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五章(1 / 2)

 ?第十五回柳岸感沧桑翩鸿掉影桐阴听夜雨落木惊寒

却说何丽娜忽然叹一口气,陶太太就问她是什么原因。她笑道:"偶然叹一口气,有什么原因呢?"陶太太笑道:"这话有点不通吧!现在有人忽然大哭起来,或者大笑起来,要说并

没有原因,行吗?叹气也是人一种不平之气,当然有原因。伯和常说-不平则鸣——你鸣的是哪一点呢?"何丽娜道:"说出来也不要紧,不过有点孩子气罢了。我想一个人修到了神仙,总算有福了,可是他们一样的有别离,那末,人在世上,更难说了。"家树忍不住了,便道:"密斯何说的是双星的故事吗?这天河乃是无数的恒星……"伯和拦住道:"得了!得了!这又谁不知道?这种神话,管它是真是假,反正在我们这样干燥烦闷的人生里,可以添上一些有趣的材料。我们拿来解解闷也好,这可无所碍于物质文明,何必戳穿它。譬如欧美人家在圣诞节晚上的圣诞老人,未免增加儿童迷信思想,然而至今,小孩儿的长辈依然假扮着,也无非是个趣字。"家树笑道:"好吧,我宣告失败。"陶太太道:"本来嘛,密斯何借着神仙还有别离一句话来自宽自解,已经是不得已。退一步想了,偏是你还要证明神仙没有那件事,未免大煞风景。密斯何!你觉我的话对吗?"何丽娜道:"都对的。"陶太太笑道:"这就怪了!怎么会都对呢?"何丽娜道:"怎么不是都对呢!樊先生是给我常识上的指正,陶先生是给我心灵上的体会。"陶太太笑道:"你真会说话,谁也不得罪。"

当他们在这里辩论的时候,家树又默然了。伯和夫妇还不大留意,何丽娜却早知道了。越是看出他无所可否,就越觉得他是真不快。他这不快,似乎不是从南方带来的,乃是回北京以后,新感到的。那是什么事呢?莫非他那个女朋友对他有不满之处吗?何丽娜这样想着,也就沉默起来。这茶座上。反而只剩伯和夫妇两个人说话了。坐久一点,陶太太也感到他们有些郁郁不乐了,就提议回家。伯和道:"我们的车子在后门,我们不过海去了。"陶太太道:"这样夜深,让密斯何一个人到南岸去吗?"伯和道:"家树送一送吧。到了前门,正好让何小姐的车子送你回家。"何丽娜道:"不要紧的,我坐船到漪澜堂。"陶太太道:"由漪澜堂到大门口,还有一大截路呢。"她听说,就默然了。家树觉得,若是完全不做声,未免故作痴聋,太对不住人。便道:"不必客气,还是我来送密斯何过去吧。"伯和突然向上一站,将巴掌连鼓了一阵,笑道:"很好!很好!就是这样吧。"家树笑道:"这也用不着鼓掌呀!"伯和未加深辩,和他太太走了。

这里何丽娜慢慢的站起,正想举着手要伸一个懒腰,手只略抬了一抬,随又放下来,望着家树微笑道:"又要劳你驾一趟。我们不坐船,还走过去,好吗?"家树笑着说了一声"随便",于是何丽娜会了账,走出五龙亭来。

当二人再走到东岸时,那槐树林子,黑郁郁的。很远很远,有一盏电灯,树叶子映着,也就放出青光来。这树林下一条宽而且长的道,越发幽深了,要走许多时间,才有两三个人相遇,所以非常的沉静。两人的脚步,一步一步在道上走着。噗噗的脚踏声,都能听将出来。在这静默的境地里,便仿佛嗅到何丽娜身上的一种浓香,由晚风吹得荡漾着,只在空气里跟着人盘旋。走到树荫下,背着灯光处,就是那露椅上,一双双的人影掩藏着,同时唧唧哝哝的是一种谈话声,在这阴沉沉的夜气里,格外刺耳。离着那露椅远些,何丽娜就对他笑道:"你看这些人的行为,有什么感想?"家树道:"无所谓感想。"何丽娜道:"一人对于眼前的事情,感想或好或坏都可以,决不能一点感想都没有。"家树道:"你说是眼前的事吗?越是眼前的事,越是不能发生什么感想。譬如天天吃饭,我们一定有筷子碗的,你见了筷子碗,会发生什么感想呢?"何丽娜笑说:"你这话有些不近情理,这种事,怎么能和吃饭的事说成一样呢?"家树道:"就怕还够不上这种程度,若够得上这种程度,就无论什么人看到,也不会发生感想了。"何丽娜笑道:"你虽不大说话,说出话来,人家是驳不倒的。你对任何一件事,都是这样不肯轻易表示态度的吗?"家树不觉笑起来了,何丽娜又不便再问,于是复沉寂起来。

二人走过这一道东岸,快要出大门了,走上一道长石桥,桥下的荷叶,重重叠叠,铺成了一片荷堆,却不看见一点水。何丽娜忽然站住了脚道:"这里荷叶太茂盛,且慢点走。"于是靠在桥的石栏杆上,向下望着。这时并没有月光,由桥上往下看,只是乌压压的一片,并看不出什么意思来。家树不作声,也就背对了桥栏杆站立了一会。何丽娜转过身来道:"走吧。但是……樊先生!你今天好像有什么心事似的。"家树叹了一口长气,不曾答复她的话。何丽娜以为他有难言之隐,又不便问了。二人出了大门,同上了汽车,还是静默着。直等汽车快到陶家门首了,何丽娜道:"我只送你到门口,不进去了。你……你……你若有要我帮忙之处,我愿尽量的帮忙。"家树道:"谢谢!"说着,就和她点了一个头,车子停住,自作别回家去。

这天晚晌,家树心里想着:我的事,如何能要丽娜帮忙?她对于我总算很有好感,可是她的富贵气逼人,不能成为同调的。到了次日,想起送何丽娜的东西,因为昨天要去游北海,匆忙未曾带走,还放在上房。就叫老妈子搬了出来,雇了一辆人力车,一直就到何宅来。到了门房一问,何小姐还不曾起床。家树一想,既是不曾起床,也就不必惊动了。因掏出一张片子,和带来的东西,一齐都放在门房里。

家树刚一转身,只觉有一阵香气扑鼻而来,看时,有一个短衣汉子,手里提着白藤小篮子站在身边。篮子浮面盖了几张嫩荷叶,在荷叶下,露出一束一尺多长的花梗来。门房道:"糙花儿!我们这里天天早上有人上菜市带回来。没有花吗?——谁教你送这个?"那人将荷叶一掀,又是一阵香气。篮子里荷叶托着红红白白鲜艳夺目的花朵。那人将一束珊瑚晚香玉,一束玉簪花,拿起来一举道:"这是送小姐插花瓶的,不算钱。"说毕,却另提了两串花起来,一串茉莉花穿的圆球,一串是白兰花穿的花排子。门房道:"今天你另外送礼了。这要多少钱

?"那人道:"今天算三块钱吧。"说着向门房一笑。家树在一边听了,倒不觉一惊。因问道:"怎么这样贵?"那卖花人将家树看了看,笑道:"先生!你是南方人,你把北京城里的茉莉花,白兰花,当南方价钱卖吗?我是天天上这儿送花,老主顾,不敢多说钱。要在生地方,我还不卖呢。"家树道:"天天往这儿送花,都是这么些个价钱吗?"卖花的道:"大概总差不多吧。这儿大小姐很爱花,一年总做我千儿八百块钱的生意呢。"家树听着点了一点头,自行回去了。

他刚一到家,何丽娜就来了电话。说是刚才失迎,非常抱歉。向来不醒得这般晚,只因昨夜回来晚了,三点钟才睡着,所以今天起床很迟,这可对不住。家树便答应她:"我自己也是刚醒过来就到府上去的。"何丽娜问他:"今天在不在家?"家树就答应:"回京以后,要去看许多朋友,恐怕有两天忙。"何丽娜也就只好说着"再会"了。其实这天家树整日不曾出门。看了几页功课,神志还是不能定,就长长的作了一篇日记。日记上有几句记着是:"从前我看到妇人一年要穿几百元的跳舞鞋子,我已经惊异了。今天我更看到一个女子,一年的插头花,要用一千多元。于是我笑以前的事少见多怪了。不知道再过一些时,我会看到比这更能花钱的妇女不能?或者今天的事,不久也是归入少见多怪之列了。"写好之后,还在最后一句旁边,加上一道双圈。这天。伯和夫妇以为他已开始考试预备,也就不来惊动他了。

到了次日,已是阴历的七月七,家树想起秀姑的约会,吃过午饭,身上揣了一些零钱,就到关家来。老远的在胡同口上,就看见秀姑在门外盼望着,及至车子走近时,她又进去了。走了进去,寿峰由屋里迎到院子里来,笑道:"不必进去了,要喝茶说话,咱们到什刹海说去。"家树很知道这老头儿脾气的,便问道:"大姑娘呢?同走哇。"秀姑在屋子里咳嗽了两声,整着衣襟走了出来。寿峰是不耐等了,已经出门,秀姑便和家树在后跟着。秀姑自己穿了一件白褂,又系上一条黑裙。在鞋摊子上昨日新收的一双旧皮鞋,今天也擦得亮亮的穿了。这和一个学生模样的青年男子在一处走,越可以衬着自己是个朴素而又文明的女子了。走出胡同来,寿峰待要雇车,秀姑便道:"路又不远,我们走了去吧。"她走着路,心里却在盘算着:若是遇见熟人,他们看见我今天的情形,岂不会疑心到我……记得我从前曾梦到同游公园的一回事,而今分明是应了这个梦了……她只管沉沉的想着,忘了一切,及至到了什刹海,眼前忽然开阔起来,这才猛然的醒悟。

家树站在寿峰之后,跟着走到海边,原来所谓海者,却是一个空名。只见眼前一片青青,全是些水田,水田中间,斜斜的土堤,由南至北,直穿了过去。这土堤有好几丈宽,长着七八丈高的大柳树;这柳树一棵连着一棵,这土堤倒成了一条柳岸了。水田约摸有四五里路一个围子。在柳岸上,露出人家屋顶和城楼宫殿来。虽然这里并没有什么点缀,却也清爽宜人。所有来游的游人,都走上那道土堤。柳树下临时支着芦席篷子,有小酒馆,有小茶馆,还有玩杂耍的。寿峰带着家树走了大半截堤,却回头笑问道:"你觉得这里怎么样?有点意思吗?"家树笑道:"反正比天桥那地方干净。"寿峰笑道:"这样说,你是不大愿意这地方。那么,我们先去找地方坐一坐再说吧。"于是三个人放慢了脚步,两边找座。芦席棚里,便有一个人出来拦住了路,向三人点着头笑道:"你们三位歇歇吧。我们这儿干净,还有小花园,雅致得很!"家树看时,这棚子三面敞着,向东南遥对着一片水田,水田里种的荷叶,乱蓬蓬的,直伸到岸上来。在棚外柳树荫下,摆了几张红漆桌子,便对寿峰道:"就是这里吧。"寿峰还不曾答言,那伙计已经是嚷着打手巾,事实上也不能不进去了。

三人拣了一副靠水田的座位坐下,伙计送上茶来,家树首先问道:"你说这儿有小花园,花园在哪里?"伙计笑着一指说:"那不是?"大家看时,原来在柳荫下挖了大餐桌面大的一块地,栽了些五色小喇叭花和西洋马齿苋;沿着松土,插了几根竹竿木棍,用细粗绳子编了网,上面爬着扁豆丝瓜藤,倒开了几朵红的黄的花朵,大家一见都笑了。家树道:"天下事,都是这样闻名不如见面。北京的陶然亭,去过了,是城墙下苇塘子里一所破庙;什刹海现在又到了,是些野田。"寿峰道:"这个你不能埋怨传说的错了,这是人事有变迁。陶然亭那地方,从前四处都是水,也有树林子,一百年前,那里还能撑船呢。而今水干了,树林子没有了,庙也就破了。再说到什刹海,那是我亲眼得见的,这儿全是一片汪洋的大湖,水浅的地方,也有些荷花。而且这里的水,就是玉泉山来的活水,一直通三海。当年北京城里,先农坛,社稷坛,都是禁地,更别提三海和颐和园了。住在北京城里的阔人,整天花天酒地,闹得腻,要找清闲之地,换换口味,只有这儿和陶然亭了。至于现在的阔人,一动就说上西山。你想,那个时候,可是没汽车,谁能坐着拖尸的骡车,跑那么远去?可是打我眼睛里看去,我还是乐意在这种芦席篷子下喝一口水,比较的舒服。有一次,我到中央公园去,口渴了,要到茶座上找个座儿。你猜怎样着?我走过去,简直没有人理会。叫了两声茶房,走过来一个穿白布长衣的,他对我瞪着眼说:-我们这儿茶卖两毛钱一壶-瞧他那样子,看我是个穷老头儿,喝不起茶,我不和他说就走了。你瞧,一到了这什刹海,这儿茶房是怎样?我还是我上次到中央公园去穿着的那件蓝布大褂,可是他老远的就招呼着我请到里面坐了。"家树笑道。"那总算好,大叔不曾把公园里的伙计打上一顿呢。"寿峰道:"他和我一样,也是个穷小子,犯不着和他计较。好像什刹海这地方,从前也是不招待蓝布大褂朋友,而今穿绸衣的不大来,蓝布大褂朋友就是上客。也许中央公园,将来也有那样一天。"家树道:"桑田变沧海,沧海变桑田,古今的事,本来就说不定。若是这北京三海,改成四海,这什刹海,也把红墙围起,造起宫殿来,当然这里的水田,也就成了花池了。"说着,将手向南角一指,指着那一带绿柳里的宫墙。

就在这一指之间,忽然看见一辆汽车,由南岸直开上柳堤来。柳堤上的人,纷纷向两边让开。这什刹海虽是自然的公园,可是警厅也有管理的规则。车马在两头停住,不许开进柳堤上来。这一辆汽车,独能开到人丛中来,大概又是官吏了。寿峰也看见了,便道:"我们刚说要阔人来,阔人这就来了。若是阔人都要这样骑着老虎横冲直撞,那就这地方不变成公园也好。因为照着现在这样子,我们还能到这儿来摇摇摆摆,若一抖起来,我们又少一个可逛的地方了。"家树听着微笑,只一回头,那辆汽车,不前不后,恰恰停在这茶棚对过。只见

汽车两边,站着四个背大刀挂盒子炮的护兵,跳下车来,将车门一开。家树这座上三个人,不由得都注意起来,看是怎样一个阔人?及至那人走下车来,大家都吃一惊,原来不是赳赳武夫,也不是衣冠整肃的老爷,却是一个穿着浑身罗绮的青年女子。再仔细看时,那女子不是别人,正是凤喜。家树身子向上一站,两手按了桌子,"啊"了一声,瞪了眼睛,呆住了作声不得。凤喜下车之时,未曾向着这边看来,及至家树"啊"了一声,她抬头一看,也不知道和那四个护兵说了一句什么,立刻身子向后一缩,扶着车门,钻到车子里去了。接着那四个护兵,也跟上车去,分两边站定,马上汽车呜的一声,就开走了。家树在凤喜未曾抬头之时,还未曾看得真切,不敢断定。及至看清楚了,凤喜身子猛然一转,她脚踏着车门下的踏板,穿的印花亮纱旗衫,衣褶掀动,一阵风过,飘荡起来。因衣襟飘荡,家树连带的看到她腿上的跳舞袜子。家树想起从前凤喜曾要求过买跳舞袜子,因为平常的也要八块钱一双,就不曾买,还劝了她一顿,以为不应该那样奢侈,而今她是如愿以偿了。在这样一凝想之间,喇叭呜呜声中,汽车已失所在了。

最新小说: 卡卡罗特的诸天之旅 燃烬之龙 重生后我创造了娱乐帝国 我在东京种神树 乱世珍宝 我疯后,成为造物主 谍海青云 不对劲,她们真是我老婆 从鲤鱼开始成为大龙神 我带家乡科技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