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帝国的朝阳 > 第47章 未来大计 (第二更,求月票)

第47章 未来大计 (第二更,求月票)(2 / 2)

“不知是何生意,能让宋先生,这般关照我等!”

“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

说着话,宋玉新的手指朝着窗外指去,只见那路边趴着他乞丐。

“我瞧着上海这地方的乞丐,可比其它地方多得多,像这样七八十来岁的小乞丐,估计没有两三千,也得有个千儿八百的吧!”

原本于一旁像是听天书似的唐荣俊一听,联系到这几日宋玉新在上海一家家的教会学堂跑着,到处游说学生投考“同院”,投考那种“东亚第一所现代西洋大学”,他顿时便明白了宋玉新想要干什么,难道,他想……他想效仿当年留美幼童的先例?

“宋先生此言何意?”

“何意?”

诧异声,宋玉新朝着桌上丢了三块银元。

“谈不上什么意思,只是瞧着他们那面黄肌瘦的模样,瞧着可怜,给他们口饭吃!”

宋玉新的话说的很是轻松,可听在徐子安的耳中却是变了味儿,想买人便是想买人罢了,还什么给他们口饭吃?

“我要的倒不是什么劳力,就这街的这种小乞儿,四岁以上的就行,最大不过十五岁,一个人四块大洋,不过在四肢健全、头脑清楚,我想以安清帮这沿江水陆码头畅通,这个忙想来倒也简单吧!”

猪仔!

徐子安与唐荣俊的脑海中顿时浮现出这么一个词来,相比于唐荣俊的惊诧,徐子安反倒是沉默(www.19mh.com)着,三十多年前,发乱那会失去生计的安清帮也曾干过猪仔生意,那会甚至是和官兵私下里一起干,官兵将那些抓获得发匪卖给他们,他们再转手卖给洋人,不过现在可早就没了猪仔生意,再说,眼前这人要那些小孩干什么?

“你说的倒是轻巧,像这样的人,至少能卖……”

不待徐子案把话说完,宋玉新笑问道。

“若是真有地方卖,这街上又岂会有那么多小乞丐?”

话音落下的时候,宋玉新已经站起身来朝着门外走去,边走边说道。

“我还在上海呆五天,若是徐堂主想通了,想帮这个忙,人直接送到北洋公司租的码头仓库上就行,那地方你比我熟,好了,我这便不耽误徐堂主的的时间了!”

丢下这么一句话,宋玉新便直接走出了包间,全不管对方是否答应,在三人走出饭店的时候,唐荣俊却像再按奈不住心下的不满,连声说道。

“宋先生,怎么能这样,这,这不是……”

“这不是买人嘛?”

接过唐荣俊的话,宋玉新无奈道。

“这几日,你也随我去过那些教会学堂,还教堂办的孤儿院,效果怎么样?”

他的反问让唐荣俊顿时一哑,效果如何?自然是不佳,学堂里的学生大都不愿投考所谓的同院,十几所教会学堂愿意投考者不过数十人而已,至于教会孤济院中的孤儿亦大都无此意。现在仁川那所还未开工建设的东亚同院想招人,可却无人愿意报考,这是事实,而另一方面,统监府又希望通过建立学院,以需要培养自己的人才。

“宋先生,同院,远在朝鲜,我曾想过,如果能设于上海,想来招生自然无虑,而且大人那边,不也同意在上海、汉口以及天津设立同校吗?”

同校相当于欧(www.vkzw.com)美的中学,通过免除学费、生活费等方式吸引学生,待其接受两年教育后,再以报考的方式考进设于仁川的同院,实际上就是同学学院的“预科学堂”,总比直接招学生赴千里之外的同院读书更容易招人,待两年的预科之后,在老师引导和潜移默(www.19mh.com)化的影响下,他们自然更愿意前往仁川。

其实,作为留美幼童,唐荣俊比其它人更清楚国人为何不愿意远赴“海外”读书,当年他赴美读书,不也是如此吗?一是家人不舍,二是视海外为蛮地,大家自然也就不愿前往了。

“同校是要办,可这同校,又能招多少学生?咱们中国这么多读书人,有几人愿意习西学?可大人那边需要的成千甚至上万精通洋学,具备洋才之人,可朝廷那边讲究的却是八股文章!咱们即便是免学费、供伙食,又有多少人家愿意把子弟送进同校?愿意读书的人家又有多少人家不想着小孩光宗耀祖?”

虽说是个读书人,可宋玉新却对八股文章没多少好感,这也许和他屡试不第有很大的关系,亦不抵触洋学,更因深知国人读书秉性的原因,深知那同堂,办来办去无非就与教会学堂一般,每年不过招数十人,百多人罢了,全不够府中之用。

“你瞧这路边的小乞儿,虽都未曾读书,可若是进入学堂,得明师教导,习以洋学,虽不至成为满腹洋才之士,但却是粗通洋学,自可为府中所用,而且……”

话声稍顿宋玉新无奈的苦笑下。

“这是大人的主意,按大人的话说,咱们办不成学校,就先办所孤儿院吧!”(未完待续。)h118

最新小说: 黑龙新传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