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征程(1 / 2)

 在全体将士的共同努力下,到了九月初三这一天,原赣州镇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动身前的各项准备,只等庞岳下达出发的命令。

此时的庞岳已经没什么可操心的了,无非就是一些临别前的应酬。这天中午,他参加了知府钱禄等地方官员为自己举行的送别宴,由于多喝了许多酒,直到傍晚才清醒过来。不料,等他刚一睡醒,郝永忠、黄文远等武官又亲自上门来请他去赴宴,说是要为他送行。

这时候,庞岳可不敢答应了,若是再喝多了、耽误明天的行程可不太好,毕竟明天便是隆武帝的旨意中规定期限的最后一天。权衡之下,庞岳便向郝永忠等人提出,大家的心意他领了,但酒确实不能再多喝,干脆就由他做东,大家一起在总兵衙门吃顿便饭算了。郝永忠等人刚开始虽然坚持要请庞岳去一醉方休,但终究还是拗不过他,也只好答应了这个提议。

于是,庞岳离开赣州前的这最后一场送别宴便成了无酒之宴,不过好在饭桌上的气氛并没有冷清多少。以黄文远为首的赣州卫大小武官使用大量华丽的辞藻、在不同程度上表达了自己此刻的矛盾心理:既为庞岳的升迁感到高兴,又为失去这么一位上官而感到惋惜。

与那些已经在官场上滚成了老油条的卫所武官相比,郝永忠与他手下的一众将领就要口讷得多,基本上都是简单的几句恭喜、祝福之语。郝永忠虽然没黄文远那么能说,却也很是热情,端起面前的茶杯,以茶代酒,一杯接一杯地敬给庞岳。

面对众人的热情,庞岳一一谢过,之后又在饭桌上交代了郝永忠和黄文远一些今后应当注意的问题,这也是他今天才想起来的,算是临别前的几句肺腑之言。

无酒的宴席终究要简单得多,过了半个多时辰,黄文远等人便起身告辞了,表示自己明天一早便来给庞岳以及将士们送行。庞岳也不多留,与他们一一告别,本想将他们送出门外,却不想黄文远连称不敢,庞岳也就只好笑着作罢。

众人陆陆续续地告辞离去,只有郝永忠留在了最后,庞岳知道他可能有什么话要说,也就不点破,等待着他开口。

等到会客厅里只剩下了庞岳和郝永忠两人时,郝永忠终于开口了,笑道:“来到赣州也有好几日了,一直没能与定武伯好生相谈一番。方才人多,我也插不上话,不知现在定武伯有没有空?”

庞岳也笑道:“南安伯客气了,有什么话尽管说便是。”说完,又让门外的亲兵进来将剩余的菜肴收走,并送来一壶新茶。

不过,郝永忠却并不像庞岳所想的那样来个竹筒倒豆子,当亲兵退下之后他似乎也并不着急开口,喝了口茶才缓缓地说道:“早就听说过定武伯年轻有为,刚开始郝某对此还心存疑虑,直到来到赣州,见到赣州镇将士的风采、并听说了之前赣州镇所取得的战绩之后,才知道此言非虚。”

庞岳不知道郝永忠怎么又说起这个来了,但嘴上依然很客气:“南安伯过奖了!”

“定武伯如此年轻便身居要职,前途必不可限量!”

“南安伯这是哪里话,吾等都是为国效力而已。”

“大器早成而不骄不躁,定武伯的这份气度让郝某着实佩服。”

……

渐渐地,庞岳感到有些不对劲了,这郝永忠怎么老是说这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客套话?

他究竟想表达什么意思?不过,出于礼数上的考虑,庞岳也不好直截了当地打断他,只是耐心地听着,不时地回上一两句。

郝永忠东扯葫芦西扯瓢地说了一大堆之后,也隐隐约约感到了庞岳的一丝不耐烦,于是便清了清嗓子,似乎要说到正题上了:“我这人和定武伯比起来就差远了,做事情总是不长脑子,且以毛躁著称。唉,也正因为如此,常年不得志、难有出头之日。想当初还在闯营的时候,就总是得不到闯……李自成的重用,崇祯十七年的太原、大同之战,我的人马都被放在了外围,直到战事结束都未被允许进城……”

郝永忠说到“大同”二字的时候,有意无意地将语气加重了几分,虽然不是很明显,但庞岳还是听了出来。

这时候,庞岳自然已经知道了郝永忠的意思,无非就是想说明:当年顺军攻破大同,造成庞家举家罹难,跟他郝永忠一点关系都没有,请庞岳不要将仇恨转移到他身上。

最新小说: 皇帝卸磨杀驴,从边疆开始造反 开局贪污十万两,女帝跪求我再贪点 寒门状元:开局分配双胞胎娘子 与你相守在七零 悄悄不再悄悄 四合院:摸鱼生活之我有聚宝盆 她逃,他追,和离后王爷他哭惨了 军婚:医学天才在七零靠空间开挂 九叔:开局大威天龙,破戒马丹娜 嫁残疾相公种田养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