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综合其他 > 再兴南唐 > 第一卷 牧宣州 第42章 广济教寺

第一卷 牧宣州 第42章 广济教寺(2 / 2)

“本寺为周边大寺,每年正月里都有一些江北信众渡江而来上香,平日里或许有,这个本寺就不清楚了。”

“樊若水可与法师还有通信?”

听李丛益突然问到这个,妙理法师太阳穴突突直跳:“樊施主尘缘未了,而吾乃方外之人,自是不再有联系。”

李丛益沉默了一会儿,道,“本公想在这里静一静。”又一指郑德水和刘载,“你俩留下,其他人且先在外头等等。”那妙理法师也只得和众人一起退出洞外。

刘载此前还觉得在长江上搭建浮桥这事不可思议,此时看到这石塔,也是觉得樊若水真是大才。“若要悄无声息的除去此石塔,而不为对岸所疑,恐无办法可想。”

“若让樊若水侦知,只消提前准备铁块,到时融铁为液,灌入这巨石岩缝中,亦可为桥桩,不过多耗数日而已。”郑德水也道。

李丛益不由地皱起眉头。这石洞石塔后世应已无痕迹,否则必是一大知名景点,甚至是一个网红打卡地了。有采石浮桥案例在前,其他地方亦能搭长江浮桥,便是采石多经战火,估计也没人关心这石洞石塔。那应该就是这临江崖壁坍塌所致。

“能不能在这崖壁上做文章?”

郑德水突然双眼一亮,“属下有个想法,或可一试。”

待从石洞中出来,李丛益便和妙理法师道:“本公于洞中静坐,只觉身心空灵,似有所悟。这几日想就在此处参悟。”妙理法师自无二话。

李丛益便在江边崖上搭起茅草屋,要在此处参禅。

第二日,便有小和尚来向妙理法师报告,说那江国公大人找了工匠,竟是要在崖壁上动工,且暂封了石洞左近地方,言施工危险,不许信众接近。妙理法师急急赶来,果然老远便见崖壁上搭起了手脚棚,便去找江国公。

只见李丛益在茅草屋外看江景,见到妙理法师过来,便兴冲冲地道,“本公今日妙手偶得,便想题石在此崖壁之上。法师既来,不妨指点一番。”妙理法师看桌上一张澄心堂纸上,便有诗一首,云:

船从山下过,直上见僧轩。

系缆登采石,缘崖到寺门。

短篱遮竹漾,危路踏松根。

却看沧江底,帆归烟外昏。

(注,此诗为宋朝梅尧臣所作)

妙理法师无法,便只好将江国公吹捧一番,又问:“我观崖壁棚架,国公大人除了拓刻此诗,还要拓刻其他东西吗?”

李丛益道:“我昨夜于石洞参禅,心有所悟,这两个石洞在此崖壁之上,从江上看来,便如两个黑洞洞的大口欲择人而噬,岂非与我佛慈悲之精神背道而弛?因此,本公想着要在这崖壁上多刻佛像,以示我佛护佑这江上船只与旅人。”

“善哉善哉。”妙理法师听得如此,便放下心来,只要江国公不搞破坏,那便随他去好了。

李丛益又拉着妙理法师喝茶,说禅。

茶当然是江国公的碧螺春,煮茶用的是寺内的赤乌井水。禅当然是妙理法师来讲。不过,江国公偶尔回应一两句,却让妙理法师也感觉回味无穷。

如此在广济教寺待了旬日,李丛益便要离去,又请妙理法师来崖壁欣赏。

只见那两个石洞,洞口亦被稍稍拓高,便成尖顶窗式样,又在洞口刻了一圈四四方方的云纹,且还涂上了红黄颜色;周边则对称刻有数尺高佛像十二个,众佛像线条虽简单,倒也像模像样,佛像四周也刻有框架一般的云纹,亦涂了颜色。又在左右各刻了一首诗词,一首便是此前妙理法师见过的诗,另一首词却是: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注:此为明朝杨慎的《临江仙》,为《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开场词)<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最新小说: 皇帝卸磨杀驴,从边疆开始造反 开局贪污十万两,女帝跪求我再贪点 寒门状元:开局分配双胞胎娘子 与你相守在七零 悄悄不再悄悄 四合院:摸鱼生活之我有聚宝盆 她逃,他追,和离后王爷他哭惨了 军婚:医学天才在七零靠空间开挂 九叔:开局大威天龙,破戒马丹娜 嫁残疾相公种田养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