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节 谋城(2 / 2)

文化这东西你要说他有势能高差,他就有,要说他没有,他也就没有,有时候是一种非常唯心的东西。高势能的文化总会摧毁低势能的文化,事实真是这样吗?

先文化是什么?连专家都很难定论。

穿衣吃饭是文化,喝酒打牌是文化,坑蒙拐骗是文化,礼义廉耻也是文化。

文化到底是什么?生活中的一切都是文化。

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两种,怎么做和怎么想。

你怎么吃,怎么穿,怎么住,怎么走,这都是文化,但跟你如何思考,你怎么想相比,后者更为重要,后者才是决定一个人是怎么样的人的根本因素。

此时的西方人自认为自己高人一等,是上帝的选民,充满了优越感,有一种向全世界传播福音的使命感。文化底蕴不够深厚的国家,真的很难抵挡这种冲击,后世的菲律宾和韩国两个人口数千万的国家,先后成为基督国家,韩国的教堂数量比欧洲国家还多。

中国和印度靠着身后的文化底蕴才抵御住了西方文化的入侵,印度依然很印度,中国也依然是中国。但是却在民族文化中根植了西方优越的病毒,这种病毒悄然无声,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两国的文化。

不过在现在,印度已经成了英国的殖民地,而大清国的国民还依然保持着文化自豪感,英国人来了,法国人来了,他们打不过英国人,打不过法国人,可是心中就是认定对方是野蛮人,对方是蛮夷。

这是数千年文化优势奠定的优越感,后世自卑的中国人讲这种优越感称作盲目的自信,称作是坐井观天的无知,对祖先大加嘲讽。但真的是盲目的吗,数千年来大半时间中国人都是胜利者,即便短短几百年时间沦陷了,可依然将入侵的游牧势力同化,这种长达数千年的文化优势,最终奠定了这种优越感,真的是盲目的吗?

当然这种优越感的对立面则是对其他种族的歧视,因为数千年来中国人打着灯笼也找不到一个接近自己的国家,所以中国人毫无愧色的说出来,“非我华夏即为蛮夷”。

同时这种观念深深的影响到了周边国家,朝鲜、日本、越南甚至连小国琉球,都曾经偷偷的僭越,偷偷的称自己为中华或者小中华,这正是他们自内心对中华或者华夏两个字的认同,就好像后世中国人会认为白人比黑人更漂亮一样,没有任何道理,就是这么觉得。

就像中国曾经跟周边国家说的中华是文明,他们是蛮夷一样,周边国家偷偷称自己是中华,是华夏,这一次欧洲人来了,他们说他们是优秀民族,中国人劣等民族,虽然他们没有成功让中国人承认这一点,但让中国人内心深处产生了深深的自卑,再也没有那种“非我华夏即为蛮夷”的气魄,而且对喊这个口号的人还嗤之以鼻,甚为鄙视。

昨日,朱敬伦看到了,看到的是一次西方人对中国人文化优越感的一次打击,或许不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但这种打击多了,中国的文化底蕴不管多么深厚,也总有一天要丧失的。

这是为什么?

绝不是说西方人讲的自由平等博爱就比中国人说的仁义礼智信更高明,就好像长袍马褂的满洲服饰未必就比宽袍大袖的汉人服饰更漂亮更舒适,原因之时西方人拿着刀来说的,只不过比留不留头更柔和一些,对,他们说这是文明。

西方人一次一次用武力打击了中国,所以他们一次又一次证明他们的优越。

但这只能证明他们的军事文化上更强势一些,可军事文化恰好在中国的末世最为脆弱,所以中国一次又一次战败,一次又一次被欺辱,专家学者也许能分辨出其中的不同,可一般人分辨不出来,他们只看到一次又一次西方人趾高气扬的踩在中国人的头上,本能的认为西方人更强大,本能的想要学习和模仿,于是本能的就接受了西方人的灌输,慢慢的觉得西方人是优等民族,仅此而已。

当然军事文化是十分重要的文化,这一点无可否认,中国曾经也强大过,兵家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是一门专业的学术派系。可是自从进入了火器时代,西方人的军事变革几十年就进行一次,于是当他们来到中国的时候,就以更强大的军事文化战胜了中国,同时以此为理论说服中国人他们更优越。

只是这种进程才刚刚开始,二十年前的一鸦战争是一次,但是规模太小,对中国人的影响太小。这次二鸦战争,规模也并不算大,但却是第二次,一次可以说偶然,两次就有些牵强了,所以这次对中国人的打击是相当大的。

而这正是朱敬伦要夺回广州城的原因所在,因为没有夺回自己的领土,无论如何无法让国人信服自己胜利了,就好像抗日战争日本始终不愿意承认是被中国打败的,相当多的中国人也抱着这种态度,就是因为日本战败的时候,还占领着中国大半国土。

朱敬伦希望能阻断西方人通过武力为后盾,用文化来侵略中国人的思想,他觉得广州城就不能让洋人自己让出来,而是要通过自己的手夺回来。

但这真的很难,二十年前或许有机会,那时候英军还只是前现代军队,前膛步枪对强弓硬弩的优势并不大,对火绳枪的优势也不大,战争中甚至出现英军总是依靠刺刀拼杀取得胜利的情况。

可现在的英法联军,五年前二十五万英军,四十万法军刚刚跟俄国进行了长达一年多的克里米亚战争,这场战争中他们动用了铁路、电报,建立了军事医疗制度,用线膛枪取代了滑膛枪,最重要的是通过这场战争,英法都完善了他们的军事体系,拥有了动员数十万军队长期作战的经验,这在他们的历史上是未曾有过的。

反观中国,在军事制度上,可能跟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前没什么革命性改变。

用这种军队来跟英法联军抗衡,还想要从他们手里夺回广州,无异于天方夜谭。

但朱敬伦却没有考虑这些,他只是认为夺回广州是必须的,那就得做。至于其中的困难,总有解决的办法。

最新小说: 皇帝卸磨杀驴,从边疆开始造反 开局贪污十万两,女帝跪求我再贪点 寒门状元:开局分配双胞胎娘子 与你相守在七零 悄悄不再悄悄 四合院:摸鱼生活之我有聚宝盆 她逃,他追,和离后王爷他哭惨了 军婚:医学天才在七零靠空间开挂 九叔:开局大威天龙,破戒马丹娜 嫁残疾相公种田养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