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甘州十二郎:此恨难平君知否
弱冠以前,吴敬从未体会过失意的滋味。
吴敬外祖父赵清出身甘州大族,在安西深具人望;母舅赵成出仕兴室,官至侍御史。母亲出身不凡,又得金国公喜爱,所以吴敬自小便得父亲另眼相看,给予他不同于其他庶子的待遇。
吴敬也许算不上眉目如画,却也称得风流俊逸;够不上学富五车,但也能与诸学士坐而论道,且行事不拘,风度优雅,十二公子在昌邑城里每次公开露面都曾是众人称颂的主题,直到吴放的出现……
九哥吴放出使北庭前给吴敬留下的印象极是淡漠。
吴放外祖母为胡人舞姬,被主人厌弃后婚配乐师,九个月后生下了吴放的母亲,连那胡姬自己也不知女儿是谁的孩子。此女十五岁成为了国公府舞伎,偶被金国公看中,临幸数次后便有了吴放。因其母出身低贱,吴放一向不得金国公重视。府中人虽不致欺凌吴放母子,却也视二人如同无形。
除开元月正旦、国公诞辰等重大节庆,吴敬和吴放见机的次数屈指可数。那时的吴放,总是静立于母亲身旁,几乎从不说话。吴敬对他的了解,仅止于侍女们偶然的谈论,多半都在猜测九公子到底是不是哑巴?
吴敬知道他不是,因为他听过吴放说话。
那是吴敬七岁生日,金国公送他一匹小马。他兴高采烈的到校场试骑。校场上却已有人了。校场上孤零零的站着一个十来岁地孩子,高鼻深目略似胡人。拿着一柄几乎和他身量等高的大弓。那孩子听见人声喧哗,转过头来,安静的打量着吴敬、小马还有他身后如云的仆从。
吴敬不认识他,却是他身后的侍从向那孩子行礼,道:“九公子,十二公子要骑马。”吴敬有些惭愧的想起,这是他的九哥吴放,两月前在金国公寿宴上还见过。
吴放听了。默不作声的退到一边。
“等等。”吴敬叫住了他。
吴放站住。
吴敬友善地说:“这马很小,占不了整个校场。你不用走。”
吴放略一点头。表示知道了。
“这是阿爹送我的马,九哥一起来骑吧。”吴敬与其他兄弟见面地机会并不多。此时见到吴放,颇想与他一起玩耍。
吴放迟疑了一下,摇了摇头,举起了那柄长弓。吴敬那时也开始学习骑射,知道吴放这是要练习拉弓。吴放地那柄弓几乎和他一样高,明显过大过沉,并不适宜一个十岁的孩子使用。所以吴放虽然涨红了脸,弓弦也只是微微张开而己。可即便如此,吴放仍一次次地努力尝试着。
“这弓太大了。”吴敬好心的****,“我有一柄雕金桦木小弓,拿来给你用好不好?”
“走开!”
做了七年兄弟,那是吴放第一次对他说话。仅仅两个字,走开。很多年后。吴敬都对那个场景记忆犹新。吴放向来能把自己的情绪藏得很好。以致后来人们都说,九公子喜怒不形于色。可那一次。吴放一点没有掩饰对他的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