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综合其他 > 鬼谷三国游 > 第四十三回 可叹倨傲李家使 枉费心思再悔

第四十三回 可叹倨傲李家使 枉费心思再悔(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第四十三回

可叹倨傲李家使枉费心思再悔迟

一见面,李信对着李应施了一礼,表现得彬彬有礼,但是他越是有礼,李应的心中就越觉得今天事情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完成。眼见得李信刚一行礼,李应的嘴角微微上扬,用手相搀,嘴里说着:“不必多礼。”

可是却搀了个空,李信行的是平辈之礼,根本没有用后辈的礼节,这让李应一下子愣在了当场,脸上有些微微发红,但说话时却一点也不带,“贤侄多日不见,一向可好啊。”听到这话,李信心中一咧嘴,好一个陇西李家,真是巧舌如簧,我明明用的是平辈礼,可他偏偏佯作不知,又是一声贤侄,真是倚老卖老。难到说陇西李氏没人了,还是想乘人之危?

李信思索着李应的举动背后的含义,而李应却在想:“好你个李信,竟然用的是平辈礼节,真当我看不出来,要我说就凭你这个娃娃,给我当子侄辈都是看得起你了。”李应把他在陇西李氏那套表现了出来,而且认为理所当然,给比自己辈分高的人行晚辈礼实属正常。本来这样做无可厚非,但是李应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错估了形势。

按照陇西李氏的分析,李信应该缺少盟友,那么自己的到来就是雪中送炭,对于使者的到来,李信即使不感恩戴德,但是总是要尊敬有加的,那么自己的人就要稍微倨傲一点,体现出己方的威势,从而在一开始就在谈判中占据有利的位置。如果真是这样,声先夺人的李应,自然会在一开始就占据主动,从而一直呀着李信提出条件,但是李信本来就不想和陇西李氏有过多的瓜葛,所以就觉得李应有失礼数,虽然自己是后辈,但是现在两人的身份代表的是赵郡李氏与陇西李氏,从这个角度来说,其实是平等的关系,而且李信作为掌舵人,其实身份还要比李应高出一点。

所以李信没有给李应好脸色,冷冷的说:“这番前来可是有什么事情吗?要知道,我们两支可是自从我全家受害,就再没什么往来了。”话语虽然简短,但是意思表达的十分清楚,当年我们落难时候,怎么没有搭救,现在得势了却要来要求同盟,哪有这样的道理?识相的就早作打算,知难而退吧。李信认为自己的意思表达的已经很明白了,等待李应的反应。

李应呢,听到李信的话本能的向与李信相反的方向思考,他认为李信的意思是:“本来愿意结盟,但是由于这样对不起自己的长辈,所以不好开口,想让自己先说出来。这样也好找一个台阶下,并且保住自己的名声,声望在这个时期还是很重要的。”于是说:“对于贤侄的尊长的被迫害,我十分痛心,由于距离司隶过远,当我们得到消息派出人手的时候已经迟了,对此我们深表遗憾。斯人已逝,还是不要过度伤悲,相信他们在天之灵一定也希望子孙有一个好的未来。”说完漏了出淡淡的笑容,看了一眼李信意思是:台阶已经给你找好了,你借坡下就行了,下面该进入正题了吧?

李信听到这话,心里那叫个气呀,我的意思你没听懂也就罢了,现在还装作一副我已经给你台阶下的嘴脸,那微笑的意思何尝不是等待自己求着结盟?真是愚蠢至极,我是看在同时李氏一门的份上给你留几分面子,没有把你扫地出门就不错了,你现在还保持着一副高傲的样子,这是做给谁看的?看来这才是陇西李氏失败的真正原因,在凉州呆的久了,土霸王做惯了,就没有一点的敬畏之心了,真不知道天高地厚,今天就让他长长记性!李信认为李应狂妄,他自己何尝不是这样?要不是张角的资料,现在李信恐怕还是准备一条路走到黑,用一己之力同整个的世家抗衡,那注定是一条不归路。

李信开门见山:“阁下今天来,怕是并不是和信来许久的吧?要是真没有什么事情也好,喝杯茶聊聊天也不是不可以?来人看茶!”李信的举动把李应吓坏了,怎么这就上茶了?自己刚才没说错话吧?怎么李信的反应和设想的完全不同?还是不要兜圈子了,直截了当的来吧:“茶水倒是不忙,今天来主要是有一件事情与你商议?”

最新小说: 皇帝卸磨杀驴,从边疆开始造反 开局贪污十万两,女帝跪求我再贪点 寒门状元:开局分配双胞胎娘子 与你相守在七零 悄悄不再悄悄 四合院:摸鱼生活之我有聚宝盆 她逃,他追,和离后王爷他哭惨了 军婚:医学天才在七零靠空间开挂 九叔:开局大威天龙,破戒马丹娜 嫁残疾相公种田养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