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李斯与秦王朝 > 第一百八十六章 正话反说

第一百八十六章 正话反说(2 / 2)

李斯这是典型的正话反说而这种技巧在很多年以后他又用过一回只是那回没有成功而已。

嬴政自然知道李斯是在正话反说。他嘴角牵动了一下别闹了费曼先生。嬴政扫视阶下决心已定于是说道:“人不贵无过贵能改过郑国初为韩作间然入秦以来却能不枉错任为秦谋利。先王立法非以刑罚为乐为安定百姓、取利国家也。今倘杀郑国不过举手之劳一时之快有何益哉!杀郑国为小兴关中水渠为大。昔日管仲射齐桓公几死齐桓公终恕而用之卒成霸业。今郑国虽有大逆在前寡人念其治水有功人才难得特赦之使续修关中水渠为万世利。”

嬴政金口既开一切无可更改。郑国于是重返关中继续修渠。后来那条水渠便以他的名字命名称为郑国渠。对于郑国渠在历史上挥的重大作用司马迁曾在《史记》中给予了高度评价:“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彊卒并诸侯。”而通过一当时传唱的民谣更可以看出普通百姓对郑国的衷心感激。其谣曰:“田于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其后。举锸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

郑国渠造福了亿万平民帮助秦统一了天下而其在历史上的影响远不仅如此。当今人缅怀汉唐盛世之时也不应忘记这两大王朝的都城长安正位于因郑国渠而繁荣富庶的关中平原之上。如今郑国渠早已荒废难觅当年风姿在今陕西泾阳县尚保存有其渠遗址

在当时秦国官吏的眼里郑国最终被嬴政赦免是郑国的胜利更是李斯的胜利。这标志着李斯地位的巩固标志着外客在经过一场驱逐风波之后重新成为秦国政坛上的重要力量。而杂治一战过后李斯的威望更是达到了空前的巅峰用卡夫卡的话来说就是到了第二天要为之追悔的程度。

嬴政十年这一年实在是漫长的一年在这一年有太多太多的大事件生。先是太后赵姬因嫪毐一案而被软禁继而有二十七人为之死谏复有茅焦为之再谏赵姬终得重返咸阳母子团圆。茅焦被拜为上卿却旋即挂冠而去。吕不韦失势被放归封国河南。然后是郑国间谍案嬴政颁布逐客令很快又废除之。李斯晋升廷尉在仕途上更进一步。

终于到了嬴政十年的年末李斯送走郑国回这一年来的沧桑巨变也是感慨万千恍如梦中。年关已近李斯心想这回总算可以歇一口气了。

殊不知这一年并不肯就此平静地在日历上被一翻而过。在魏国都城大梁通往咸阳的路上有一人正葛衣竹杖踏雪而来……

(注:郑国渠到底产生了多大的效益挺让我困惑。史记云渠就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古时候的计量单位的换算让我头晕得很查了一晚上还是茫然不解直想撞墙。《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一书说:“秦国的4oooo余顷约合今天的28ooo余顷。”历史学者葛剑雄在《秦汉统一的地理基础》一书中说道:“郑国渠的作用究竟有多大?只要看它的灌溉面积和成效就可以了。四万余顷田亩产一钟(即六斛四斗)总产量约26o万斛(石);以秦汉时每人每年平均需用粮18石计这些粮食大约能供养14.44万人。”有人又反驳葛剑雄道:“然而刚才又和老马算了下现原来也是一搞笑Bug。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1顷土地等于1oo亩田换而言之4万顷也就是4oo万亩。1亩产量是六斛四斗总产量就是六斛四斗乘以4oo万应该是26oo万斛(石)才对。葛剑雄竟然少计了一位数成了26o万斛(石)。(或者他一心认定了1顷等于1o亩?-_\)换而言之郑国渠每年的粮食产出其实是葛剑雄计算数字的十倍可以供养大约144.4万人。按照范文澜老先生的战国人口推算战国末年秦国人口大约5oo万上下一个郑国渠就可以解决三分之一强。再加上灌溉3oo万亩的都江堰和各处散田这样就对上了。”网上还有说法“据有关历史专家研究郑国渠灌溉的115万亩良田按照每亩产6oo斤粮食计算就能够供应秦国6o万军队作战。”

我没有搞懂文中虚写乃勉强为之。即便是文中的虚写我也觉得大有问题。请读者存疑望高人指正。)

最新小说: 裂石响惊弦 混在古代当王爷 军伍行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