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顿兵(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隆武四年(1648年)三月二十九,江西吉安府城

夕阳西下,一身甲胄的刘武元站在垛口处看着城下正缓缓撤去的大军,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十几天前,金声桓亲率大军,号称二十万,水6并进自南昌直抵吉安城下。

在选择先北进还是先南下的问题上,金声桓考虑再三之后,最终还是选择了后者。准备先拔掉南边这颗钉子,稳固了后方再全力北进。

只可惜事与愿违,这颗钉子不仅没有在金声桓的雷霆出击下被迅拔掉,反而刺得他鲜血直流、叫苦不迭。号称“二十万”的大军围着吉安攻打了十余日也毫无进展。

“金贼终于又退了!”刘武元旁边,一个听着有些}人的声音想起,“这全靠大人指挥得力、调度有方,这帮贼子才会灰溜溜地滚蛋。有大人在,实在是我赣南军民的万幸!”

这种客套话本来听着应该很舒服的,可刘武元看了看声音的主人那半边脸,却仍是一阵阵恶寒从心底起。

只见说话的那人,左眼已经没有了,左半边脸布满了扭曲恐怖的疤痕,嘴角的皮肉都缺了一小块,不说话时都能看见森森白牙。这会儿露出笑容更有如地狱恶鬼。

刘武元强压住心中的恶寒,表面上则若无其事地微笑道:“胡军门言重了,多日来连退金贼,靠的是我等同仁众志成城、我大清国运昌盛,本官实不敢贪功。”

被称作“胡军门”的那恶鬼般的人物正是满清南赣总兵胡有升,虽与身为南赣巡抚的刘武元官居同品,但他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谋略、见识都不如刘武元,就索性一切都由刘武元做主,完全把自己摆在了下属的位置。

将四周的亲兵随从全部摒退,刘武元又问:“那件事安排得如何了?”

“大人放心,早已安排妥当。”胡有升说完,又不禁有些疑问,“只是,大人这一招是否过于像从火中取卵了?万一金声桓那厮砸锅沉船,我等岂不是鸡没偷成还丢了米?”

胡有升其人粗鄙少文,却一向喜欢附庸风雅,爱用些典故、成语来抬自己的价,积年累月地坚持下来倒也有些进步,但往往一不留神就会贻笑大方。

刘武元不以为然地道:“金声桓其人,色厉胆薄,优柔寡断,贪小利而不顾大局,惜其身而患得患失,不足为虑。至于风险,当然是有的。但眼下不冒这个险又能如何?敌强我弱,若不多想点办法,又如何能坚持到朝廷援军到来?”

胡有升想了想,点头赞同:“对,大人说得是,守城之法,绝不能刻舟求剑,而应当多开源节流,才能一马平川。”

随后,两人回到城内又是一番商讨,就细节问题上作了补充,并一一安排了下去。

…………

城中,刘、胡二人秘密磋商。

城外,金声桓勃然大怒。怒的不是打吉安久攻不下,而是南边郝永忠的老调重谈。

此番挥军南下之前,金声桓就已派人去赣州联络郝永忠,邀之一同出兵、南北夹击吉安,并允诺事成之后双方可平分吉安府的土地以及缴获所得。他本以为,自己这般低三下四,又忍痛让利,当能说服郝永忠前来。

可是结果如何呢?

郝永忠第一次回复时倒也客气,由身边幕僚写了篇锦绣文章,把金声桓反清归明的义举夸到了天上。至于一同出兵的邀请,他也没有明确拒绝,只是托以“兵员有缺、营伍不整”,不能立即出兵。

金声桓并不着急,等兵临吉安城下时再度派人前往,得到的答复是“粮草未齐”。

无奈之下,金声桓只得先行挥军攻打。打了数日却久攻不下,便又一次派遣信使赶赴赣州。恰在今日,郝永忠的回复到了。

这一次的答复则是“旧伤复,难以成行”。

“郝永忠个贼泼鸟!”金声桓忍不住掀翻了帅案上的签筒,破口大骂道,“先前以两万之众不能牵制刘武元七千之兵,反而令其从容北上占了吉安,这等无能的丑事我不与之计较,之后几番好言好语让他一道出兵,却没想到他竟也是推三阻四,先是营伍不整,后是粮草不齐,今又是旧伤复。天下竟有这等不要脸的王八蛋!”

主帅动怒,帐中的部将、幕僚们纷纷小心翼翼地出言相劝。

金声桓兀自气了一阵,却也是无可奈何。至于郝永忠为何推三阻四,他又岂能不知?那厮无非是想渔翁得利罢了。可是知道了又能怎样,郝永忠不归他统属,不听他的也是理所当然。

等心情稍微平复,金声桓环顾帐中部将、幕僚,终于说出了那个在他心中徘徊数日的想法:“鉴于吉安战事不利,本帅决定调建武侯所部南下,与我合兵一处、一同攻打!等拿下吉安,割了刘武元、胡有升的脑袋,再与郝永忠那贼泼鸟好好计较计较!”

最新小说: 皇帝卸磨杀驴,从边疆开始造反 开局贪污十万两,女帝跪求我再贪点 寒门状元:开局分配双胞胎娘子 与你相守在七零 悄悄不再悄悄 四合院:摸鱼生活之我有聚宝盆 她逃,他追,和离后王爷他哭惨了 军婚:医学天才在七零靠空间开挂 九叔:开局大威天龙,破戒马丹娜 嫁残疾相公种田养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