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有人找茬(1 / 2)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战场在哪里?

整个内地的商业环境都是战场。

所有人都在打仗,可谁也不知道往哪里打,打谁?

问题的根子在上面对于大方向还没有清晰的定调。

往哪里走才是正确的方向?

大家心里都没有底。

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没有解决,“市场”和“计划”之间的矛盾就无法调和。

市场出了问题,企业像是没有雷达的战舰。

只知道四周强敌环伺,需要拼命的生产弹药,然后开炮。

炮弹落到什么地方,谁也不知道。

继而带来的问题就是打出去的炮弹没有收益,生产的成本还一直高企不下,企业之间尽是三角债务。

从南到北的火车、汽车上,夹着包包全国各地到处跑的人十个有八个都是在去讨债的路上。

整个内地的产供销体系几乎就是一团稀泥。

只有极少数极其敏锐且有胆色的人才能从这团混乱中找到前进的方向,挣扎出一条活路。

关海洋父母所在的棉纺厂就是一个极其典型的例子。

百货大楼、棉纺厂以及上游的棉纱供应商以及银行之间你欠我,我欠你,谁都是债主,谁也都是借债人。

90年代的整个内陆经济在这个泥潭之中反复挣扎。

是没有明白人吗?

不可能!

明白人聪明人多着呢,但是明白又有胆气,还有信息渠道的人却是少之又少。

港城不缺乏有实力、有胆气也能很方便获得地方产业信息的商人。

但是他们没有把注意力投注在除了羊城、鹏城以及沿海开放城市以外的内地。

关海洋的服装为什么在内地畅销?

因为这些产品样式新颖,质量可靠,是港商在内地做半成品再加工业务后带来的产销红利。

开放城市的工厂当然不会只按照港商的订货量生产,多出来的一部分产能就可以往内地供货。

这些产品不论是款式还是做工都比那些小山寨厂的要好上许多,但是价格却并没有高出太多。

没办法,内地的购买能力决定了产品的价格上限。

只要你有眼光,能在偌大的服装市场里面把真正的好货源挑出来,你的货就肯定比别人更有销量。

关海洋知道这个时代的症结所在,所以他让Ashley去整理这些内地城市轻工业产品信息。

港商或者外商不屑于做的内地市场,他却稀罕得很。

打着港商的名头,找内地政府咨询,关心一下他们滞销的产品,父母官们哪里会有半点藏私的想法。

他们真正是恨不得掘地三尺把自己能够搜罗到的信息全部奉上。

这也是Ashley在搜集信息的工作上并没有遇到太大困难的根本原因。

信息量太大,关海洋需要一段时间来梳理思路。

之前放寒假,时间相对充裕,现在要正儿八经地上学,还需要把之前落下的学习内容都补充起来。

再加上Ashley带回来的这摊子事,关海洋第一次觉得时间有点不够用。

每天早上锻炼依然坚持,不过换了地方。

从住处到汉水直线距离不过六百米,关海洋每天早上从家出发,跑到汉水,沿着汉水向上跑两公里后绕回来,差不多五公里距离。

回家洗澡吃饭,到了学校也才七点十分。

最新小说: 苟在末日魔道成圣 穿越:我靠空间娇养了病娇魏王 四合院之贾东旭的逆袭 豪门第一新妻:hi,老公大人 日月星事务所 隐龙令 盖世医神 高手下山:我不当赘婿 诱吻春夜 赶海:整个大海成了我的后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