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一本书要以悲剧结尾,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很容易让观众看的心理崩溃。
但这却也正是金庸大师的厉害之处,因为他是真的敢写,而且写的很真实!
看完这本书,有人要问一个问题,那就是谁能回答萧峰为什么要死?
这个世界上,谁又能识得大英雄?谁识得萧峰?谁识得人间大侠?
至性至情?
谁又识得英雄牺牲,人性升华,照亮人间希望与安乐?
耶律洪基不知道。吴长风不知道。阿紫不知道。
中原群雄,丐帮弟子,大理臣将,大辽兵士都不知道。
英雄不在于姓“乔”还是姓“萧”,又岂在“大辽”还在“大宋”?
为大辽大宋两国军民苍生祈福又岂在辽或大宋获取富贵功名?
大仁大义为天下众多的“兄弟”平安喜乐却得罪了自己结义兄弟耶律洪基,这正是大英雄大豪杰自立于天地之间,舍身取义的豪迈壮举。
同时又是人性的真正的升华……
萧峰虽然死了,但他却又永远活着。他死了,却虽死犹生,永不失为天下第一大英雄。
在萧峰的胸口虽然刻着一个狼头,然而他却是一个真正的人,他是人性及人性希望的化身与象征。
相比之下,那些胸口没有刻出狼头的人,却恰恰在心里装着“狼性”,为贪,为嗔,为痴!
而不禁吃人而或被人吃,从而使得朗朗乾坤,清平世界变成了一个豺狼横行,群魔乱舞,非人非鬼的浑沌天地。
这也许正是此《天龙八部》的真正的来由,而萧峰之死则是这部《天龙八部》的破孽化痴的真正的主题,真正的体系,真正的悲悯与希望吧。
所以这也是钟逊为什么觉得萧峰的死,才是这本书最精华的地方。
当初钟逊看书的时候其实也不明白,只知道他非常喜欢的萧峰死了,他很难受。
难受是应该的,因为萧峰是一个英雄,英雄死了谁都难受。只是有些时候,英雄的死带来的却是非常大的意义。
这种意义,不仅仅是对书里的众生,对看书的每个人都一样。
看金庸大师的书,的确是可以领悟到很多人生的。
当然,现在《天龙八部》的结尾还没有出现,评价明显走一边倒的趋势,钟逊自己也不得不承认,金庸大师的武侠小说,可谓是开篇精彩,悬念迭起,只是有些时候结尾有些不尽人兴。
概括来说,金派武侠中的主角常常背负太多,一味正统。
只是不知道在他们看到结尾之后,会有怎样的反应。
至于现在网络和媒体方面的评论,整体上还是让钟逊很满意。
只是刚到了晚上,也就是新闻发布会刚结束的那天晚上,网上突然掀起一股对《天龙八部》大规模批判浪潮。
这股浪潮来的非常突然,瞬间就布满了微圈、论坛等等网络各地。
说是批判,但某些帖子内容已经涉及到热身攻击,如“作者白痴”、“作者脑子进水”、“作者脑子被门挤了”之类的言论层出不穷。
另外一些层次稍高的则是针对故事本身,类似于“写得就是一坨屎,完全没有代入感。”
“三角恋什么的太狗血了,作者懂怎么写感情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