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综合其他 >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 > 第九十四章 羯胡暴乱

第九十四章 羯胡暴乱(2 / 2)

已然率先冲突而出的韩氏子弟,只得改刺为扫,将迎面而来的羯胡暴乱者一一击倒在地。只见韩猛单人独骑在前,手中之铁枪宛若片片梨花,迅猛快捷的一枪一人,将暴乱者或扫或刺的全部打翻,其勇猛之姿在无阵列的暴乱者之中彻底展露无疑。

另外的九名韩氏子弟也不差,虽无韩猛的那般威猛,但就武艺而言,人人不输已军最为勇猛的成齐多少,九条长枪九匹马便冲开了九条阔路来。已军能与之相比的,恐怕只有成齐、余化、楚护、甄戈及初来的郝昭等区区五人。

何白见了韩氏子弟的武艺之后,暗自点头,看来麾下有大量骁将,在针对突袭遭遇战时,还真是不错的。之前何白对猛将有所误解,在后世常看到什么万人敌之猛将,初时还以为这是个人的武功真的能够击杀一万人呢。

然而敌军在对上擅长队形阵列的已军时,因为已军能够快速的成阵,散乱而战的时候很少,所以骁将的效能不显。直到在近时统军日久,通过对古今战法的大量对比,这才有所明悟。古代作战很慢,除了遭遇战与埋伏突袭战,从出兵到布阵,再到开始作战,都是以小时来计算的漫长时间。

而且成阵布阵本就缓慢的古代军队一旦成阵,无令根本不能乱动。猛将欲想冲阵破阵,也不是太难,只需借用马匹之力,通过阵与阵之间的空隙冲突,只要对方无机动猛将的阻拦,士兵也不去理会,基本上是纵横无敌的。

猛将只要在敌阵之中不被敌兵的小阵围困住,并大肆的屠杀敌传令兵,或射杀小阵之中的指挥军官,彻底打乱敌军的指挥系统,帮助已方的大军以极小的代价击败敌军,这便是猛将的主要作用。

猛将的含义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光明磊落的刺客之意。明知他来刺杀你,却还能成功,这便是猛将。能在万军之中纵横无忌的,便是所谓的万人敌了,而不是说他们真的能力敌万人。

传说中的武将单挑,那是在大战前两军的战力试探而已,也可以说是对敌军冲阵猛将的消耗。如果在战前就对敌方的冲阵猛将进行大量斩杀,便可以让已军的指挥系统不被打击到。如果已军单挑失败,就有可能遭到来自敌军猛将的冲阵打击,从而有战败的可能。

说猛将重要,却也没有后世书中说得那么重要。说猛将不重要,但无论是谁,也不能忽视其对大军作战的重要性。但真的如后世书中说的,每场大战都是以主将的武艺、勇猛度、单挑来定胜负,那绝对是个笑话。

需知古代的每场战争都是由一个个小阵之间的相互搏杀而组成,再通过主将不断的调兵遣将攻击、防守或支援,以已之优势攻敌之劣势,不断的积小胜为大胜。攻破敌之一翼,对敌形成包围之势,最终击破敌军,这才是最终取得胜利之方。

以主将之身放弃对全军的指挥,亲自领精兵冲锋陷阵,都属大忌,更别提亲自出马单挑一事了。所以自何白脱离了公孙瓒军之后,几乎无冲阵与单挑之例发生,无了血战经验,也因此武艺始终难有长进。

羯胡暴乱者被韩氏子弟冲了一阵后,本就士气大衰,再被成齐等布阵如同推土机一般的横推过来,顿时彻底崩溃,纷纷四散而逃,惊得整个死寂的大营都沸腾起来了。

何白惧怕全营的羯胡人一哄而散,于是急止了还欲冲锋的诸人,令成齐等人暂退返回统军,听令行事。又命数骑于营中奔驰大叫,“今日之乱,从者不怪,只诛为首一人。有人出首,赏钱十万,全家自由,放归任走。”

传令兵的大叫让大营的乱子渐渐的平息下来,暴乱未成,羯胡人人惊恐,生怕何白会下令大肆屠杀。此时传令兵一叫唤,人人顿时都有了侥幸之心,再想太原都尉出钱又出力的求购羯胡人为奴,想来是不会大肆屠杀的,不然不是平白的浪费钱财么。

想到此处,惊恐的心便渐渐地平复下来。再想到挑起众人恐惧之心暴乱的那人,众人立时一阵大怒。虽然不信太原都尉的足衣足食恩养保证,但是纵然为奴,也无性命之忧。就算苦些累些,可在哪里不苦,哪里又不累?

可是那人却偏偏挑起了众人的恐惧,想要劫持太原都尉破营而逃。却浑然不想失败了又如何?幸好之前没有发生大祸,要是一不小心伤了太原都尉,太原都尉的属部一怒之下血洗全营,羯胡人老幼岂不尽糟屠杀?

思到此处,羯胡人立时满腔怒火的纠出了那名为首之人,将之死死的绑住,望大营主帐而来。<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最新小说: 皇帝卸磨杀驴,从边疆开始造反 开局贪污十万两,女帝跪求我再贪点 寒门状元:开局分配双胞胎娘子 与你相守在七零 悄悄不再悄悄 四合院:摸鱼生活之我有聚宝盆 她逃,他追,和离后王爷他哭惨了 军婚:医学天才在七零靠空间开挂 九叔:开局大威天龙,破戒马丹娜 嫁残疾相公种田养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