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媒婆(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府试的结果出来,板儿如愿取中,李容却榜上无名。李家原本也没指望什么,虽然有几分失望,但也没有觉得意外。李老太爷勉励他好好进学,两年后再试一回也不嫌晚。

李容低头应是,经过这些事,人倒是一天比一天沉稳了。

老太爷满意的点点头,“果然娶了媳妇就懂事了,不和那些狐朋狗友来往,也终于知道上进了。兰哥是个好的,学问扎实人品也好,你该和他多亲近才是。只有一条,他脾性要强,虽是亲戚,又差着辈份,也绝不可怠慢敷衍。”

“孙儿知道了,虽然我是叔,他是侄,但孙儿可从来没有拿过长辈的身份压过他。”这倒是事实,大家族里差着辈份是常有的事,但交往的时候,年纪相仿还要处处拿长辈的款,不是为了巴结你要好处的,谁还愿意同你来往。

“如此甚好,你且去吧。”老太爷这么多年,都少有这么对李容和颜悦色的时候,李容不由生出,早知道从小就该好生用功的念头。

贾兰自从知晓了贾茁的身份,又打听到板儿至今没有婚配,便处处留心他的一举一动。得知他府试取中,顿时欢喜起来。私下置办了礼盒,托了人借口学院的同窗送了礼去。

礼盒里没有名贴,王家翻遍了也不知道是谁送的。还是贾茁过来看了一眼红漆的礼盒,拍拍板儿,“不用找了。”

说着点了点礼盒盖子上描着的兰花。

“这……”板儿一看就明白了,抬头去看贾茁,不知道她想怎么处理。

“收着吧,他总要参加乡试。到时候,我们也回一份差不多的就行了。”贾茁略看一眼,见没有什么出格的东西,先松了口气,不然太过贵重,必得马上送回去,岂不是凭白惹人的眼。

板儿一想也是,便在红册上记下贾兰的名字,后头备注,八月乡试时,记得回礼。

想一想贾兰比自己也大不了几岁,已经是秀才,在准备乡试,若是取中便是举人老爷,心里不由讪讪,也不知道贾茁会不会嫌他愚笨。

贾茁斜睨他一眼,便知他在想些什么,走到旁边,假意看红册,低声道:“你是你,他是他,再说他从小便什么都不用做,只一心读书习武,文武师傅只要好的,便往府上请,有什么可比的。”

板儿知道自己的心思被看破,半点不恼,只摸着头看着她笑,看贾茁冲他瞪眼睛,才赶紧回了一个“嗯”字。

忙着收礼回礼请客这一大摊子事,板儿收到了元子文的来信。看语气,他和板儿还是十分热络,着重问了板儿县试和府试之事,写信时还不知道结果,却已经提前恭喜板儿,觉得他必能取中。

又说自己不该出来,外头处处不适应,同窗哪里像是同窗,都是饿狼。看他家境殷实,便总找借口让他请客,拿了他的东西不还,借了银子也不还,虽然都是小事,却处处让人憋屈难受。

埋怨一通,才又说道棉花。他派了书童下去走了一遭,说是今天棉花丰收,并无不妥。之所以外头棉花涨价,是因为潮平府多数产棉花的地,都归忠顺亲王所有,他不拿出来,自然市面上的棉花就少。

信里还加了他自己的猜测,单卖棉花大约利润不高,也许想做成成品再卖,所以今年才没有出货。至于什么下雨棉花减产,都是瞒上不瞒下的手段。报了减产,朝廷下了旨意,少收了他们租子,个个都对忠顺亲王感恩戴德。

若不是书童机灵,专找小儿拿了糖果问些闲话,恐怕都打听不到真正的消息。

一封信,洋洋洒洒好几页纸。

板儿投桃报李,将县试府试的心得都写到回信里,供他参详。

板儿和贾茁拿着回信是一起看的,贾茁看完抬头去看板儿,“你信吗?”

当然不是问元子文值不值得信任,他是没理由骗板儿的。问的自然是忠顺亲王,他想干什么?

“这么多的棉花,若是制成成品出来,市面上该有反应才是。金陵是天子脚下,大越货物最集中最能看得出变化之处。”

金陵位于南北交汇之处,四季分明,冬天尤其难过,湿冷阴寒,除非大户人家才会学着北方做地龙,建火炕。一般人家,哪里烧得起,都是靠着炭盆和汤婆子过冬。再差些的人家,就是炭盆也不可得,光靠硬捱。也正因为这样,对棉花和棉布的需求量很大。

“棉花也好,棉布也好,都是越放越不值钱,他收起来能有什么用?”板儿蹙眉,实在想不通。

“收起来没用,自然就是卖掉了,大越既然没有,大越以外呢。”贾茁排除掉不合逻辑的,剩下的就算再不可能,也极可能是真相,这是她长年看电视剧的结果,就是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适用。

“大越以外?”板儿眼睛瞪大,他还真的没想过,会有这个可能。

他们对视一眼,还有许多的疑问,但再叫元子文去打听已经不合适了。不能把一个不知情的人,推到危险之中。

“这事,就到此为止吧。”板儿开了口,贾茁苦笑着点头。

忠顺亲王有阴谋也好,有诡计也好,可抵不上一句,皇上信他。大臣尚且不敢得罪这位王爷,更何况他们这样的小民。

贾茁指了指隔壁的马家,板儿一惊,见贾茁点头,想了想,之后极缓慢的点了点头。

板儿亲去邻居家里送回礼,送到马家时,正好李宏在家。收了他的回礼,两人客套了几句。

“听说你们去年贩了一趟货物回来,收获颇丰,不知这边过去的货物,茶叶,丝绸还有棉花,哪样比较好卖。”

“当然是茶叶最好销,他们常年吃肉,少有青菜,吃些茶才好消化。丝绸也不错,至于棉花,倒是少有带去的。”李宏若有所思的看着板儿,总觉得他话里有话。

“是吗?我看今年棉花涨的厉害,还以为都被你们带去卖给外头的人呢。”板儿笑笑,话头又转到了自家蒸的粢毛团上头。

“自家人做的,虽然粗糙,用的料倒是足。”说着便想走。

“这可是好东西,是南边的点心吧,没想到你们家还有人会做。”李宏拉住他,“我看你回礼也送完了,正好我想写一封信给家中亲戚,我那一笔字只是初学,实在见不得人,能否请王兄代笔。”

“行啊。”板儿慷慨应了,进了李宏的屋子。

板儿一进去,便生出一股萧瑟之意。

不由拿自家的屋子来比,两家是是差不多的格局,但他的屋子里,窗台上就摆着两盆大叶的绿植,是贾茁说让他看书累了醒脑用的。

桌上还摆着一盆多罗,上头笔筒砚台满满当当摆了一大桌。床头常年搁着一本半掩的书,帐子上还吊着几个香包。按时节给他换着搁东西,有玫瑰味的,桂花味的,夏天就是冰片薄荷脑。

平时也不觉得,可这会儿和李宏的屋子一比,就较出差别来了。李宏的屋子除了必须的东西,多一样都找不出来,好像随时卷吧卷吧准备跑路似的。

板儿一想,这也没错,人家本来就是随时会跑路的人吧。

知道李宏也在识字,便随口聊了一句半句。

想到他的身份,不由问道:“你在这里应该认识不少人,就不怕熟人说破你的身份吗?”

“我和我娘找到了我爹,但我爹另娶,我娘受不得刺激死了,将我托付给她以前的姐妹。”

“啊……”板儿一时不知是真是假,吃惊的看着他。

“我爹另娶是真的,我娘,不管生死都要和他在一处。”李宏缓缓吐出胸口郁气。

板儿同情的看了他一眼,好端端的独子,忽然变成了庶子,好好的娘忽然变成了姨娘,谁能受得了。

“我们这种人家,嫡子庶子又如何,只要有本事就好。”李宏轻笑一声,捏紧了拳头。

板儿不知该怎么安慰他,只能点点头,“是这个道理。”

“你刚才说棉花涨价,恕我愚钝,这里头可有什么讲究。”

“要说讲究,我们这些人哪里知道的那么清楚。只是有一点怀疑罢了,也无从考证。”板儿捡能说的说了,又将贾茁的猜测吐露一二。

李宏睁大了眼睛,不由道:“若有所得,也是王兄的功劳。”

王天作连连摆手,“可没我什么事,我不过说棉花涨价而已,人人都知道,不是吗?”

李宏笑了,对他一拱手,“是,王兄什么都没说。”

板儿回来后,就去了后院,贾茁正在忙着将多罗分栽。他一声不响的上前帮忙,贾茁看他脸色凝重,奇道:“不顺利,还是有人给你脸色看了。”

“怎么会,邻居都很和善。只是,可能是真的。”板儿一句没头没尾的话,却引来了贾茁的长叹。

“也只能是真的。”贾茁叹完,应了一句。

马蒙会带着李宏来到万念县,李宏又是李延奎的儿子,几乎可以肯定,造反的匪首被远在安都府的肃庆王收编。

如果肃庆王没有半点自己的心思,怎么会收留这样的人。而马蒙一看就是肃庆王的人,潜伏在万念县城打点关系,传递消息的钉子。

忠顺亲王的事,如果说有人能揭露一二,也只能指望肃庆王了。

“咱们尽人事,听天命。”板儿看着贾茁,贾茁也看着他,笑了起来。

“大喜,大喜。”

最新小说: 皇帝卸磨杀驴,从边疆开始造反 开局贪污十万两,女帝跪求我再贪点 寒门状元:开局分配双胞胎娘子 与你相守在七零 悄悄不再悄悄 四合院:摸鱼生活之我有聚宝盆 她逃,他追,和离后王爷他哭惨了 军婚:医学天才在七零靠空间开挂 九叔:开局大威天龙,破戒马丹娜 嫁残疾相公种田养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