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要上$六$九$中$文,百度输入$六$九$中$文就能找到,这里无垃圾广告书更新快!)
第 十 章 血路?汝河险情
1
攻破羊山集,全歼国民党军第六十六师,标志着刘伯承和发起的鲁西南战役胜利结束。至此,国民党军九个半旅便全部报销了。
蒋介石手上的军队编制番号空了九个半旅,获得的“收益”仅仅是明白了刘邓大军进军中原的真实意图,而不是先前的判断,“共军是在流窜”。
蒋介石知道得太晚了。
惊呼“局势严重”!
有点手脚无措的样子。
但蒋介石终究是蒋介石,手上的兵力调动还是十分迅速,哗啦一下,便命第二梯队的第八十五师并指挥第六十四旅沿平汉路南下,至汝河一带布防。.责令部队“严防死守”。
千里跃进大别山绝非权宜之计,是经过深思熟虑后作出的战略决策。早在5月份,就要刘邓大军经冀鲁豫出中原,以豫皖苏和冀鲁豫边区为根据地,实施机动作战。豫北反攻战役结束后,更是亲自起草了建立新的中原局领导机构的指示:
决定以刘伯承、、李先念、张际春、郑立三、李雪峰、刘久子、陈少敏为中原局,兼书记,郑立三、李先念、李雪峰为副书记。李先念为副司令员,随刘伯承和一起工作。
7月21日至23日,羊山集酣战正浓之时,在中央驻地陕西靖边县的小河村,召开了一个小型会议,史称“小河会议”。.这次会议主要讨论战略方针——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反攻,将战争引向国统区。
参加会议的有中共中央负责人周恩来、任弼时和西北、晋绥军区负责人彭德怀、贺龙、陈赓等十几人。
会议期间,要求扩大陈赓部队规模,将秦基伟、黄镇的第九纵队,赵基梅、文建武的第十二纵队,孔从周、汪锋的西北民主联军第三十八军调归陈谢指挥,形成一支大部队,尽快开赴中原,与刘邓大军进军中原。
对刘邓、陈谢两支部队进军中原,估计了三种前途:
一是付了代价站不住脚,准备回来;
一是付了代价站不稳脚,在周围坚持斗争;
一是付了代价站稳了脚。.
要求,从最困难方面着想,坚决勇敢地战胜一切困难,争取最好的前途。
小河会议结束后,几乎每天一个电报,与刘伯承和讨论尽早行动的可能性。
7月23日,明确指示刘邓,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行程,直出大别山,占领大别为中心的数十县,肃清民团,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吸引敌人向我进攻打运动战。
这个大胆战略设想,刘伯承和在7月28日,攻克羊山集的当天,致电中央军委,表示完全拥护,并说明了目前需要解决的一些困难:
一是过黄河后连续作战,消耗甚大,炮弹无法补充,新兵没有,俘虏多,争取补充至少需要二十天。.
二是所带经费已不足半月开支,一到南面即难生活,冬衣无法解决。
刘伯承和建议:
我们过黄河就是为了粉碎国民党军重点进攻山东和延安的图谋。国民党军进攻山东和延安,好比“扁担”的两头,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把两头的敌人吸引到中间来,实现中央军委的战略意图。现在,我们一下子消灭敌人四个师部、九个半旅,旗开得胜,气势已相当大,趁势在鲁西南地区机动两个月,继续歼灭其七八个旅以上,则挺进中原。.
显然,刘邓有点恋战。因为,眼前的战果,确实十分诱人啊!
次日,7月29日,给刘伯承和发来了一封绝密电报:
一、在山东敌不西进及刘邓所告各种情况下,刘邓全军休整半个月后,仍照刘邓原来计划,第一步依托豫皖苏,保持后方接济,争取大量歼敌。两个月后看情况,或有依托地逐步向南发展,或直出大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