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综合其他 > 三国志之大白天下 > 第一百四十三章 徐州收益

第一百四十三章 徐州收益(2 / 2)

阳都诸葛氏前家主诸葛珪至死时,也只是个郡丞。因此有何白这新任的北海国相、龙池乡侯前来拜访,身为小家主的诸葛瑾顿时慌乱的不知如何是好。

还是年幼机敏的诸葛亮出来劝道:“北海国相又非我琅琊国相,我家又无大人,前来我家决非是为公事,必定是因与我家有旧,这才前来拜访。”

然而有中二千石的高官前来拜会,还是让初次以家主身份待客的诸葛瑾紧张不已。何白只得温和的劝道:“你家与我家有大恩德,我是前来报恩的,可不是以官身前来拜访,希望阿瑾你莫要惶恐。”

诸葛瑾不由一愣,问道:“不知我家与龙池乡侯有何恩德?”

何白来时早就想好了,诸葛亮乃是千古流传的名相之才,诸葛瑾也是三公之才,就算是最小的诸葛均那也是郡守之才,自已要乘机早早的拐走为妙。然而自已与诸葛氏无亲无故的,只怕无法将之轻松拐走。

要知世人都有无功不受禄,受馈有愧之心,纵是故旧好友的身份,只怕也不容易使诸葛氏托庇于自已。唯有以报恩的说法,才能让诸葛氏轻松自在的接受自已对其的恩养。

何白于是假言说道:“我在年幼之时,曾与家父路过阳都,不幸忽得大病,又无余钱诊治,差点死去。幸得诸葛氏的慈悲,使钱救我于危难之中。如此活命大恩,使我终身难忘。如今我发达了,然而诸葛氏却不幸失怙,汝等诸子生活艰难,更无人关照,此不正是我报恩之时么?我欲将汝等一齐接至北海国恩养,待到成年之时再返阳都,不知阿瑾你意下如何?”

诸葛瑾闻言,原来是自家曾对何白有过大恩啊,何白此番既是前来报恩的,诸葛瑾于是也就没了最初时的紧张了。只是对于日后托庇于何白的羽翼之下,诸葛瑾虽身为小家主,一时还是难以决断,把眼望向在旁侍立的诸葛亮来。

何白见诸葛瑾迟疑,于是劝道:“阿瑾如今年岁不小了,正是拜师求学的大好时机,北海国有经学大儒郑康成在,我为北海相,若向其推荐阿瑾为弟子,想必他会给我一点颜面吧。待阿亮再年长一些,我亦可同样推荐阿亮去。日后汝等成年,我又再举汝等为孝廉,想必汝等为官也会容易不少吧。”

郑康成名郑玄,是比蔡邕还要更加厉害的宗师大儒。蔡邕若称当世第二的话,第一的绝对是郑玄了。他在当时不仅集古文经学之大成,而且使古文今文融为一炉,独创了一个新的学派——郑学。现在已逐渐成为“天下所宗”的儒学。

能有郑玄为师,纵是自幼机敏的诸葛亮也生出心动之色来。诸葛瑾望见诸葛亮心动的眼色,当即一口应下了何白之请,决意暂时托庇于何白翼下,前往北海国生活。

何白的徐州一行,可谓收获极大。单单是直接的利益,便得了张昭这等内政大才。诸葛瑾、诸葛亮、诸葛均三兄弟则是长远的稳赚不赔感情投资。而徐州的其他文武关系,更是无半点风险的以小搏大式投资。

何白能在短时间内得如此之多的收益,除了身为穿越者的关系之外,便是在京师洛阳的养望扬名了。若何白此时还是一个武夫形象的太守,只怕再过五年,都难以得到如此之多的收益矣。

收了诸葛氏一家之后,何白再度领兵北上。来到诸县之后,前锋陈魁派传令兵回报道:“报,校尉,前营陈司马来报,前方有数百士子阻路,为首者自称是高密郑玄是也。”

何白闻言大喜,前不久还说郑玄呢,怎的在此地碰到郑玄了。何白不敢怠慢,急领着何咸等数人策骑上前拜会。来到前军,只见前方不远的山丘之旁,有两、三百士子步行围着一乘牛车,一名六旬出头的老者正站在牛车之上眺望。

何白一路奔行,直到牛车的五十步外,方才勒马跳下,一路小跑叫道:“前方的可是郑康成郑先生,在下何天明前来拜见。”<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最新小说: 皇帝卸磨杀驴,从边疆开始造反 开局贪污十万两,女帝跪求我再贪点 寒门状元:开局分配双胞胎娘子 与你相守在七零 悄悄不再悄悄 四合院:摸鱼生活之我有聚宝盆 她逃,他追,和离后王爷他哭惨了 军婚:医学天才在七零靠空间开挂 九叔:开局大威天龙,破戒马丹娜 嫁残疾相公种田养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