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综合其他 >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 > 第九十七章 感雒神赋

第九十七章 感雒神赋(2 / 2)

再看文章,开头写着《洛神赋》三字。洛神为传说中的女神,乃上古伏羲氏之女,因迷恋洛河两岸的美丽景色,降临人间。想来是那名武人畅游洛河之后,心中有感而发,特书一文,以示后人。

又观正文,姊姊不由哑然失笑,明明是百姓的常用俚语,哪里是文人专用的赋文。看来这武人的文采不好,作不出文人赋文来。姊姊心头一动,莫不是妹妹也发现了那名无礼的中年男子,而特意将已唤来解围的。

姊姊不由感激的看了妹妹一眼,但见妹妹正欢喜的看着正文手舞足蹈,却又不像。姊姊只得静下心思细观正文,看看到底是什么好文,能让古灵精怪的妹妹大为赞赏。

“中平六年二月,吾来到京都朝觐任职,畅游洛水。古人曾说此水之神名叫宓妃。因有感于宋玉对楚王所说的神女之事,于是作了这篇赋。赋文云:

吾从京都雒阳出发,向东而游,背着伊阙,越过轘辕,途经通谷,登上景山。这时日已西下,车困马乏。于是就在长满杜蘅草的岸边卸了车,在生着芝草的地里喂马。自己则漫步于阳林,纵目眺望水波浩渺的洛川。于是不觉精神恍惚,思绪飘散。低头时还没有看见什么,一抬头,却发现了异常的景象,只见一个绝妙佳人,立于山岩之旁。

……她的形影,翩然若惊飞的鸿雁,婉约若游动的蛟龙。容光焕发如秋日下的菊花,体态丰茂如春风中的青松。她时隐时现像轻云笼月,浮动飘忽似回风旋……但当手执马缰,举鞭欲策之时,却又怅然若失,徘徊依恋,无法离去。”

姊姊不由呆呆的望着木柱上的赋文,心中却如潮起潮涌。这是好赋文么?就赋文的文体而言,这只是百姓的乡间俚语。自已等人平日虽说,但多是半文半俚,还时常的引经据典,若非饱学之士,根本谈无可谈。

但此文语句的顺畅,文词之优美,比喻之生动,虽凡夫俗子也能看得明白。若以赋文的形式写出,只怕此文之优美更甚。姊姊不由喃喃的以赋文的形式念诵道: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秾纤得中,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不御……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京师。揽騑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好,好一个《洛神赋》,蔡小姐真不愧是才名满天下之蔡伯喈亲女,短短时间,便能做得如此绝妙之好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蔡小姐莫不是自比洛神乎。然也,以蔡小姐之貌,就如洛神一般,令人赞赏不已。”那名唤曹孟德的男人双目放光,如同见到什么稀世之珍宝一般,死死的盯着姊姊,直欲将之抱在怀中大肆的爱怜之意。

姊姊不由秀眉大皱,心中恶感大作,冷冷的说道:“此乃亭中木柱上的议郎何天明所书之绝妙好赋,非我所作。自比洛神,哼,就妾身这等蒲柳之姿,也敢媲美洛神乎。”

曹孟德被那名姊姊所呛,顿时尴尬的连连咳嗽。正与袁本初谈话的蔡伯喈则哑然一笑,一起转到女童与姊姊的身边问道:“方才我与本初谈话正兴,话语不免大了一些,只听到孟德说什么自比洛神,女儿,这是怎么回事?”

女童白了父亲一眼,说道:“你自已不会去看。姊姊,咱们回车上去。”说完就拉着姊姊的手,往牛车奔去。

蔡伯喈也是十分尴尬,邀请袁本初一同去看木柱上所书的好文。初看之下,人人都不由轻咦一声,细看之下顿时个个连声赞赏不已。

“好,好,好文,以乡间俚语都能做出此等好文,想来是特意而为之,目地就是想让世间略通文字之人,都能明了其之所思所想也。而我等观之,自然可以转为赋文,……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妙妙妙。本初,这议郎何天明又是何人,何伯求,莫不是你族中人?”

何伯求仰首大笑,说道:“此名我亦是初闻,若是我族中子弟,那就大好了。可惜不是。此子文采非凡,远胜我辈,待我取笔纸来抄写一番,再回居所细细的研读之。”

“此言甚是,我也来……”

“我也来……”

一群人纷纷呼仆唤奴的叫唤着,唯独袁绍在旁细细的想着此人是谁。能有如此文采之人,当非无名之辈才是,为何自已却一无所知。

一侧的曹孟德突然拍腿大叫道:“此子莫不是原太原都尉,后受幽州牧刘皇叔所举荐,刚刚调任至雒阳尚不足一月的议郎何白何天明?”<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最新小说: 皇帝卸磨杀驴,从边疆开始造反 开局贪污十万两,女帝跪求我再贪点 寒门状元:开局分配双胞胎娘子 与你相守在七零 悄悄不再悄悄 四合院:摸鱼生活之我有聚宝盆 她逃,他追,和离后王爷他哭惨了 军婚:医学天才在七零靠空间开挂 九叔:开局大威天龙,破戒马丹娜 嫁残疾相公种田养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