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羊马城(2 / 2)

围绕着濠州西门瓮城北段的羊马城一带,厮杀尤其激烈。这里的城壕里堆入了上百台虾蟆车,上面铺着七八座壕桥,壕桥紧紧地并拢在一起,效顺军的进攻通道非常宽阔通畅。郭炜的眼中看到,唐景思将效顺军的将旗就插在了这段城壕的前面,而濠州守军绣着“黄”字的将旗也从北边移动到了这里。

唐景思将突破的重点选在了这里,几台??车通过中间的壕桥靠上了羊马城的墙体,??车车顶的巨木和湿牛皮挡住了城头落下的矢石,藏在车下的军士在推车到达之后就用锄头钉镐拚命挖掘羊马城的夯土墙体,唐景思则率领数百军士在??车的两边和南唐军厮杀,阻止南唐军去破坏??车下挖墙脚的工兵工作。

唐景思已经五十多岁了,早年是前蜀王衍驻守固镇的一个军校,后唐伐蜀的时候投降,当时就被授官贝州行军司马遥领兴州刺史。唐景思其后在仕途辗转多年,中间契丹破城被掳获之后归了赵延寿部,契丹入寇占据东京之后又做了一阵亳州防御使,契丹北返的时候唐景思留了下来,在后汉依次做了邓州行军司马和沿淮巡检使,结果被属下诬告,虽然得以澄清却已经丢官,只得在京城投闲置散。幸好高平之战的时候郭荣是御驾亲征,带上了不少闲散官员,唐景思抓住机会在驾前表现了一番自己的勇武,终于让郭荣记住了他的名字,在将北汉降军变成效顺军的时候想到了他,让他领着六个指挥的效顺军驻守淮上。淮南之战连续经年,唐景思带着效顺军从征,其间积累了不少功劳,终于得到了个濠州行刺史的职位,这要是打下来濠州就是实打实的刺史了,为家人子孙计也要拚命,对于一辈子只懂得打仗的人来说,富贵当然要从厮杀中得来。

??车下,罗仁恺心无旁骛地挖掘着面前一人多高的夯土墙,头顶上石块滚木砸在车子的木框和湿牛皮尖顶篷上砰砰蓬蓬作响,早先就扎在牛皮顶篷上的箭枝有些被石块砸得穿透了牛皮,滑过罗仁恺和他的同伴们的身边落到了地上,却根本打扰不了他们挖墙脚的工作。??车就靠在羊马城边上,隔着六尺厚的一堵土墙就是濠州守军,濠州城头上的南唐军已经不敢对着车子射箭砸石弹了,现在是羊马城内的南唐军在疯狂地往外扔着滚木擂石,不过终归是无效。

罗仁恺这人也是倒霉,本来他是泽州人氏,地地道道的大周本土百姓,因为身材孔武略有些勇力,平日里就在乡间行走商贩为生,不料显德元年的春天去潞州贩货的时候被打草谷的契丹、北汉联军一网兜住,被迫着给北汉军充了辎重兵。高平一战北汉军土崩瓦解,周军追亡逐北数十里,刘崇是带着十余亲骑从岭跑了,罗仁恺却是和他的上司小校张万在逃到岭的时候被向训手下的捉生将张思钧给逮住了,倒是真正被捉生。

对于罗仁恺来说,不幸之中的大幸则是,他确实是大周百姓,又只是被抓去当的辎重兵,既没有对大周犯下什么罪过,这又算是被朝廷给解救了,因此虽然不能放回为民,却在由北汉降军编成的效顺军中做了一个都头。至于北汉俘虏和降军中的将校,一开始稍有桀骜的就被斩首示众,那张万就是这样死于非命,表现得恭顺一些的才在后来被陆续放回河东,效顺军留用的基本是降军中的士卒。

不能继续贩货过他的平民生活,罗仁恺也就只能听从命运的摆布,好歹朝廷还给了他一个都头的官职。虽然效顺军每战都要当先,但是立了功劳以后也不会被亏待了,走军功提升的道路,对罗仁恺来说或许比原先的平民生活还多了些精彩,于是他就此一心一头地做起了都头,巴望着哪年仗打完了或者自己升到了什么遥领刺史的位置,然后就可以衣锦还乡。

中原的百姓不管他是工匠、小贩还是军将世家,其实从骨子里来说都是农民,这种田挖坑的本事似乎就是天生的,于是在几台??车下面众多军士的奋力挖掘下,濠州西门瓮城北段的羊马城土墙终于轰然崩塌,六尺厚五尺高的土墙硬是被他们挖塌了一丈多宽的口子。

罗仁恺等人赶忙推着??车向后退却了十来步,把在羊马城土墙挖出来的巨大缺口给让了出来,唐景思随即带着旗手扑了上去,除了正顶在墙边厮杀的以外,周围的效顺军士卒顿时跟随着将旗蜂拥上前。

在羊马城的这个巨大缺口后面,南唐军的那面“黄”字将旗同样高高扬起,一群刀盾兵簇拥着一员将领和大纛奋力向前封堵缺口,羊马城内外的两股力量在这段夯土矮墙的崩塌处狠狠地撞在了一起。<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最新小说: 再续前世情缘 剑月琴星 诸天:人在三部曲,以杀证至高 星武纪元 重生原始变成兽 太古葬天决 这个邪道功法太好了 审尸官 我在妖武乱世,武道成神 玄幻:诸天最强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