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横空出世之眼花缭乱 > 第二百一十五章 红楼五十二 伶俐 二

第二百一十五章 红楼五十二 伶俐 二(1 / 2)

 ---------------------------------------------------------------------------

““晴雯服了药,至晚间又服二和,夜间虽有些汗,还未见效,仍是烧,头疼鼻塞声重。”果然是重感冒,而且加上情绪因为坠儿的事激荡,自然是重上加重,

““次日,王太医又来诊视,另加减汤剂。虽然稍减了烧,仍是头疼。”头疼是感冒烧中最难好的,这个几乎都知道,

““宝玉便命麝月:"取鼻烟来,给他嗅些,痛打几个嚏喷,就通了关窍。"”曹雪芹在写当时富贵人家的感冒治疗“一条龙”,

““麝月果真去取了一个金镶双扣金星玻璃的一个扁盒来,递与宝玉。宝玉便揭翻盒扇,里面有西洋珐琅的黄赤身女子,两肋又有肉翅,里面盛着些真正汪恰洋烟。”对“天使”的形容有趣,

““晴雯只顾看画儿,”曹雪芹这里的“只顾”显然是有意如此写,甚至是重点有意如此写,晴雯真实,同时也说明其风流内在,

““宝玉道:"嗅些,走了气就不好了。"”有讲究,

““晴雯听说,忙用指甲挑了些嗅入鼻中,不怎样。便又多多挑了些嗅入。忽觉鼻中一股酸辣透入囟门,接连打了五六个嚏喷,眼泪鼻涕登时齐流。”写实,美女不是不流鼻涕的)

““晴雯忙收了盒子,笑道:"了不得,**快!拿纸来。"”九个字,不多不少,晴雯干脆的性格,

““早有小丫头子递过一搭子细纸,晴雯便一张一张的拿来醒鼻子。”如闻其声,

““宝玉笑问:"如何?"晴雯笑道:"果觉通快些,只是太阳还疼。"”只治鼻塞,

““宝玉笑道:"越性尽用西洋药治一治,只怕就好了。"”透露出一个观点,西医比中医治疗效果要快,

““说着,便命麝月:"和二奶奶要去,就说我说了:姐姐那里常有那西洋贴头疼的膏子药,叫做‘依弗哪‘,找寻一点儿。"”这里出来了外语,

““麝月答应了,去了半日,果拿了半节来。便去找了一块红缎子角儿,铰了两块指顶大的圆式,将那药烤和了,用簪挺摊上。”步骤能如此详细,曹雪芹果然是见过的甚至用过的,

““晴雯自拿着一面靶镜,贴在两太阳上。麝月笑道:"病的蓬头鬼一样,如今贴了这个,倒俏皮了。二奶奶贴惯了,倒不大显。"”果然形象有趣,

““说毕,又向宝玉道:"二奶奶说了:明日是舅老爷生日,太太说了叫你去呢。明儿穿什么衣裳?今儿晚上好打点齐备了,省得明儿早起费手。"宝玉道:"什么顺手就是什么罢了。一年闹生日也闹不清。"说着,便起身出房,往惜春房中去看画。”显然,宝玉对“老爷”的生日是没什么兴趣的,甚至只会感到厌烦,)

““刚到院门外边,忽见宝琴的小丫鬟名小螺从那边过去,宝玉忙赶上问:"那去?"”宝玉对宝琴印象深刻甚至是极其深刻,所以见其丫环都要赶上前去问,与前面的“一年闹生日也闹不清”形成鲜明有趣对比,

““小螺笑道:"我们二位姑娘都在林姑娘房里呢,我如今也往那里去。"”好嘛,“三巨头”都在,

““宝玉听了,转步也便同他往潇湘馆来。”这是无比的吸引力,,

““不但宝钗姊妹在此,且连邢岫烟也在那里,”正是前面无意中提到邢岫烟之人穷志不穷,

““四人围坐在熏笼上叙家常。”不少看官恐怕极想看这家常叙的是些什么,

““紫鹃倒坐在暖阁里,临窗作针黹。一见他来,都笑说:"又来了一个!可没了你的坐处了。"”宝玉此来确实让人笑,,

““宝玉笑道:"好一幅《冬闺集艳图》!可惜我迟来了一步。横竖这屋子比各屋子暖,这椅子坐着并不冷。"”,

““说着,便坐在黛玉常坐的搭着灰鼠椅搭的一张椅上。因见暖阁之中有一玉石条盆,里面攒三聚五栽着一盆单瓣水仙,点着宣石,便极口赞:"好花!这屋子越暖,这花香的越清香。昨日未见。"黛玉因说道:"这是你家的大总管赖大婶子送薛二姑娘的,两盆腊梅、两盆水仙。他送了我一盆水仙,他送了蕉丫头一盆腊梅。我原不要的,又恐辜负了他的心。你若要,我转送你如何?"”黛玉之气傲也是淡淡显于语中,转送的,我自然也能转送给别人,

““宝玉道:"我屋里却有两盆,只是不及这个。琴妹妹送你的,如何又转送人,这个断使不得。"”宝玉一个是对宝琴的重视,怕其听了多心,一个自然怕宝琴和黛玉产生隔阂,所以“断使不得”,

““黛玉道:"我一日药吊子不离火,我竟是药培着呢,那里还搁的住花香来熏?越弱了。况且这屋子里一股药香,反把这花香搅坏了。不如你抬了去,这花也清净了,没杂味来搅他。"”黛玉此话有理且淡,但隐约中却能听出宝琴是水仙花香,自己黛玉却是药香,让宝玉要水仙而不要药,

““宝玉笑道:"我屋里今儿也有病人煎药呢,你怎么知道的?"”宝玉之“多心”更甚于其人,这里听出晴雯的“话”来了,

““黛玉笑道:"这话奇了,我原是无心的话,谁知你屋里的事?”黛玉的话语一箭双雕,不但指到宝琴而且指向晴雯),甚至可能黛玉确实不知道晴雯之事,宝玉不打自招了,

““你不早来听说古记,这会子来了,自惊自怪的。"”宝玉解释得或说“招”得圆满,黛玉虽然将其归咎于宝玉的“自惊自怪”,但其实说明黛玉对宝玉的态度已经“饶过”了,

““宝玉笑道:"咱们明儿下一社又有了题目了,就咏水仙腊梅。"”宝玉精力旺盛,曹雪芹如果真“听”了他的,那又要费不少心思了),

““黛玉听了,笑道:"罢,罢!我再不敢作诗了,作一回,罚一回,没的怪羞的。"说着,便两手握起脸来。”有趣至极,替宝玉害臊,

““宝玉笑道:"何苦来!又奚落我作什么。我还不怕臊呢,你倒握起脸来了。"”能让宝玉如此叫起来,真觉得内心害臊的,还真只有黛玉,

““宝钗因笑道:"下次我邀一社,四个诗题,四个词题。每人四诗,四阕词。头一个诗题《咏〈太极图〉》,限一先的韵,五言律,要把一先的韵都用尽了,一个不许剩。"”太极图,曹雪芹定有其见解,

““宝琴笑道:"这一说,可知是姐姐不是真心起社了,这分明难人。若论起来,也强扭的出来,不过颠来倒去弄些《易经》上的话生填,究竟有何趣味。”曹雪芹对易经的有趣见解之一:颠来倒去用词生填,实则无趣,

““我八岁时节,跟我父亲到西海沿子上买洋货,”这一回曹雪芹和外国扯上了,

““谁知有个真真国的女孩子,才十五岁,那脸面就和那西洋画上的美人一样,也披着黄头,打着联垂,满头带的都是珊瑚、猫儿眼、祖母绿这些宝石;身上穿着金丝织的锁子甲洋锦袄袖;带着倭刀,也是镶金嵌宝的,实在画儿上的也没他好看。”曹雪芹见过?或听人说过?或杜撰?

““有人说他通中国的诗书,会讲五经,能作诗填词,”既然中国用了西洋的挂钟鼻烟壶膏药,西洋用用中国的诗词何妨?

““因此我父亲央烦了一位通事官,烦他写了一张字,就写的是他作的诗。"”突如其来此文,

““众人都称奇道异。宝玉忙笑道:"好妹妹,你拿出来我瞧瞧。"”)

““宝琴笑道:"在南京收着呢,此时那里去取来?"”)

““宝玉听了,大失所望,便说:"没福得见这世面。"”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