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综合其他 > 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 第四十七章:国朝同休,罔替世袭

第四十七章:国朝同休,罔替世袭(2 / 2)

刘病已轻声道:“丞相将朕的想法转告给诸侯功臣,不要让功臣和朝廷离心,这是朕所期望的。”</p>

卫平叩首然后离开殿中,出了殿中,才感觉浑身都是冷汗,思及殿中所言,心中的顾虑渐渐消除了,正如公子盛所说的那样。</p>

“皇帝并不想清算功臣,但是他坐在那个位置上,有些事就一定会去做。”</p>

但只要皇帝自己不对靖难功臣抱有恶意,那卫平就无所畏惧。</p>

刘病已望着卫平离去的身影,轻声自语道:“太史令可都记下了。”</p>

司马迁从廊柱之后走出,一手执笔,一手握书,躬身道:“回禀陛下,一字不落。”</p>

刘病已问道:“太史令著史,好恶是非以何为准?”</p>

司马迁回道:“以素王好恶为好恶,以《洛宫春秋·执政》为准,微言大义,一字褒贬,是非曲直,记之,书之,不改,留待后人。”</p>

刘病已又问道:“昭昭青史,何时流传?”</p>

司马迁回道:“人亡史出。”</p>

刘病已点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不再过问。</p>

……</p>

君臣交谈不过几日,卫平就递交了乞骸骨的奏章,刘病已自然不能直接同意,那样卫平就太没有面子了,于是下诏挽留,卫平再述说自己的理由,如此两番,刘病已这才同意卫平的上奏。</p>

翌日。</p>

一道上谕传出:“戾帝元正十五年,靖难功臣振作社稷,有大功于国,到了今日,关中渐次繁盛起来,关东流民逐渐归家,戾帝造成的祸乱渐渐消弭了下去。</p>

现在丞相要离开朕了,朕左右一看,昔年的功臣竟然都不在朕的身边了,这一定是朕的德行还不够,一定是朕给予的赏赐还太少的缘故。</p>

高皇帝赐予了元从诸勋恩德,于是有了今日。</p>

现在,朕要向天下宣布,参与靖难的诸侯王封国能够多延续一代,参与靖难的郡守记录为上等,赐予其中佼佼者关内侯和列侯的爵位,取郡县官员壮烈的忠臣子嗣作为秀才。</p>

列侯的侯国增加五百户到一千户的食邑,朕要立下誓言啊。</p>

纵然巍巍群山消逝不见,纵然滔滔江水干涸枯竭,让你们的国家和王朝一起直到灭亡的时候,让你们的子孙一直继承,不废除你们的封国。”</p>

刘病已这个人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底,一旦决定了不清算靖难功臣,那就要消除他们的戒心。</p>

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大撒币,尤其是加食邑这件事是真的离谱,差不多二十万户都要封出去了。</p>

用权力换富贵,和杯酒释军权是同样的道理。</p>

成效非常的显著,先前弥漫的那种阴诡的氛围基本上消散而空了,留在长安城中的功臣之中,先前那种兔死狐悲的心理大致上消失。</p>

更不要说随行的还有皇帝的誓言!</p>

上一次这样的誓言还是大汉开国的时候,高皇帝和元从诸勋共同定下的,现在皇帝再一次发下了誓言。</p>

这道诏令向着天下而去,传到了河西诸地,安抚了这里的人心。</p>

传到了关东,然后汹涌的向着各个州郡传去,大部分早早回到关东的列侯终于彻底放下了心,靖难这件事在当今皇帝这里算是彻底结束了。</p>

一直在即墨待着的吕产,带着笑意读完了这封信,他举起手中的水壶为花花草草浇了一些水,轻声道:“长的繁盛一些,下个月就用你们来写信吧。”</p>

洛盛在长安待了许久,却默契的和刘病已没有见面,他们两个不是一个时代的人。</p>

“高皇帝的誓言有五世皇帝摄政去贯彻,百年养恩有了现在的结果,你的誓言有没有一群这样的子孙呢?”</p>

洛盛微微感慨着。</p>

他见到事情彻底结束,便决定回昭城去,要离开长安时,刘病已才远远的和皇太后一起在城墙之上望了一眼。</p>

刘病已带着莫名的意味轻声道:“母后,我们来这里做什么?”</p>

皇太后微微眯眼,“这次你做的很好,洛氏要回来了,皇帝你要做好准备,能不能成为第四个拿到庙号的皇帝就要看你的努力了。”</p>

刘病已闻言惊诧的望向母后,脸上满是疑问。</p>

————</p>

昔元从诸勋受爵,高帝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爱及苗裔。”</p>

及至靖难,孝宣曰:“周之侯伯,历三代千有余年,尚见于史,朕誓:‘使山无棱,江水为竭,国朝同休,罔替世袭。’”</p>

上始未尝不欲固其根本,而百有余年,或枝叶稍陵夷衰微,或枝叶繁茂亭亭如盖,皆己之功过也。——《史记·汉兴以来功侯年表》</p>

</p>

最新小说: 悟道万法:从投影诸天开始 火红年代:四合院外的激情岁月 诸天影视从参加野猫婚礼开始狂飙 我法师,爱种田怎么了 无限之雷武 妄想山海,我的山海御兽 晚唐余晖 秦时明月之政 晚年大成圣体,我能穿越洪荒世界 这个明星只想做慈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