将挂于此处。由此而内,分别是书院的仪门、先圣殿、讲堂、泮池、藏书阁、杏坛,两边乃是廊房,可作为学院先生和外地士子们住宿所用。

仪门者,礼仪之门也,旨在提醒学子们注意言行举止、不要失礼。

先圣殿,乃是当年拜谒我儒家圣人之殿。届时,主位会供奉仲尼圣人,左右两侧会为颜子、子思、曾子、孟子四大贤人立像。东山墙会画上孔圣人弟子七十二贤人的传略,以及十二先哲的画像。东山墙会将我儒学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的书写于上。

讲堂,顾名思义,将来会是书院先生给学生们授课的地方。

泮池者,泮水之池也。孔圣人家居泮水之滨,少年时常在泮水边读书。此泮池,以示不忘先师之意也。

至于这藏书阁,自然是储存学院书籍之所在。待书院建成之日,我崔氏一族将会把家中藏书,全部运往藏书阁,以供学院士子们观览。再好的书,没有人读也不过废纸一张罢了。

杏坛,昔年孔圣人曾于带领一群青少年垒土筑坛,并移来一棵小银杏树栽在坛边,他望着那

(本章未完,请翻页)

银杏说道,‘银杏多果,乃弟子满天下之意。树干挺拔直立,绝不旁逸斜出,象征着弟子们正直不曲。果仁既可食用,又可入药治病,白标着弟子学成后可以有利于社稷民生。此坛也就叫就杏坛吧!’我等循孔圣人杏坛讲学,在此除地为坛,并栽植一颗银杏,亦名‘杏坛’。

整个书院,按现在的营建进度,预计明年开春,第一批学子们就可以入学了。”

陈群在崔琰的引导下,一点一点参观着书院的进展,心情不免大好。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将来那朗朗书声盈满园的场景。

随即陈群好像想到了什么,出口询问道,“季珪兄,不知这信都书院可有门槛,收费几何呀?”

崔琰即刻答复道,“回圣使的话,至于书院的学费一事,我等暂时没有敲定。不过下官在此承诺,如果真有士子家中贫寒,而他本人有恭谨谦顺的,我书院分文不取。

另外,如若个州郡的校馆满员,那些无学可上的各乡俊杰,都可以到我信都书院来。”

陈群闻言,眼睛不经意的一眯,可很快又恢复了正常,也并没有说些什么。毕竟当下,帝国的国库还不是那么充裕,有崔氏这样的名门望族带头兴学建馆,终究还是利大于弊的。

忽然,身旁的崔琰停下了脚步,转过身来向着陈群深深一揖道,“陈大人,下官有个不情之请,还望大人应允?”

陈群闻言并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哦?季珪兄所为何事啊?”

见状,崔琰急忙说道,“不瞒司徒大人,我书院仪门的牌匾,未有着落也还未落匾,希望大人能不吝赐教,为仪门起名留下墨宝,不知大人可否应允?”

陈群闻言本想着拒绝,因为有皇帝陛下珠玉在前,自己又怎么好意思献丑呢。

可随即一想,人家崔氏一族为了帝国兴学之事,不惜出巨资兴修书院,如今只是向自己讨要一份字帖,又有何不可呢?

想到这里,陈群心中豁然开朗,随口说道,“《诗经》有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吾虽不能至,然心神向往之。这仪门之名不如就叫‘高山仰止’如何?”

“好,好名字,司徒大人,不愧是博学之士啊。下官在此代书院,谢过大人”,听完陈群引经据典为仪门起名,情不自禁的出口夸赞。

正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陈群闻言哈哈一笑道,“哈哈,季珪兄谬赞了。汝崔氏一族,不惜耗费万金创立书院,以养天下士子。我陈群不过搬弄了一下口舌罢了,又有何功劳可言呢?”

再后来,天下读书的士子,人人皆知在那冀州信都城以西的太行山麓,有一“信都书院”,山门牌匾是由大魏太宗文皇帝.曹丕钦赐,而仪门牌匾则是由“九品官人法”开创者,鼎鼎大名的司徒.陈群所赠。

这份殊荣,可是其它书院甚至州郡校馆所没有的。

信都书院的声名,也因此广播天下。

(本章完)

7017k

最新小说: 希腊魅魔,神明都想当我的主神 一拳平风雨,四海无神明 我家娘子有秘密 华娱:我靠薅属性成影帝了 宇智波:从扉间人柱力开始 从养尸开始肝出个左道仙君 质疑,理解,成为圣主 我在东京斩断不死 我的提瓦特修仙之旅 我能提炼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