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建筑大师 > 第一二五章 实践出真知

第一二五章 实践出真知(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在我们国家,说到那些大专院校的土木系,一直有“北华清,南济同”的说法。两所院校各有千秋,各有所长。“华清”强在建筑,“济同”则强在结构。而“建筑抗风”是属于建筑物的结构问题,这也是大家选择这所学校的原因。

当天晚上,李华勇,李二愣子以及林蔚一行3人抵达申城,找地方安顿后,一夜无话,第2天上午,3人就手持介绍信,找到了位于济同大学内部的“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这就是大家此行的目的地,所谓“建筑抗风”,当然也是“土木工程防灾”的一种,这也是建筑学一个比较前沿的分支,因此大家此行也算是标标准准的“专业对口”。

由于之前已经通过“华夏建总”总公司打过招呼,济同大学的钱教授早就等候多时。这是一位业内大牛,未来的国家工程院院士。前世的李华勇也曾经和这位有过几次接触,有幸聆听他的教诲,合作过几次课题攻关。不过那时候的他已经是一位须发皆白的干瘦老头,一位非常风趣,非常平易近人又不失严谨的干瘦老头。

可现在的老钱完全不是后世那副模样啊,现在的他也才刚刚40出头,一头浓黑的头发让李华勇完全联系不起他后世的模样,这正是他最年富力强的时候。

没有客套,甚至都没有寒暄,钱教授第一句话就直奔主题:

“你们的方案带过来了吗?”

“带过来了带过来了。”

李二愣子忙不迭把一份早就准备好的“倒椎法专业施工方案”递了上去。接过那份制作精美,图文并茂的施工方案,老钱眼中露出一丝讶色。他语气放缓,不再一副公事公办模样,开始拉起家常。

当然,他拉家常也只和李二愣子拉家常,至于李华勇甚至林蔚,人家老钱直接无视:

“听说李工是华清的?华清的进施工单位可是少见。”

李二愣子装模作样谦虚:“没有办法啊,在我那些同学当中,我算是最没出息的了,所以只能进施工单位。”

老钱一摆手:“你这是什么话?我倒觉得你这小伙子才是真的聪明,现在学土木的年轻人,要么喜欢去设计院,要么喜欢往行政机关里面挤,却很少有人愿意去施工单位。殊不知他们那样才真的很难出头啊,土木毕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那些人看似更高又如何?没有实践经验的话,也不是没有人一辈子就在设计院里给人家打下手。”

李华勇在旁边微笑听着,他对老钱的话还是相当赞同。在世俗眼光,对于建筑业一直存在“重设计轻施工”现象,这种现象在业内业外都是如此。

在行业内部,有很多土木专业的大学生都不愿去施工单位,别说是目前大学生金贵得不要不要的八十年代了,哪怕是到了九十年代初,大多数施工企业也都是招收大中专生为主,本科生都很少,那更别说是重点大学和名牌大学的本科生。只有到将来大学扩招,这种现象才有所改观。

不过话说回来,等将来大学扩招后,那个年代培养出来的普通本科生,其素质还真未必强过之前的大专生甚至中专生。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这种现象其实从未真正改观。

这其中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是大多施工企业的工作生活环境都相对艰苦,居无定所到处流动啊,住工棚打通铺啊……这让很多人对此望而却步。

第二个原因,从事施工总给人感觉逼格不高,貌似没多少技术含量,这就让很多人看不起这个行业。

这也不用说其他的,就拿世界上那些有点名气,比较经典的建筑物来说,就比如说“中银大厦”,大家也只会记得这是贝聿铭先生设计,却很少有人清楚这是谁具体施工。

然而建筑这门学问到底是谁在推动呢?是设计吗?不是的!只有施工技术的发展,才是整个行业水平提高的原动力。

后世出现那些越盖越盖的楼,那些越来越酷,越来越炫,甚至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伟大建筑作品,它们是因为设计师设计出这些作品才有的吗?不是的,这些作品之所以能够出现,这首先是因为施工技术达到了那个水平,人类已经有能力修建这样的建筑,这样的作品才能出现。

说实话这又是建筑行业有别于其他行业的一个特点了。在其他行业有很多“天才”的存在,比如唱歌有唱歌的天才,演戏有演戏的天才,跑步有跑步的天才,下棋有下棋的天才,甚至在计算机行业,那也有编写程序的天才。

但是在建筑行业,那就没有多少“天才”生长的土壤了。“天才建筑设计师”神马的,永远只存在于大家的想象中或者点娘的yy小说中,在现实生活中根本就不可能存在。

所有建筑大师,或者说所有能在建筑史上留名的人物,从行业“祖师爷”鲁班,到修建都江堰的李冰父子,再到赵州桥的李春,或者到民国期间的詹天佑先生和茅以升先生,甚至就是以设计闻名的贝聿铭先生。他们这些人共同共性:就是这些人都做过很多具体施工。

最新小说: 娱乐:我靠抄书成了全球首富 重生2010:我垄断了全球经济 别叫我恶魔 下山退婚:逍遥神医 小祖宗野又娇,池爷沦陷了 我的绝色女领班 我的重启人生1992 甜妻娇软,封少他把持不住了 带着灵泉空间,重生火红年代 末世前中彩票,我囤上亿物资躺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