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吧小说频道 > 历史军事 > 横空出世之眼花缭乱 > 第537章 梦回三 里程碑 一

第537章 梦回三 里程碑 一(1 / 2)

 ““第三回,金陵城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林黛玉”,这个回目相当普通,但简洁又大气,因此,千万别弄些酸掉牙又甚至还不知所云的所谓“回目”!

而且这里道林黛玉是被“收养”,也是直接道出林黛玉在贾府的“位置”和“实情”!

即,如果没有贾母对林黛玉的特别宠爱,如果没有贾宝玉对林黛玉的如此喜爱,那林黛玉在贾府的名义和实际上的位置就是“被收养”!

而因为有了贾母的特别宠爱,贾府的“高层们”才会对林黛玉另眼相待,而也因为有贾宝玉对林黛玉的喜爱,也才会有贾府的丫环等对林黛玉另眼相看,

““金陵城起复贾雨村荣国府收养【【二字触目凄凉之至!】】林黛玉”,这里批“收养”二字为“触目凄凉”,也是了解一些本质的,其实也是在为林黛玉之后在贾府的处境定了基调!

““【蒙:我为你持戒,我为你吃斋;我为你百行百计不舒怀,我为你泪眼愁眉难解。无人处,自疑猜,生怕那慧性灵心偷改。】”哈哈,这段曲不错!虽然有些象小曲,但均批到了要点处!

当然,还有更重要的要点没批到,比如这些是为什么产生的,以及林黛玉和贾宝玉到底是怎样的人,

但能仅批表象就批到如此艺术和如此要点的已经算是很难得,尤其是“无人处,自疑猜,生怕那慧性灵心偷改”,更是道出林黛玉很担心宝玉的一件事,当然这里面还包含了薛宝钗的影子,更是难得了,

如果和之前的蒙批是一个人,那真是进步神速!但却真不象同一个人!甚至有些象出自女性之手!

““【宝玉通灵可爱,天生有眼堪穿。万年幸一遇仙缘,从此春光美满。随时喜怒哀乐,远却离合悲欢。地久天长香影连,可意方舒心眼。】”这批者恐怕是作诗作曲作上兴头了!之前黛玉的小曲作得蛮好,但这段就差强人意!

““【宝玉衔来,是补天之余,落地已久,得地气收藏,因人而现。其性质内阳外阴,其形体光白温润,天生有眼可穿,故名曰宝玉,将欲得者尽宝爱此玉之意也。】”这里强调宝玉那块石是补天之石,恐怕正反应出曹雪芹当时所想,无论是补当时的社会还是人类,至少,聪明灵秀是补这些的石头必须要有的!

““【天地循环秋复春,生生死死旧重新。君家著笔描风月,宝玉颦颦解爱人。】”这个解释也有些浅薄和苍白,

““却说雨村忙回头看时,不是别人,乃是当日同僚一案参革的号张如圭【甲戌侧批:盖言如鬼如蜮也,亦非正人正言。哈,如鬼,到底是怎样个如鬼法,却不知而知,因为前八十回仅这里出现过,如果真有“如鬼”的表现,那八十回后如同之前批“走狗”的冷子兴外,应该有他们的再次出场!

““他本系此地人,革后家居,今打听得都中奏准起复旧员之信,他便四下里寻情找门路,”这“四下里寻情找门路”,果然有些“如鬼似魅”的影子,

““忽遇见雨村,故忙道喜。二人见了礼,张如圭便将此信告诉雨村,雨村自是欢喜,忙忙的叙了两句,【甲戌侧批:画出心事。】遂作别各自回家。冷子兴听得此言,便忙献计,【甲戌侧批:毕肖赶热灶者。】令雨村央烦林如海,转向都中去央烦贾政。雨村领其意,作别回至馆中,忙寻邸报看真确了。【甲戌侧批:细。】”此处确实细!

““次日,面谋之如海。如海道:"天缘凑巧,因贱荆去世,都中家岳母念及小女无人依傍教育,前已遣了男女船只来接,因小女未曾大痊,故未及行。此刻正思向蒙训教之恩未经酬报,遇此机会,岂有不尽心图报之理。但请放心,弟已预为筹画至此,已修下荐书一封,转托内兄务为周全协佐,方可稍尽弟之鄙诚,即有所费用之例,弟于内兄信中已注明白,亦不劳尊兄多虑矣。"”看似在写贾雨村,实际上却是在写林黛玉!即为林黛玉赴贾府做好准备!而同时又将贾雨村起复的事交待完毕!这当然又不露痕迹的实录!

““雨村一面打恭,谢不释口,”“谢不释口”,及之前的“自是欢喜”,都将贾雨村要重返仕途之心描画得彻彻底底!

即对贾雨村想不想当官是根本用不着考虑用不着多想的,他肯定是想当官,而且越大越好的!虽然有之前被革职时的惭恨和刚硬,虽然有初次为官时的贪酷犯上,但这些仅只会成为他日后再当官时的“经验教训”而已!

““一面又问:"不知令亲大人现居何职?【甲戌侧批:奸险小人欺人语。】只怕晚生草率,不敢骤然入都干渎。"【甲戌侧批:全是假,全是诈。】”哈哈,这两批几乎都是急批,虽然其实也算只是贾雨村耍的一个小心计,想求证一下冷子兴说的是否属实,但如果此批者看过八十回后贾雨村的“表现”,那这两句批就批得准确了!

““如海笑道:"若论舍亲,与尊兄犹系同谱,乃荣公之孙。大内兄现袭一等将军,名赦,字恩侯,二内兄名政,字存周,【甲戌侧批:二名二字皆颂德而来,与子兴口中作证。】现任工部员外郎,其为人谦恭厚道,大有祖父遗风,非膏粱轻薄仕宦之流,】”虽然“非膏粱轻薄仕宦之流”,但却是“假正经之流”,二者其实本质上难分“高下”!

““故弟方致书烦托。否则不但有污尊兄之清操,即弟亦不屑为矣。"【甲戌侧批:写如海实写政老。所谓此书有不写之写是也。】”林如海是比较推崇贾政的,当然不能说林如海也是假正经,林如海本身应该是比较开明的,这里对贾政的赞语更多也是说贾雨村如果托贾政的话是可托的,

““雨村听了,心下方信了昨日子兴之言,于是又谢了林如海。如海乃说:"已择了出月初二日小女入都,尊兄即小~说就来最快}}同路而往,岂不两便?"雨村唯唯听命,心中十分得意。如海遂打点礼物并饯行之事,雨村一一领了。”“心中十分得意”更是画出贾雨村的骨来!

““那女学生黛玉,身体方愈,原不忍弃父而往,无奈他外祖母致意务去,”这里“不忍弃父而往”和“他外祖母致意务去”是要点!

即前者证明林黛玉至少在这些方面是个极正常的人,

后者则当然证明贾母对黛玉之宠爱,几乎就是将黛玉当“贾敏加黛玉”来宠爱的!

当然也“间接”证明贾母就是要将黛玉许与宝玉的!因为薛宝钗的爸妈和贾母可一点直接的关系都没有!

““且兼如海说:"汝父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极小,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甲戌侧批:可怜!一句一滴血,一句一滴血之文。】”这个批甚至都有些象曹批了!而且这里直接道黛玉多病,恐怕和遗传有相当关系的,就象贾珠也算早亡一样,

最新小说: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帝国第一驸马 帝国大反贼 醒来后,成为商贾赘婿! 三国: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悠闲少东家 挽天倾:从秦二世开始 超神学院之少年至尊 大宋医相免费阅读 守夜者(套装共2册)