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风凛冽,浪涛怒卷,满载排水量9300吨的纽伦堡号在喧嚣奔腾的大洋中劈波斩浪,沿着规划的路线快速疾航。从航海室中望去,舰首冲涌出洁白如银的茫茫水波,宛若两川瀑布在左右两舷冲天喷洒;这番浩大悦目的声势,足以让每一个目睹此番场景的人为之心潮激荡,由衷感受到德国海军的走向强大!
“航速275节,舰首未出现上浪情况。”方彦满意地看着眼前的场景,眼眸深处流露出了一丝喜悦和骄傲。为了让这级巡洋舰具备征战大洋的能力,方彦在设计之初,就着力提升了它的远洋航海性能:其舰首干舷高度在满载吃水下仍能有75米,而全舰重心的纵向后移、也有利于船头在恶劣风浪中的昂然抬起。此刻,方彦的手法就得到了实际的检验,虽然船体的横摇幅度由于水上甲板宽度的减小而有些偏大,但对于以海为伴的水兵来说,这点摇晃根本不算什么。
经过十几天的航行,纽伦堡及众舰通过流冰浮沉的丹麦海峡,以完全等同于实战的航线进入了北大西洋。各舰随即展开了旨在海上补给、侦察搜索、对敌攻击等一系列的联合演练。在这个过程中,尽管5000名海军官兵都全力以赴,但仍是暴露出了诸多的问题,这让指挥舰队的格兰迪施面色冷峻;不过好在此番并非是实战,他们还有充分的时间来进行对作战指挥和人员素质的相关改进。
随着破交演习的推进,飞机的重要性也被越来越深刻的反应了出来。在纵横数千海里的广袤大洋上,单一水面舰艇的侦察范围,就如同足球场中的米粒那般实在微不足道;唯有借助航空器,才能对浓重的战场迷雾有细微的驱散效力。而飞机的数量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为随着距离的延伸,需要飞机侦察的总面积也将以平方的趋势急剧增加;那些总共只能搭载数架水上飞机的火炮型战舰,根本无法对目标海域实施有效的侦察覆盖。要知道,这个时代的飞机可绝对没有后世那种大范围搜索雷达,发现目标全靠飞行员目测,这便使得飞机的侦察范围是呈线状的,要想实现平面式搜寻,必须要具备充足的数量。
此外,飞机在火炮校射、以及对商船攻击上的便利,也都在演习中得到了完整的体现。原本格兰迪施还对2艘装甲舰的建造份额被2艘航母取代而颇有微词,但在此刻,他却已是对2艘航母的建成服役报以无比的期盼。诚然,北大西洋的整体海况的确要比其他海区恶劣不少,但在多数时间里,仍旧能允许水上飞机出动,至于从海拔十几米的飞行甲板上起降的正规舰载机就更没有问题了。更何况战舰还可以有限度的规避风暴区,这一切都使得航母能在这片海域中大有可为!
与此同时,方彦的专业素养也得到了飞速的成长。舰炮、鱼雷、锅炉、主机、电气设备的操作和维护,以及无线电、信号灯旗等通讯业务、都让他的经历有了极大的充实,并令他从航行、操舵、海图的航海专精真正拓展到了全舰统筹。而军舰上的后勤管理和损管救护,同样使方彦受益匪浅;精通这两项的二副可以让军舰和水兵始终处在最佳状态,并最大限度的减小战斗中遭受的损伤。方彦满怀喜悦地感觉到,如果能让自己在这个职务上磨砺两年,那么他就能实现专业能力的第二次升华,并为今后的战斗指挥打下牢固的根基。
呼啸吹来的海风日渐寒冷,1930年的岁末在德国海军官兵日复一日的演练中降临到了北大西洋上空。经过两个多月的演练磨砺,从司令官格兰迪施到普通水兵,所有人都对远洋破袭的要点和节奏有了清晰的把握,面对各种情况都应付得熟练了起来。如果此时爆发德法战争,这6艘轻巡就能在补给舰的支持下,对法国的北大西洋航线展开驾轻就熟的袭击,让对方感受到绳索勒颈的痛苦窒息!
德国海军的这场演习自然没有瞒过邻国英法的耳目。事实上,身处凡尔赛和约压迫之下的德国海军,也没有打算要对英法隐瞒此次远洋训练;为了避免引起更大的外交争端,雷德尔从一开始就将自家要在公海举行演习的事情正式通告给了对方。而随着演习的继续,英法两国内部出现了截然不同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