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横空出世之眼花缭乱 > 第二百九十七章 红楼七十八 悲心 三

第二百九十七章 红楼七十八 悲心 三(1 / 2)

 ““正在不知所以之际,忽见王夫人的丫头进来找他说:"老爷回来了,找你呢,又得了好题目来了。快走,快走。"”好家伙,贾政对这平时认为的“不务正业”倒还上瘾了,可见只要能满足了贾政的虚荣心,什么原来甚至“憎恶”的都可以变成“好”的,

““宝玉听了,只得跟了出来。到王夫人房中,他父亲已出去了。王夫人命人送宝玉至书房中。”宝玉之悲情暂告一段落,所谓收放自如,才显功力深厚,

““彼时贾政正与众幕友们谈论寻秋之胜,又说:"快散时忽然谈及一事,最是千古佳谈,‘风流隽逸,忠义慷慨‘八字皆备,倒是个好题目,大家要作一挽词。"”好个“风流隽逸,忠义慷慨”,且看如此“好词”到了这些人口中会变成怎样,

““众幕宾听了,都忙请教系何等妙事。”自然忙不迭附和,

““贾政乃道:"当日曾有一位王封曰恒王,出镇青州。这恒王最喜女色,且公余好武,因选了许多美女,日习武事。每公余辄开宴连日,令众美女习战斗攻拔之事。其姬中有姓林行四者,姿色既冠,且武艺更精,皆呼为林四娘。恒王最得意,遂拔林四娘统辖诸姬,又呼为‘姽婳将军‘。"”这里似乎莫名其妙出来个什么林四娘,虽然和林黛玉同姓,有伏笔之嫌,但弄了半天,所谓“风流隽逸,忠义慷慨”竟是这种野史传说,也正合这帮清人闲客的的“口味”,

““众清客都称"妙极神奇。”好个“妙极神奇”!贾政没白养这帮“幕友”,

““竟以‘姽婳‘下加‘将军‘二字,反更觉妩媚风流,真绝世奇文也。”好个“绝世奇文”!与现在的不少类似“绝世奇文”的“评语”很有一拼(外人注:哈哈),可见这帮幕友们后继大有人啊!(外人注:是啊,这些幕友们可以瞑目了))

““想这恒王也是千古第一风流人物了。"”果然!简直就是各大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的人物嘛!这“绝世奇文”更应该是狂捞一千挂排行榜的榜!(外人注:嘿嘿(xx注:一千挂,放鞭炮啊!(外人注:形象!放一下自个听着响响就完了(xx注:听着怎么象放屁?(外人大笑注:你很有长进!说话越来越形象!))))

““贾政笑道:"这话自然是如此,”(xx注:看,贾政都附合我们了!(外人注:他估计会一直装下去,就靠这个活着嘛!))

““但更有可奇可叹之事。"”贾政要“挥”,

““众清客都愕然惊问道:"不知底下有何奇事?"”好个“都愕然”!配合“巧妙”啊!不愧都为睁眼的瞎子,蒙心的看客,(xx注:说不定就是他自己了!(外人注:没错,贾政一人便化身为众幕友,自顶自吹自擂啊))

““贾政道:"谁知次年便有‘黄巾‘‘赤眉‘一干流贼余党复又乌合,抢掠山左一带。”黄巾赤眉,从贾政口中道出的“流贼余党”,曹雪芹对他们的态度其实模棱两可,

““恒王意为犬羊之恶,不足大举,因轻骑前剿。不意贼众颇有诡谲智术,两战不胜,恒王遂为众贼所戮。”这“文言”用的,果然很有当时的“官样”,

““于是青州城内文武官员,各各皆谓:‘王尚不胜,你我何为!‘遂将有献城之举。林四娘得闻凶报,遂集聚众女将,令说道:‘你我皆向蒙王恩,戴天履地,不能报其万一。今王既殒身国事,我意亦当殒身于王。尔等有愿随者,即时同我前往;有不愿者,亦早各散。‘众女将听他这样,都一齐说愿意。”试想如果曹雪芹的红楼梦写成此等文字,当如何掉价!

““于是林四娘带领众人连夜出城,直杀至贼营里头。众贼不防,也被斩戮了几员贼。然后大家见是不过几个女人,料不能济事,遂回戈倒兵,奋力一阵,把林四娘等一个不曾留下,倒作成了这林四娘的一片忠义之志。后来报至中都,自天子以至百官,无不惊骇道奇。其后朝中自然又有人去剿灭,天兵一到,化为乌有,不必深论。只就林四娘一节,众位听了,可羡不可羡呢?"”自然是可羡之极的!贾政评这个论那个,将宝玉等批得一无是处,原来自己是这番模样!

““众幕友都叹道:"实在可羡可奇,实是个妙题,原该大家挽一挽才是。"”这叹定夹着摇头晃脑,好个叹也!

““说着,早有人取了笔砚,”好嘛,够伶俐,不但嘴上功夫了得,手脚也得麻利啊,这幕友可是“职业”滴!

““按贾政口中之言稍加改易了几个字,便成了一篇短序,递与贾政看了。”文笔“了得”啊!(外人注:那是,一日写个上万字不在话下(xx注:不累啊(xx注:没事,有贾政养着,有吃有喝(xx注:哦))))

““贾政道:"不过如此。”那是,贾政几乎什么时候说过“好”了,只要比他“地位”低的,大概都可以作为“不过如此”,

““他们那里已有原序。昨日因又奉恩旨,着察核前代以来应加褒奖而遗落未经请奏各项人等,无论僧尼乞丐与女妇人等,有一事可嘉,即行汇送履历至礼部备请恩奖。所以他这原序也送往礼部去了。大家听见这新闻,所以都要作一《姽婳词》,以志其忠义。"”可见这个“没事做”!

““众人听了,都又笑道:"这原该如此。只是更可羡者,本朝皆系千古未有之旷典隆恩,实历代所不及处,可谓‘圣朝无阙事‘,唐朝人预先竟说了,竟应在本朝。如今年代方不虚此一句。"”试想一下红楼梦前文所道的众官僚之模样至众太监手段,果然“圣朝”!

““贾政点头道:"正是。"”那是!

““说话间,贾环叔侄亦到。”好个贾环叔侄,贾环和贾兰在一处,怎么看怎么不伦不类,贾环怎么做的这个“叔”?!

““贾政命他们看了题目。他两个虽能诗,较腹中之虚实虽也去宝玉不远,但第一件他两个终是别路,若论举业一道,似高过宝玉,”宝玉是主动排斥举业,自然将此能力“让”于二人,

““若论杂学,则远不能及;”直译过来便是若论真才实学,贾环二人远不能及宝玉也,而宝玉其实又真是远不能及如黛湘琴钗(外人注:这个比的!)

““第二件他二人才思滞钝,不及宝玉空灵娟逸,”曹雪芹这里实话实说,不象前文某些地方弄些反话了,

““每作诗亦如八股之法,未免拘板庸涩。”“未免拘板庸涩”,这里是相当客气的批评,

““那宝玉虽不算是个读书人,”几乎等同于在骂当时的“读书人”三个字,(xx注:现在呢?(外人注:现在多读些书当然好))

““然亏他天性聪敏,且素喜好些杂书,他自为古人中也有杜撰的,也有误失之处,拘较不得许多;”古人并非全是圣神,甚至几乎全都不是圣神,

““若只管怕前怕后起来,纵堆砌成一篇,也觉得甚无趣味。”已经比所有古人矮了半截甚至七八截了,果然“无趣”!

““因心里怀着这个念头,每见一题,不拘难易,他便毫无费力之处,”因为不“怕前怕后”,

““就如世上的流嘴滑舌之人,无风作有,信着伶口俐舌,长篇大论,胡扳乱扯,敷演出一篇话来。”这里有反话也有正话,宝玉此路是通的,只不过他当然还未到所谓“大家”状态,而且为宝玉后文两处“长篇”之作奠定一个“基调”,

““虽无稽考,却都说得四座春风。”都去稽考才能说,不说寸步难行,也是僵化生硬,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