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天机(2 / 2)

康承训见他这么谦逊,面子上也下得去了,脸色便好了许多,抚着胡须道:“于郎过谦了,某倒还想再听听你的瞎猜,你认为接下来的局势会有什么发展?”

于轲是受了之前的惊吓,怎敢再枉断天机,但耐不住康承训一再的诚恳,便只好又照搬起了史书,却道:“依某所见,目下若想速破叛贼,必须行三策。”

“哪三策?”康承训迫切道。

于轲不紧不慢道:“这头一策也是最重要的一策,便是要瓦解叛军军心。叛军之中有不少人是被庞贼所威胁,不得已而加入贼军,或也有一时冲动而加入的,这些人未必就一心一意为庞贼效命,所以某建议诏讨使需请朝廷下一道赦令,凡愿放弃抵抗,归降朝廷者,以前所犯之罪一概不纠,某想只要此赦令之出,必可令叛军军心大为动摇,如此则为我军破贼创造了必胜的条件。”

康承训连连点头,不禁赞道:“于郎此一策甚妙,某这就写一道奏书,请朝廷颁布此赦令,却不知这第二策又是如何?”

于轲又道:“王弘立乃庞贼手下第一大将,他刚刚大败攻打淮口的官军,必会借着军心鼎盛之时攻打寿州,以劫取由从那里转往北上的货物。北面招讨使王晏权虽有将才,但毕竟不是王弘立的对手,某想他屡败之下必会退守寿州而不敢出,则江淮北上货物必为叛军所获,所以某……”接下来的话涉及到了朝廷大将,于轲一介草民当然不好妄议。

康承训见识过了于轲之前对戴可师的精准评价,现下他又对王晏权有所怀疑,自是不敢再不当回事,遂道:“于郎有什么话但说无妨,此处只有你我二人,今日之交谈,不会有第三个人知晓。”

于轲晓得康承训为人,便放心道:“多谢招讨使信任,那就恕某直言了,某以为王晏权不足以担当此大任,所以某举荐泰宁节度使曹翔替换他。另外,徐州南面行营招讨使戴可师新丧,想必朝廷会以淮南节度使令狐接任,但某以为令天雄节度使马举接任更为合适。”于轲当然不清楚曹翔和马举究竟有什么能耐,但历史书中明明白白写着,正是这两人接任了南北面招讨使之后,才配合着康承训胜利完成了对叛军的合围剿杀,于轲只看结果,所以就推荐了这两个人。

康承训沉思片刻,道:“你的这一策某会认真考虑,但南北面招讨使的任命某亦无法做主,此事还得看朝廷的意思。不知这最后一策又是何等妙计?”很显然,康承训对于轲无凭无据但却又不可置疑似的“良策”虽不敢轻视,但也无法尽信。

于轲管他用不用,反正是自己能说的都说了,便是笑道:“这最后一策嘛,招讨使乃一代名将,熟知兵法,其实不用某说也清楚。”

康承训一怔,道:“于郎所指,某非是想叫某率大军急攻柳子镇?”

“正是,柳子镇乃是徐州西面门户,一旦攻下,则徐州无险可守,我军若能据之,便可以攻守自如。而如今庞贼连连得胜,正是得意忘形之时,他不集中兵力西进宋州,却是分兵四掠,王弘立所率主力更远在淮口,徐州一线正是空虚之时,所以此时正是我军趁虚反攻的大好时机。”于轲又在背书,顺便加了一点自己的认识。

康承训面有难色,道:“诸道最早也得在十二月末方可集齐,若是提前发动进攻,只怕我军兵力不足,力不从心呀。”

于轲很清楚的记得,决定这场平叛战争的关键并不在于数十万唐军,却在于朱邪赤心率领的那三千沙陀铁骑,在历史中的数场生死较量中,都是这三千骑兵作为奇兵出现,摧垮了叛军的进攻与防御,甚至还数次将康承训这位主帅从危难之中解救而出。

“兵在精而不在多,沙陀的三千骑兵将是这场平叛之战的决定性力量,速战速决的关键在于时机的把握,至于是否非要待诸道军集齐之后,我军才有必胜的把握,这个嘛,招讨使乃三军之主,自然比某一个区区庶民更清楚。”

康承训用一种复杂的眼光盯着他半天,心中似乎在周转着无数的计划与猜测,忽然哈哈大笑了,却道:“好一个‘庶民’啊,如果某邀于郎从军入伍,做某身边一员出谋划策的谋将,不知于郎可愿意否?”<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

最新小说: 皇帝卸磨杀驴,从边疆开始造反 开局贪污十万两,女帝跪求我再贪点 寒门状元:开局分配双胞胎娘子 与你相守在七零 悄悄不再悄悄 四合院:摸鱼生活之我有聚宝盆 她逃,他追,和离后王爷他哭惨了 军婚:医学天才在七零靠空间开挂 九叔:开局大威天龙,破戒马丹娜 嫁残疾相公种田养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