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综合其他 > 大明海商帝国 > 第七十一节 提学郭如川

第七十一节 提学郭如川(2 / 2)

而且,他从章F青的卷头上看,除了县试时的座师,县令刘元白之外,章F青只有沈泰鸿这一位先生。这意味着章F青从开蒙开始,就在沈泰鸿的门下读书。

这让他更加的困惑,他实在想不明白,号称钱湖先生的大儒沈精白,怎么会收一个并非书香世家,出身军籍的弟子,而且还是从开蒙就开始教的。

种种疑问,困扰了他好几天。写信去京城问沈泰鸿吧,路途遥远,书信来去,不走驿传的话,两个月也未必能收到回信。到那时,黄花菜都凉了。所以,他最后打的主意,就是到苏长青这里来探探底。

以郭如川的秉性来说,在仕途上,能到今天的位置,完全是以不群不党,独善其身,小心翼翼的熬出来的。

作为沈一贯的学生,在沈一贯占位内阁的十三年里,既不象他的同年郭正域那样与沈一贯翻目,也不和沈一贯靠拢,一直与沈一贯保持着距离。不过,眼下沈一贯已经致仕还乡,他反倒是与沈一贯多了些书信联络。

“这个章F青,确实是才华出众。元至既以读过他的文章,当记得此子所言‘外本内末,而后其财可聚也。’这句话吧?叔荃曾问他这‘外本内末’何解,此子言‘谋食于外,重在取而不在予,当赋权于军,广拓疆土,设官市于外,则大利归于朝廷矣。’。此话叔荃今日思之,亦觉是安国之道也。”

苏长青没想到郭如川此来,肚子里还藏着许多的弯弯绕。见郭如川提到了章F青,忍不住大加夸赞。

“看此子师从,乃是以诗文称世的沈精白,此政见不似沈精白的见解,他又从何而来?”

郭如川见苏长青如此夸赞章F青,很是感到意外。但他也从苏长青引用的章F青的话里,听出了一股豪气。大明朝迁都北京,号称“天子守国门”。可这一个守字,却清楚明白的表达了,大明安守现状,没有丝毫的开疆拓土之心的原则。现在,章F青竟然要谋食于外,这绝对与绝大多数的朝野大员们是不同路的。

而且,苏长青的这个回答,也没能解开郭如川心里的疑问。没办法,他只好点到了沈泰鸿的名字。

听到郭如川这句问话,苏长青才恍然大悟郭如川为何问到章F青,只是他的理解却是错了。作为官场中的一员,上任之后,苏长青自然是了解过浙江官场的官员们之间的关系,他也知道,郭如川是万历十一年的进士,座师是沈一贯。做为宁波知府,他更知道沈泰鸿是沈一贯的长子。

所以,听到郭如川提到沈泰鸿,他以为是郭如川认出了章F青是他的师侄,有心照拂。却怎么也没想到,郭如川是疑心章F青作弊。

“我猜想,这与此子出身军籍,长于卫所有关罢。武人之思,自然偏重拓土开疆拜将封侯。然此子能以此悟出治国之道,难能可贵啊。叔荃只是觉得,钱湖先生不善武事,自然不会做此想。但岂不是更说明,此子所见乃是其自有之思?”

苏长青虽然自以为了解了郭如川的想法,但却没表露出来。可他这番话,却是给了章F青一个极高的评价,为郭如川搭好了一个台阶,只要郭如川真的有意提携章F青,就能顺着这个台阶走,一路把章F青送进会试。

郭如川没想到,他满心疑问而来,得到的是这么个结果。听到苏长青的满口称赞,他才发觉他问错了人。章F青也是府试的案首,这个案首可不就是眼前的苏长青点的吗?能让苏长青点为案首,显然这个章F青也很得苏长青的赏识。

他到一个对章F青非常赏识的人这里,希望找到章F青是作弊的线索,岂非是问道于盲?不过,也因此,他对这个章F青的好奇心更重了。<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最新小说: 皇帝卸磨杀驴,从边疆开始造反 开局贪污十万两,女帝跪求我再贪点 寒门状元:开局分配双胞胎娘子 与你相守在七零 悄悄不再悄悄 四合院:摸鱼生活之我有聚宝盆 她逃,他追,和离后王爷他哭惨了 军婚:医学天才在七零靠空间开挂 九叔:开局大威天龙,破戒马丹娜 嫁残疾相公种田养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